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下來的兩天,哨探們倒是沒有帶回什麼太讓人驚訝的消息,不過幾個總兵及其手下的將領們卻越來越煩躁。因為陸衛的行軍速度居然比他們的哨探還快,現在最新得到的消息居然也不是陸衛部隊的直接消息。就算是沒有什麼大的戰鬥,這樣的行軍速度也足以讓他們很吃驚了。

  現在讓他們煩躁的是陸衛越來越深入遼東,讓他們更難以抉擇:上吧,又怕太過深入以後想退回來會有困難;不上吧,看到陸衛部隊勢如破竹的架勢,很有強軍的味道,萬一打勝了或者打平了,對他們來說都有不小的好處。

  你說你們就不能幹一場規模稍微大一點兒的仗?這是目前在錦州城裡的所有總兵及高級將領們的心聲。

  陸衛部隊過了廣寧後,就直接以瀋陽為目標快速開進。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上規模的女真人部隊,只是順手攻陷了幾個農奴農莊。

  做掉那一千女真軍兵都那麼輕鬆,就更不用說管理這些農莊上的幾個老弱女真人了,最多就是再加上一些他們的奴才包衣。

  雖然陸衛到達時,這些農莊上的人都沒有在睡覺,不過對付他們也不比砍瓜切菜難。連他們的行軍速度都沒有影響。

  在離開錦州城後的第四天上午,陸衛部隊終於看到了瀋陽城的輪廓。

  本來女真人族群人數就少,全族人數不到二十萬,出去婦女老幼,能戰者不到五萬。這兩年朝鮮戰場又吃緊。所以女真人向朝鮮和遼東幾個衛城都派駐了重兵。加上遼北又分了一部分軍力駐守,因此雖然現在女真人可動用的部隊多了(漢八旗包衣軍和蒙古科爾沁部),但在遼西地區的實際兵力比起前幾年反而少了不少。

  這次他們計劃七月再次入侵大明。為了滿足他們現在日益擴大的軍事和生活需求開支,所以他們這次準備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劫掠。因此他們這次在瀋陽集中了除遼東和遼北地區以外,幾乎所有可動用的部隊,總兵力高達七萬。

  按照歷史上明軍與女真軍隊的軍力對比來說,這支部隊可以用可怕來形容。歷史上女真人在入關以前最後一次入侵甚至攻陷了山東濟南府,但那次他們也只出動了四萬多人而已。

  這次女真人大概是被朝鮮戰場上的連番失利給逼急了眼,妄圖在大明境內一次搶掠大量的財富,來支持他們新一輪的整軍備戰計劃。

  也許是受到朝鮮人的啟發或者刺激,他們現在對火槍尤其是火炮越來越重視,也想建一支成規模的火器部隊。不過他們不會煉鐵,只能從晉商那裡高價購買。

  應該說這次女真人是有點兒孤注一擲的味道,當然了,由於他們的軍力比大明邊軍強許多,所以他們自己不認為這是孤注一擲的行動。他們只是想派更多的人好“拿回”更多的財富而已。

  也因此,陸衛一路行來都沒有碰到成規模的女真軍隊。就連廣寧衛那一千人也是因為離錦州城太近,怕被明軍發現,才沒有召集。

  瀋陽畢竟是現在女真人的首付國都,雖然他們並不認為這裡會被攻擊,不過該有了警戒哨還是有。只是警惕性不高而已。

  不過以陸衛這麼大規模的軍隊,想不被發現都很難。所以在陸衛逼近瀋陽城大概七八里距離時,瀋陽南門城頭上的警鐘第一次響起。

  一開始城裡的人都以為這是哪個喇嘛寺的鐘聲,都沒把它當回事兒。可是這鐘聲響起來就不停了,還越敲越急,終於引起城裡各個府的注意。

  當然了,管城門的軍頭不可能只會讓人在城頭上傻傻地敲鐘,也有派人飛馬向皇宮裡報信。不過這女真人學別的比較慢,但是學享受這些還是挺快的。

  同時為了彰顯他們也是文明人,所以皇城內外的關卡比大明紫禁城只多不少。女真人本來就是未開化的種族,來投奔的又都是些落第秀才之類的落魄人物,連大明皇宮都沒進過,哪裡知道皇城內的規矩到底是什麼。所以就依著女真人的喜好,再翻翻古書,東拼西湊再加胡思亂想整出了一套所謂的皇家禮儀。

  從來沒見過皇家禮儀的女真人高層立時奉若至寶,一絲不苟地在女真內部執行起來。這樣才能告訴別人他們是文明人嘛。

  後來皇太極上位後開始執行打壓漢文化的政策,不過他並不是明著壓制,而是以女真人比漢人高等的藉口,開始推行經過修改的皇家禮儀。

  按照儒家傳承千年的說法,就是越複雜越隆重的禮儀也就越高級。因此女真人把本來就屬於畸形兒的女真版皇家禮儀再次大卸八塊兒重新組合,什麼複雜就往裡添什麼。最後弄出了女真正式版皇家禮儀,並強制執行,以此彰顯他們是比漢族高等的民族。

  這套禮儀既然是女真人加上他們的包衣奴才們精心打造的“精品”,涉及的範圍當然也就非常的全面。皇城內外的各道關卡該有多少,每個關卡該有多少人,每個人該是什麼打扮,甚至是皇城內的人應該怎麼走等等等等都有規定。

  等到第一份兒緊急軍情送到皇太極面前時,已經是半個小時以後的事情了。第一份兒情報倒也簡單,就說發現有大股軍隊接近京城(瀋陽)。

  接到這份兒急報。皇太極怒了:老子等了半個小時就來了這麼一句廢話!還好後續的急報緊接著陸續被送了進去,要不那個城門官兒很可能就因為這個就把小命兒給交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