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在夜幕降臨的時候,英國人冒著敵人密集的防禦炮火,又發動了一次攻擊。“波拉號”巡洋艦遭到魚雷攻擊,受了重傷,它開始掉隊,落到艦隊主力的後邊。2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奉命離隊給受傷的巡洋艦保駕,艦隊的其餘艦隻同“維托里·文內托號”一起返航。剛過22點,英國戰列艦“厭戰號”、“巴漢姆號”和“剛勇號”上的雷達發現了希臘海岸那邊的倒霉透頂的掉隊敵艦。幾分鐘後,那3 艘巡洋艦和其中2 艘驅逐艦被擊中起火,燒得破爛不堪。由於害怕離西西里島的德國空軍基地太近,英國人沒有繼續逼近追擊。
馬塔潘角海戰就此結束了。這是在公海上海軍航空兵起了決定性作用的第一次海戰。如果沒有“可怖號”上魚雷機的成功攻擊,義大利軍艦一艘也不會在英國戰列艦的炮火中喪生。皇家海軍損失了一架大青花魚飛機和它的機組人員,卻擊沉了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並重創了1 艘戰列艦。正如一位英國海軍上將當時所說的那樣,這次海戰是“一次勝利……在這一時刻,這是英國迫切需要的勝利。”這次海戰後,義大利人截擊英國護航運輸隊的企圖更加心灰意冷了,最後只好從希臘和克里特島撤走。馬塔潘角海戰的另一個妙處是,墨索里尼猛然大悟,要建立他自己的海軍航空力量。他下令把兩艘義大利郵船改裝成航空母艦。但是,工程進展緩慢,當義大利投降的時候,“阿奎拉號”和“斯巴維埃羅號”仍然躺在船塢里。
然而,這回皇家海軍興高采烈的日子也沒有維持多久。德軍神速占領了希臘和南斯拉夫,英軍損失慘重,被趕出了克里特島。5 月26日,為了減輕德軍對克里特島英國守軍的壓力,“可怖號”在一次攻擊後返航途中,遭到了12架俯衝轟炸機的攻擊。在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截擊敵機之前,“可怖號”中了3 顆重磅炸彈,受傷很重,不得不步“光輝號”的後塵,開到一家美國船廠修理。英軍為了解救他們在克里特島的作戰部隊,使一直在增加的傷亡名冊上又添上了“可怖號”的名字。在5月底6月初冷酷無情的兩周時間裡,不顧軸心國掌握著制空權,英國人試圖在克里特島水域作戰,他們有16艘軍艦受創或被擊沉。
現在,“可怖號”開走了,英軍在地中海上空繼續作戰的全付重擔都落到了“皇家方舟號”身上。它駛離直布羅陀,為運輸船隊護航,向遭到沉重打擊的馬爾他守軍運送戰鬥機。敵人屢次聲稱擊沉了“皇家方舟號”,可是,它死裡逃生,頻頻參加了各種作戰,充分顯示了現代航空母艦的靈活機動性。例如,5 月下旬,它攜帶兩個中隊迫切需要的颶風式戰鬥機駛抵馬爾他島的飛行距離內,3 天后,它又忍受大西洋風暴的折磨,搜索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
第四章 血戰大西洋
在戰爭初期,英國海軍部惴惴不安,深怕德國的水面部隊闖入公海,破壞英國的海上生命線。為了防止這種攻擊,他們小心翼翼地監視著敵人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並建立了一支警戒部隊。當聽說威力強大的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和其僚艦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在1941年5 月22日從挪威海灣失蹤時,英國海軍部更加心急如焚了。在沒有找到敵艦並由皇家海軍更強大的艦隊把它們驅回挪威海灣以前,英國的任何護航運輸隊都不會獲得安全。
42,500噸的“俾斯麥號”裝有8 門15英寸主炮,還有重裝甲防護,航速28節,是一艘令人望而生畏的龐然大物。它不可一世,任何一艘英國主力艦都無法與之匹敵,對已經遭到德國潛艇沉重打擊的英國大西洋護航運輸隊更是一個嚴重威脅。除非很快把它擊沉,否則,大西洋上的商運活動將被迫停止。因此,德國軍艦在北極圈海域的霧障里剛剛消失,英國本土艦隊司令海軍上將約翰·托維爵士就立即增派艦隻,監視進入大西洋的北部通道。他的航速最快的艦隻——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胡德號”奉命起航,駛往格陵蘭島和冰島之間的丹麥海峽,跟布署在那裡的裝備有雷達的巡洋艦“諾福克號”和“薩福克號”會合。托維的旗艦戰列艦“喬治五世號”和航空母艦“勝利號”率領一支艦隊接踵出發。但是,這支艦隊不是想像的那樣強大,“威爾斯親王號”和“勝利號”剛剛服役不久,還不適應作戰環境;而“胡德號”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老艦。裝甲防護不強,沒有進行過現代化改裝。
5 月23日,“諾福克號”和“薩福克號”巡洋艦在丹麥海峽發現了德國艦隊,並向“胡德號”和“威爾斯親王號”通報了這一敵情。“胡德號”和“威爾斯親王號”聞訊迅速趕來。第二天清晨,兩國軍艦相距大約25,000碼時,戰鬥打響了。連連發炮的雙方軍艦,完全被桔紅色閃光的濃黑色炮彈硝煙吞沒。德艦炮火極其準確,“威爾斯親王號”的一座炮塔中彈炸毀,英軍火力頓時減弱。“俾斯麥號”第三次齊射時,15英寸炮彈直接命中了“胡德號”,炮彈穿透了它的薄裝甲甲板,鑽進了彈藥艙。“胡德號”發出一陣猛烈的爆炸,巨大的火柱直衝雲天。當黑里透黃的濃煙消散時,這艘揚威一時的戰列巡洋艦隻剩下了幾片殘骸和漂散的油跡。全艦1,419名官兵只有3 人倖存。
馬塔潘角海戰就此結束了。這是在公海上海軍航空兵起了決定性作用的第一次海戰。如果沒有“可怖號”上魚雷機的成功攻擊,義大利軍艦一艘也不會在英國戰列艦的炮火中喪生。皇家海軍損失了一架大青花魚飛機和它的機組人員,卻擊沉了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並重創了1 艘戰列艦。正如一位英國海軍上將當時所說的那樣,這次海戰是“一次勝利……在這一時刻,這是英國迫切需要的勝利。”這次海戰後,義大利人截擊英國護航運輸隊的企圖更加心灰意冷了,最後只好從希臘和克里特島撤走。馬塔潘角海戰的另一個妙處是,墨索里尼猛然大悟,要建立他自己的海軍航空力量。他下令把兩艘義大利郵船改裝成航空母艦。但是,工程進展緩慢,當義大利投降的時候,“阿奎拉號”和“斯巴維埃羅號”仍然躺在船塢里。
然而,這回皇家海軍興高采烈的日子也沒有維持多久。德軍神速占領了希臘和南斯拉夫,英軍損失慘重,被趕出了克里特島。5 月26日,為了減輕德軍對克里特島英國守軍的壓力,“可怖號”在一次攻擊後返航途中,遭到了12架俯衝轟炸機的攻擊。在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截擊敵機之前,“可怖號”中了3 顆重磅炸彈,受傷很重,不得不步“光輝號”的後塵,開到一家美國船廠修理。英軍為了解救他們在克里特島的作戰部隊,使一直在增加的傷亡名冊上又添上了“可怖號”的名字。在5月底6月初冷酷無情的兩周時間裡,不顧軸心國掌握著制空權,英國人試圖在克里特島水域作戰,他們有16艘軍艦受創或被擊沉。
現在,“可怖號”開走了,英軍在地中海上空繼續作戰的全付重擔都落到了“皇家方舟號”身上。它駛離直布羅陀,為運輸船隊護航,向遭到沉重打擊的馬爾他守軍運送戰鬥機。敵人屢次聲稱擊沉了“皇家方舟號”,可是,它死裡逃生,頻頻參加了各種作戰,充分顯示了現代航空母艦的靈活機動性。例如,5 月下旬,它攜帶兩個中隊迫切需要的颶風式戰鬥機駛抵馬爾他島的飛行距離內,3 天后,它又忍受大西洋風暴的折磨,搜索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
第四章 血戰大西洋
在戰爭初期,英國海軍部惴惴不安,深怕德國的水面部隊闖入公海,破壞英國的海上生命線。為了防止這種攻擊,他們小心翼翼地監視著敵人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並建立了一支警戒部隊。當聽說威力強大的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和其僚艦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在1941年5 月22日從挪威海灣失蹤時,英國海軍部更加心急如焚了。在沒有找到敵艦並由皇家海軍更強大的艦隊把它們驅回挪威海灣以前,英國的任何護航運輸隊都不會獲得安全。
42,500噸的“俾斯麥號”裝有8 門15英寸主炮,還有重裝甲防護,航速28節,是一艘令人望而生畏的龐然大物。它不可一世,任何一艘英國主力艦都無法與之匹敵,對已經遭到德國潛艇沉重打擊的英國大西洋護航運輸隊更是一個嚴重威脅。除非很快把它擊沉,否則,大西洋上的商運活動將被迫停止。因此,德國軍艦在北極圈海域的霧障里剛剛消失,英國本土艦隊司令海軍上將約翰·托維爵士就立即增派艦隻,監視進入大西洋的北部通道。他的航速最快的艦隻——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胡德號”奉命起航,駛往格陵蘭島和冰島之間的丹麥海峽,跟布署在那裡的裝備有雷達的巡洋艦“諾福克號”和“薩福克號”會合。托維的旗艦戰列艦“喬治五世號”和航空母艦“勝利號”率領一支艦隊接踵出發。但是,這支艦隊不是想像的那樣強大,“威爾斯親王號”和“勝利號”剛剛服役不久,還不適應作戰環境;而“胡德號”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老艦。裝甲防護不強,沒有進行過現代化改裝。
5 月23日,“諾福克號”和“薩福克號”巡洋艦在丹麥海峽發現了德國艦隊,並向“胡德號”和“威爾斯親王號”通報了這一敵情。“胡德號”和“威爾斯親王號”聞訊迅速趕來。第二天清晨,兩國軍艦相距大約25,000碼時,戰鬥打響了。連連發炮的雙方軍艦,完全被桔紅色閃光的濃黑色炮彈硝煙吞沒。德艦炮火極其準確,“威爾斯親王號”的一座炮塔中彈炸毀,英軍火力頓時減弱。“俾斯麥號”第三次齊射時,15英寸炮彈直接命中了“胡德號”,炮彈穿透了它的薄裝甲甲板,鑽進了彈藥艙。“胡德號”發出一陣猛烈的爆炸,巨大的火柱直衝雲天。當黑里透黃的濃煙消散時,這艘揚威一時的戰列巡洋艦隻剩下了幾片殘骸和漂散的油跡。全艦1,419名官兵只有3 人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