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利斯河戰役之後是一段長時間的間歇。德國的最後一個徵兵年開始得較早,當時學生們已結束期末考試。從俄國返回的一些戰俘也重新參軍,德國政府還說服奧匈帝國派來了一些士兵(他們到達梅斯時都沒穿戰靴)。這樣,德軍再次滿員。而且,根據興登堡計劃,德國仍在大規模生產軍需品,儘管已經出現了過熱的跡象。魯登道夫的想法仍然是奪取英吉利海峽的港口,打亂英美軍隊抵達歐洲戰場的步伐,但他必須減少自利斯河戰役以來就集結在這個地區的預備隊。於是,他選擇攻擊位於巴黎東北部埃納河岸上貴婦小徑的法軍防線,這一次他又非常幸運。駐守此地的法軍指揮官是一位名叫迪謝納(Duchêne)的將軍,是一個罕見的沒有學習能力的人。他把士兵部署在最容易遭到炮擊的前沿陣地。與此同時,另有撤退至此的英軍5個師,由於在德軍的三月攻勢中經歷了非常糟糕的時刻而需要休整,他們還以為這裡是一個安靜的地方。而在所有掩蓋德軍行動的噪聲中,埃納河裡的蛙鳴作用最大,這些小動物差不多被徹底嚇呆了,大叫不已。5月27日,天氣如往常一樣非常不錯,德軍動用5 300門大炮對英法軍隊的1 400門大炮發起攻擊,4個小時內共發射200萬發炮彈。

  當時,德軍第七集團軍在漢斯·馮·伯恩將軍(Hans von Böhn)的指揮下,上演了一場幾乎是奇蹟的推進。他們登上了幾乎垂直的山脊,跨過了埃納河,並毫髮無損地占領了河上的橋樑,甚至奮力跨越了河對岸的沼澤地。最終,這支德軍抵達了馬恩河,他們在此動用重型大炮之王“大貝爾塔(Big Bertha)”(以軍火製造商克虜伯的妻子命名),向40英里之外的巴黎發射炮彈。

  可是,魯登道夫隨後再次犯下他在3月21日和4月9日的錯誤,他真是一錯再錯。攜帶輕武器的德軍馬上就得與攜帶重武器的協約國預備隊展開較量,火車已把法軍30個預備師運到了前線。此時,美軍也趕來參戰,在蒂耶里堡和貝洛森林,他們獲得了第一次參加歐洲本土作戰的經驗,並很好地履行了他們的職責。6月2日,據守馬恩河的法美聯軍共27個師進行反擊。6月9日,德軍則在位於此次戰場北面毗鄰的英軍老索姆河防線的蒙迪迪耶發起進攻,但遭到了失敗。對於即將發生的一切,這是一個預兆。首先,魯登道夫攻勢使德軍建立起了3個十分龐大的突出部,德軍的戰線延伸到了空曠地帶,其中一些只是草草建成,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其次,德軍要與敵軍直接交戰的防線從390公里擴大到510公里;最後,曾受到全面勝利鼓舞的德軍,必然會因為協約國沒有崩潰而感到沮喪不已。更重要的是,每月有20萬美軍抵達歐洲戰場——協約國的宣傳機器充分報導了這個事實。

  魯登道夫的德軍在馬恩河戰役中建起的巨大突出部,最易遭受攻擊,它的邊界分別在西北面蘇瓦松和東北面的蘭斯。7月15日,德軍的最後一次攻勢在這一區域展開。德皇親自督戰,因此這次戰役被廣泛宣傳成一場帝皇之戰,甚至是一場“和平攻勢”。德軍集結52個師,採用平常的壓倒性炮擊戰術。不過,現在的協約國已經預估到會出現的情況(法國的情報部門運作的非常出色。在盧森堡的德文報紙中,法國情報人員使用一些GG來傳遞德軍鐵路運行的詳細信息)。他們也熟悉了應對魯登道夫攻擊手段的有效方法在於反炮兵射擊,就是掩蔽己方炮位,一旦確定敵方炮位,立刻就對正在炮擊的敵方大炮開火。而且,在蘭斯東面的縱深防禦,也意味著德軍在到達法軍主陣地前,就已經精疲力竭。貝當將軍動用預備隊,德軍則在7月17日停止了進攻。

  現在,協約國軍隊的還擊開始了。他們從維萊科特雷(大仲馬的出生地)森林地帶對馬恩河突出部的另一側發起反擊。法軍已研製出了一種輕型、移動迅速的坦克。位於英軍右側的德伯尼和位於他右側的曼金兩位將軍已開始試用將在1940年變得聞名遐邇的閃電戰——坦克、快速移動的步兵和低空飛翔的飛機把德軍的炮手打得抬不起頭來。雷諾公司生產的300輛坦克和18個師——其中有美軍兩個師——完全出人意料地攻入了一片空曠的麥田中,並向前推進了5英里。由於在馬恩河突出部的全部德軍面臨著被切斷後路的威脅,因此,魯登道夫決定軍隊從突出部後撤到貴婦小徑。到8月4日,法軍俘獲了3萬名戰俘並繳獲了600門大炮。福熙將軍隨後命令軍隊停止進攻,不再動用輕武器炮擊預備隊。他發現了贏得這次戰爭的方法——就是在取得勝利的地方暫停進攻,而攻擊其他地方,使敵人的預備隊處於移動之中。移動,他們確實在不停地移動——乘坐火車的緩慢行軍、停止戰鬥、撤銷原來的命令或繼續戰鬥,炎熱天氣里發生的所有這一切,都使部隊士氣低落。

  現在,德軍的預備隊受到非常嚴重的干擾。實際上,在戰爭的最後3個月裡,整個德軍1/3的部隊都把時間浪費在行動緩慢的火車裡。為在佛蘭德斯地區發起巨大攻勢,魯登道夫已做好各種準備,但現在他不得不一再推遲這項計劃。他的防禦顧問洛斯伯格希望德軍後撤,甚至撤到默茲河和安特衛普,魯登道夫拒絕了他的意見。在貴婦小徑,法軍保持著對德軍一定的壓力,而接下來協約國的主要聯合行動是英軍於8月8日在亞眠發動的進攻。這是一項有目標的計劃,只要迫使德軍退出亞眠火車站周邊地區之外就可以了,很顯然,英軍切實研究過法軍在7月18日的典範性勝利。英軍方面的羅林森、澳大利亞軍團的莫納什和加拿大軍團的柯里等幾位將軍,都是非常講求實際的人物,他們得以勸服黑格將軍當機會來臨時,進攻不要超過幾天時間。協約國軍隊已經確立了空中優勢。而且,現在所有類型的武器都非常充足,尤其是快速移動的步兵所攜帶的劉易斯式輕機槍。此外,來回低飛的飛機能夠掩蓋住成排行進的坦克發出的噪聲,根本無須預先炮擊,清晨的霧氣掩蔽了最初的攻勢。再者,新的馬克5型坦克和快速輕型坦克要比早期的坦克更快和更可靠。最後,協約國研製出一種特殊的東西,能夠在德軍後方設置氣幕和烈性炸藥,從而瓦解了任何可能的反擊。結果,協約國軍隊在8月8日取得了一場大勝,在幾乎沒有設防的陣地中,毫無準備、驚慌失措的德軍束手被擒,有一個旅的參謀甚至是在用早餐時就成為俘虜。在這次戰鬥的第一天,德軍有12 000人成為俘虜,被奪去的大炮有400門。到了這次軍事行動結束之時,幾乎有5萬德軍成為俘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