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仁齋犧牲後不到一個月,政委周建華也在一次戰鬥中犧牲,參謀長楊俊衡調到軍部協助楊靖宇將軍工作。第三師在政治部主任柳萬熙率領下,奉命從清原回到了龍崗山中部;日偽實行集家並屯後,從大牛溝到大北岔、鬧枝溝、大甸子、回頭溝,都成了無人溝;老百姓都逼迫到山外居住,房子也被燒了個精光。到達鬧枝溝以後,隊伍暫作休息;柳萬熙和獨立營教導員儀兆祥帶領三十多名戰士,抬著十一名重傷員來到了鬧枝溝秘營。從大北岔到回頭溝,游擊隊曾經建了多處密營;都先後被日偽軍破壞,這裡是僅剩的一處;現在仍有李艷雲、白玉仙和幾十名傷員。

  來到密營後,十一名傷員很快得到了安置。柳萬熙看到原來留在這裡的傷員已經痊癒,就對儀兆祥說道:“儀教導員;你把已經治癒的傷員組織起來,一會兒隨隊伍出發;把李艷雲、白玉仙和那幾個行動不便的同志找到這裡來,我有事情交待。”

  “是!”儀兆祥答應一聲,轉身走了。

  柳萬熙等了一會,儀兆祥帶著三個瘸腿的戰士來到了面前,可是不見李艷雲她們過來;正在他疑惑之中,窩棚里傳來“嗚嗚”的哭聲;他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

  原來留守密營的李艷雲、白玉仙她們,還不知道王仁齋和李成明犧牲的情況;她們是剛剛從戰士們那兒得到了消息。倆人聽到這個噩耗,痛不欲生,哭著鬧著要到清原去為他們報仇。柳萬熙理解她們的心情,他走進去默默地站了一會,語重心長地說道:“王仁齋、周建華、李成明等同志都是為了抗擊日寇戰死疆場的;他們是中華民族和朝鮮民族的英雄。要鬥爭就會有犧牲,“九一八”以來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同志何止千萬。我們這些同志,今天可能還在戰鬥,還在為犧牲的戰友難過;那麼誰能保證明天犧牲的不是你我呢?因此,我們不能為犧牲的戰友哭泣,而是要擦乾眼淚,拿起武器去戰鬥;完成烈士們未竟的事業,最終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趕出朝鮮,趕回老家去。”柳萬熙是朝鮮人,因此當說到中國,朝鮮的時候語氣特別重。說到這裡,李艷雲、白玉仙方才止息了哭泣;儀兆祥也帶著三名要留下的戰士也走了過來。

  柳萬熙繼續說道:“這次主力東進時間比較倉促,這裡的重傷員還沒有來得及很好安置。因此師部決定,有你們留下來照顧好這些重傷員。同志們!救助傷員,保護傷員是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希望你們不負眾望,把這些傷員治療好,照顧好;使他們早日傷愈,馳騁疆場,殺敵立功!”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師部至所以要把你們

  留下,有這麼幾點考慮:一,李艷雲,白玉仙同志是醫護人員,可以使傷員儘快地站

  起來,重新投入戰鬥;二,前面的道路會更加艱險,除了兩名女同志,你們三人腿腳不便,堅持長途行軍和作戰都會更加困難;三,李艷雲同志是共產黨員,而且擔任過指導員職務;白玉仙和你們三人都是具有較高政治覺悟老同志;我想你們是可以勝任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的。四,這裡比較隱蔽,而且還有比較充足的物資儲備,可以使你們堅持下去。”

  “主力部隊進入長白山區後,可能有幾種情況出現:一,全國抗日形勢迅速好轉,

  主力部隊再次進入龍崗山區,進而向全國進軍;這種可能性很小。二,經過幾個月戰鬥,很快轉變局勢,進行反攻,儘快恢復和擴大游擊區;這種可能性也不大。三,在長白山區長期與敵周旋,等待全國反攻。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因此,你們也要做長久的準備。師黨委研究決定,任命剛剛抬來的三團秦連長為留守連連長,李艷雲同志為留守連指導員;你們四名同志都要聽從命令,密切配合連長,指導員做好工作,迎接主力回師。”

  說到這裡,柳萬熙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主力退到長白山後,你們會面臨著很多困難,一定要沉著冷靜,謹慎應對。遇到緊急情況,或者長期得不到主力的消息;你們可以主動尋找地方黨委聯繫,取得他們的支持和接受他們的領導!”

  李艷雲,白玉仙和三名戰士紛紛點頭。

  “好!你們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一定要保證傷員和自身的安全。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儘快會面。”說著,柳萬熙、儀兆祥和傷愈歸隊的陳興樵與李艷雲、白玉仙等一一握手。帶領獨立營和已經傷愈的戰士走出了山谷。

  李艷雲、白玉仙眼淚都要下來了,她們目送著親人遠去,消失在峽谷的盡頭。

  (47)

  李成明沒有死,他身負重傷昏死過去。第二天被當地的一個老漢發現後,背到家裡進行了救治。恰好老漢的鄰居是個老中醫,經過他們的努力,李成明居然在第三天甦醒過來。當得知王仁齋犧牲後,他痛不欲生,支撐著身子要為師長報仇;在老漢的勸說下才勉強平息下來。他兩腿被打斷,胸部也被子彈穿透。日寇對西藥控制的相當緊,無奈只能靠中藥慢慢調養。

  老漢的兒子也是抗聯隊伍上的人,因此對他十分照顧。白天把他藏在地窖里,到了晚上才背到屋裡透透氣。傷筋動骨一百天,這話一點都不假;李成明在老漢家整整住了三個多月,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他才丟掉了拐棍。這一天,他堅持要到王仁齋的墳墓看看,老漢別不過就陪他去了一趟。第二天,李成明辭別老漢踏上了回歸的路程。他對這裡的地形是再熟悉不過了,身上背著老漢連夜做好的乾糧;拿著一個即可以防野獸,也可以拄著的拐杖;沿著龍崗山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整整走了半個月,來到了三源浦。不用化妝,他的形象已經是典型的叫花子了;李成明拄著拐,拿著破碗沿街要飯,打探著第三師的消息。結果大失所望,人們都說抗聯逃進了長白山茫茫林海。他的腿傷雖然好了,但走起路來還不是很方便;他決意要到大北岔、鬧枝溝、大荒溝一帶尋找隊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