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皇太極正在一邊惱怒一邊看急報的時候,陸衛逼近到了瀋陽城外三里處開始分兵。中國古代圍城時都講求圍三厥一,這樣避免城內的敵軍做困獸之鬥,甚至還可以在所謂的生路埋下伏兵,最終保證全殲敵人。
不過這次陸衛直接分兵四路把瀋陽城四門都給堵上了。東西北門每門五千人,五十門野戰炮。南門一萬五千人,五十門野戰炮,三百門曲炮。之所以以南門為主攻方向,還是考慮陽光的因素,畢竟火槍手的殺傷力取決於他們是否瞄得准,強烈的陽光對於瞄準是有很大影響的。
瀋陽城方圓也有大約八九里,所以陸衛分兵到達既定位置對其形成包圍還是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時皇太極等人由於不耐煩繼續享受延遲半小時的急報,全都聚集到了南門城樓上。
如果說一開始他們聽到說有大股的軍隊逼近瀋陽城時還有點兒心慌的話,等到他們知道這支軍隊打的是明軍的旗號後,全都放下心來。
雖然他們沒有接到情報說大明有反攻的計劃(北地大部分女真人的探子和被其收買的官員在半個月前被暗影聯合錦衣衛給拔了),不過這時城外出現大明的軍隊卻並不令他們感到驚訝。他們以為這是大明邊軍發現了他們在收縮軍隊,以為他們內部發生了什麼事兒,想來乘火打劫的。
別說他們沒有發生什麼內部糾紛,就是有,在他們看來,這幾萬大明軍隊他們收拾起來也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兒。所以他們全都興致盎然地站在城頭上一邊說笑,一邊看著陸衛完成對瀋陽城的包圍。
眾人現在最感興趣的是自己到底能分到什麼活兒。這些明軍在他們眼裡可都是一個個的軍功。他們可不想這些明軍還沒站穩就被己方嚇跑了,那軍功可就要少很多了:奶奶的,這些大明軍兵現在越來越能跑了,讓他們再近點兒再動手。
因此,這場攻城戰就出現了一幅如此詭異的畫面:雙方在一片和平友好的氣氛下各自安排著己方的軍事部署,互不打擾互不干涉。而且雙方人員的心情都非常輕鬆,有說有笑。如果此時有第三方在場,絕對會以為他們是在準備演習。
女真人早在崇禎四年就可以鑄造紅衣大炮了。不過由於技術太差,所以炮身重量比大明的同級火炮更重,射程也要差一些。射程也就兩里左右,命中射速這些就不用說了。當然了。炮彈他們更是只有實心彈。
陸衛的野戰炮本來的曲射射程就超過了三里,換用一體式炮彈後,曲射射程更是提高到了四里。不過真要打四里以外的目標,那命中就相當低了。
雖然兵工廠已經制訂出了野戰炮和曲炮的曲射瞄準手冊,但是就命中來說,比直瞄要差很多。不過在攻城方面,曲射的效果明顯要比直瞄要好得多。這也是這次陸衛為什麼只帶了野戰炮和曲炮來的原因。
從望遠鏡里看到瀋陽城頭上居然有一個肥頭大耳的傢伙穿著一身黃袍,趙永泰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大叫的衝動,再仔細確認了一遍。雖然沒見過皇太極的畫像,不過趙永泰從他那身顯眼的黃袍裝束,以及城門樓上人員之間的站位上得出這人十有八九就是皇太極的結論。
既然女真人的老大在這兒,那城門樓上那些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雖然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這些人只是一些跳樑小丑而已,不過後世的經歷實在是太深刻了,使得他這一刻還是為自己能夠親眼看到這些野蠻屠夫的滅亡而激動。
既然那些傻子現在全都聚集在城門樓上,趙永泰立刻讓部隊改變了作戰計劃,直接開始準備攻城。最先開始的當然就是炮轟了。
五十門野戰炮在距離城門樓兩里的地方一字排開。雖然數量少了點兒,不過時間不等人,而且那個小城門樓也沒多大,五十門火炮的火力也足夠覆蓋了。
看到城下的明軍居然不安營紮寨,而是直接擺出了炮陣,女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此時他們的精銳騎兵正在城門後面集合。在他們看來,這些明軍如果現在弄點兒柵欄這類的東西出來,可能還有點兒用,現在對方居然什麼都不準備就想攻城,純粹就是一群菜鳥嘛,怪不得敢深入到他們滿洲國內了。
至於明軍的火炮,他們還真沒放在眼裡,要知道他們城門樓上也有三四十門火炮,而且是紅衣大炮,不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比那些小推車似的火炮強多了。而且陸衛的炮隊只逼近到兩里的距離就不再往前了。在他們的認知中,這種距離只有紅衣大炮能夠得著,至於打不打得中那就要看天意了。
等他們看到陸衛火炮的炮口角度越來越高時,更是囂張地大笑起來:這幫子下等漢民到底會不會用火炮啊!他們雖然都不會擺弄火炮,不過這些年他們怎麼的也看過幾次漢兵炮營的人發射火炮,所以才會這樣大聲地嘲笑陸衛的炮隊。
不過別說陸衛的人聽不到他們笑什麼,就是能聽到他們也根本不會跟他們辯駁。跟野蠻人講道理那純屬浪費時間和精力,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事實說話。
雖然此前炮隊的隊員們已經練習過很多次曲射了。不過這還是第一次用於實戰,而且趙永泰還希望他們能夠一次就把城頭上的人給一鍋燴了,所以他們心裡還是有點兒緊張。各種參數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實在是不知道該檢查什麼了,才一咬牙向上面匯報了準備完畢。
不過這次陸衛直接分兵四路把瀋陽城四門都給堵上了。東西北門每門五千人,五十門野戰炮。南門一萬五千人,五十門野戰炮,三百門曲炮。之所以以南門為主攻方向,還是考慮陽光的因素,畢竟火槍手的殺傷力取決於他們是否瞄得准,強烈的陽光對於瞄準是有很大影響的。
瀋陽城方圓也有大約八九里,所以陸衛分兵到達既定位置對其形成包圍還是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時皇太極等人由於不耐煩繼續享受延遲半小時的急報,全都聚集到了南門城樓上。
如果說一開始他們聽到說有大股的軍隊逼近瀋陽城時還有點兒心慌的話,等到他們知道這支軍隊打的是明軍的旗號後,全都放下心來。
雖然他們沒有接到情報說大明有反攻的計劃(北地大部分女真人的探子和被其收買的官員在半個月前被暗影聯合錦衣衛給拔了),不過這時城外出現大明的軍隊卻並不令他們感到驚訝。他們以為這是大明邊軍發現了他們在收縮軍隊,以為他們內部發生了什麼事兒,想來乘火打劫的。
別說他們沒有發生什麼內部糾紛,就是有,在他們看來,這幾萬大明軍隊他們收拾起來也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兒。所以他們全都興致盎然地站在城頭上一邊說笑,一邊看著陸衛完成對瀋陽城的包圍。
眾人現在最感興趣的是自己到底能分到什麼活兒。這些明軍在他們眼裡可都是一個個的軍功。他們可不想這些明軍還沒站穩就被己方嚇跑了,那軍功可就要少很多了:奶奶的,這些大明軍兵現在越來越能跑了,讓他們再近點兒再動手。
因此,這場攻城戰就出現了一幅如此詭異的畫面:雙方在一片和平友好的氣氛下各自安排著己方的軍事部署,互不打擾互不干涉。而且雙方人員的心情都非常輕鬆,有說有笑。如果此時有第三方在場,絕對會以為他們是在準備演習。
女真人早在崇禎四年就可以鑄造紅衣大炮了。不過由於技術太差,所以炮身重量比大明的同級火炮更重,射程也要差一些。射程也就兩里左右,命中射速這些就不用說了。當然了。炮彈他們更是只有實心彈。
陸衛的野戰炮本來的曲射射程就超過了三里,換用一體式炮彈後,曲射射程更是提高到了四里。不過真要打四里以外的目標,那命中就相當低了。
雖然兵工廠已經制訂出了野戰炮和曲炮的曲射瞄準手冊,但是就命中來說,比直瞄要差很多。不過在攻城方面,曲射的效果明顯要比直瞄要好得多。這也是這次陸衛為什麼只帶了野戰炮和曲炮來的原因。
從望遠鏡里看到瀋陽城頭上居然有一個肥頭大耳的傢伙穿著一身黃袍,趙永泰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大叫的衝動,再仔細確認了一遍。雖然沒見過皇太極的畫像,不過趙永泰從他那身顯眼的黃袍裝束,以及城門樓上人員之間的站位上得出這人十有八九就是皇太極的結論。
既然女真人的老大在這兒,那城門樓上那些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雖然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這些人只是一些跳樑小丑而已,不過後世的經歷實在是太深刻了,使得他這一刻還是為自己能夠親眼看到這些野蠻屠夫的滅亡而激動。
既然那些傻子現在全都聚集在城門樓上,趙永泰立刻讓部隊改變了作戰計劃,直接開始準備攻城。最先開始的當然就是炮轟了。
五十門野戰炮在距離城門樓兩里的地方一字排開。雖然數量少了點兒,不過時間不等人,而且那個小城門樓也沒多大,五十門火炮的火力也足夠覆蓋了。
看到城下的明軍居然不安營紮寨,而是直接擺出了炮陣,女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此時他們的精銳騎兵正在城門後面集合。在他們看來,這些明軍如果現在弄點兒柵欄這類的東西出來,可能還有點兒用,現在對方居然什麼都不準備就想攻城,純粹就是一群菜鳥嘛,怪不得敢深入到他們滿洲國內了。
至於明軍的火炮,他們還真沒放在眼裡,要知道他們城門樓上也有三四十門火炮,而且是紅衣大炮,不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比那些小推車似的火炮強多了。而且陸衛的炮隊只逼近到兩里的距離就不再往前了。在他們的認知中,這種距離只有紅衣大炮能夠得著,至於打不打得中那就要看天意了。
等他們看到陸衛火炮的炮口角度越來越高時,更是囂張地大笑起來:這幫子下等漢民到底會不會用火炮啊!他們雖然都不會擺弄火炮,不過這些年他們怎麼的也看過幾次漢兵炮營的人發射火炮,所以才會這樣大聲地嘲笑陸衛的炮隊。
不過別說陸衛的人聽不到他們笑什麼,就是能聽到他們也根本不會跟他們辯駁。跟野蠻人講道理那純屬浪費時間和精力,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事實說話。
雖然此前炮隊的隊員們已經練習過很多次曲射了。不過這還是第一次用於實戰,而且趙永泰還希望他們能夠一次就把城頭上的人給一鍋燴了,所以他們心裡還是有點兒緊張。各種參數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實在是不知道該檢查什麼了,才一咬牙向上面匯報了準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