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這也是他們這些年勝仗打得多了,信心打出來了。像最開始那幾年,都不用說看到,只是聽到說官軍來了,他們這時應該都已經撒開丫子開跑了。哪還能像現在這樣。還在考慮要不要干一架再走。他們在這裡耗了近半個月,什麼好處都沒撈到,所以還想著能不能從這支官軍身上弄回點兒東西,要不然他們這一趟就太虧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攻城只能停下來了。他們現在對上官軍雖然有一定心裡優勢,但還不敢托大到兩線作戰的地步。而且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人,不管是打是跑,都要先把人手集中起來。
他們在高台上準備商量對策,結果剛開了一個頭兒,就停下了。因為他們看到一群身穿奇怪服裝的人分成了十幾個小隊在追擊孫可望的潰軍。而遠處濃厚的煙霧已經變淡了,雖然還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他們並沒有看到規模龐大的官軍,只有幾十輛馬車在向他們駛來。
這個怪異的畫面再次讓他們愣住了。這個場景完全顛覆了他們以往的認知,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由於泰興二型打完一槍需要時間裝填彈藥,所以陸衛各追擊小隊都是追近到一百米左右距離,第一排進行射擊,射擊完成後返回隊伍後面裝填彈藥,後兩排人員進行警戒。如果第一排人員裝填完成後射程內還有不少敵人,則第二排進行射擊,否則就繼續前進。
這樣可以保證所有人員的安全。不至於打完槍後只能同反身回來的敵人進行肉搏。雖然現在泰興二型都配有刺刀,但肉搏總是免不了會有傷亡。不管是從重視隊員生命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考慮,這種追擊方法都是最好的。當然了,如果是被追擊,那該肉搏的時候還是得肉搏。不過目前應該還不可能會有這種敵人出現。趙永泰給護衛隊員們灌輸的思想是:敢戰!更要會戰!
其實現在孫可望的部隊已經從精神上被擊潰了,現在他們只想著快點兒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就算是陸衛隊員們真的打完槍在那兒站著裝彈,也沒人會反身跑回去跟他們肉搏。特別是現在只要他們身後的槍聲一響,身旁必定有人會前撲倒下。
也許下一聲槍響。撲出去的人就會是自己。在這種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根本沒人敢回頭看,只能一邊祈求著下一個不要選中自己,一邊把吃奶的勁兒也用在了雙腿上。如果加上雙手能跑快一些的話,他們不介意跟馬兒學習一下奔跑經驗。
相比於其他人,孫可望和他的親衛們無疑是幸運的。他們一開始就在隊伍最後面,還騎著馬,當時的反應又很快,所以他們不但不用擔心身後連綿不絕響起的槍聲,而且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跑回了大營。
還沒到營門口,孫可望就一點兒不顧及形象地高叫著官軍來了,讓張獻忠趕緊跑路。這種在營中大喊大叫的行為他已經多年沒有做過了。因為他好大喜功,愛面子,覺得這樣有失他作為“八大王”王子的身份。現在他不管不顧地還沒進營就大喊大叫起來,可想而知他受到了多大的驚嚇刺激。
雖然張獻忠也覺得孫可望這麼大叫著讓他跑路實在是有點兒丟人,好歹也是十萬大軍的統帥不是。不過畢竟是農民出身,對小命比對面子更重視,所以他並沒有呵斥孫有望,而是下了高台讓孫可望給他好好說清楚。
孫可望可能是驚嚇過度,說起話來有點兒前言不搭後語,而且三句裡邊就有一句是讓張獻忠趕緊跑路。晚了就來不及了。還一邊說一邊要拉著張獻忠走,讓張獻忠既欣慰又有點兒鬱悶:我說,好歹我現在也是統領十萬大軍的“王”字輩人物,這什麼都沒搞清楚就跑路,實在是太丟人了點兒啊!
好在孫可望雖然一開始說得很混亂,但後來也許是心情平復了一些,漸漸地也說得比較順溜了,所以周圍的人漸漸地也聽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了:對方有許多火炮,炮彈會炸而且輪射速度非常快。單是被炮彈炸死的可能就有好幾千人。不但如此,對方的火槍也非常厲害,隔著一兩百米的距離,幾下就把五百多人的騎兵隊伍給一勺燴了,連點兒渣都給沒剩下。
等聽明白了,張獻忠等人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畢竟老百姓之間傳遞消息最喜歡的就是誇大,所以市井流言往往很快就面目全非了。可能隔上一會兒再傳回到第一個人耳朵里,他自己都聽不出來這個消息是從他這兒傳出去的了。
不過這裡是軍營,雖然不是很正規,但張獻忠等人還是覺得孫可望在這裡應該是不敢撒謊的。而且現在南邊兒還在打著哪不是。呃,或者叫正在被追殺著更恰當一些。他們只是在懷疑孫可望的話到底誇大了多少?只憑對方這幾千人就能逼著己方十萬大軍跑路?這實在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不過對方戰力強橫確實無可辯駁,事實擺在眼前嘛,這點張獻忠等人心裡都已經承認了。所以張獻忠的手下們此時心中還多了一點兒擔心。擔心張獻忠會派他們再去試探或者攻擊那支官軍,他們不認為自己手下的部隊能強過孫可望的那支隊伍。
不過很快他們就不需要再為這些東西煩惱擔心了,因為連綿不絕的爆炸聲就在他們南邊兒沒多遠的地方又響起了。
由於野戰炮重量輕,又有馬車拖拽,所以陸衛炮隊的移動速度實際上比四散奔逃的人群的速度還快一些。在孫可望帶領親衛逃回大營幾分鐘後,炮隊就趕到了離張獻忠軍大營五百米的距離。又花了幾分鐘列陣,然後直接就開始對著張獻忠軍的大營開始轟擊,半句廢話都沒有。
不過不管怎麼樣,攻城只能停下來了。他們現在對上官軍雖然有一定心裡優勢,但還不敢托大到兩線作戰的地步。而且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人,不管是打是跑,都要先把人手集中起來。
他們在高台上準備商量對策,結果剛開了一個頭兒,就停下了。因為他們看到一群身穿奇怪服裝的人分成了十幾個小隊在追擊孫可望的潰軍。而遠處濃厚的煙霧已經變淡了,雖然還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他們並沒有看到規模龐大的官軍,只有幾十輛馬車在向他們駛來。
這個怪異的畫面再次讓他們愣住了。這個場景完全顛覆了他們以往的認知,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由於泰興二型打完一槍需要時間裝填彈藥,所以陸衛各追擊小隊都是追近到一百米左右距離,第一排進行射擊,射擊完成後返回隊伍後面裝填彈藥,後兩排人員進行警戒。如果第一排人員裝填完成後射程內還有不少敵人,則第二排進行射擊,否則就繼續前進。
這樣可以保證所有人員的安全。不至於打完槍後只能同反身回來的敵人進行肉搏。雖然現在泰興二型都配有刺刀,但肉搏總是免不了會有傷亡。不管是從重視隊員生命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考慮,這種追擊方法都是最好的。當然了,如果是被追擊,那該肉搏的時候還是得肉搏。不過目前應該還不可能會有這種敵人出現。趙永泰給護衛隊員們灌輸的思想是:敢戰!更要會戰!
其實現在孫可望的部隊已經從精神上被擊潰了,現在他們只想著快點兒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就算是陸衛隊員們真的打完槍在那兒站著裝彈,也沒人會反身跑回去跟他們肉搏。特別是現在只要他們身後的槍聲一響,身旁必定有人會前撲倒下。
也許下一聲槍響。撲出去的人就會是自己。在這種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根本沒人敢回頭看,只能一邊祈求著下一個不要選中自己,一邊把吃奶的勁兒也用在了雙腿上。如果加上雙手能跑快一些的話,他們不介意跟馬兒學習一下奔跑經驗。
相比於其他人,孫可望和他的親衛們無疑是幸運的。他們一開始就在隊伍最後面,還騎著馬,當時的反應又很快,所以他們不但不用擔心身後連綿不絕響起的槍聲,而且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跑回了大營。
還沒到營門口,孫可望就一點兒不顧及形象地高叫著官軍來了,讓張獻忠趕緊跑路。這種在營中大喊大叫的行為他已經多年沒有做過了。因為他好大喜功,愛面子,覺得這樣有失他作為“八大王”王子的身份。現在他不管不顧地還沒進營就大喊大叫起來,可想而知他受到了多大的驚嚇刺激。
雖然張獻忠也覺得孫可望這麼大叫著讓他跑路實在是有點兒丟人,好歹也是十萬大軍的統帥不是。不過畢竟是農民出身,對小命比對面子更重視,所以他並沒有呵斥孫有望,而是下了高台讓孫可望給他好好說清楚。
孫可望可能是驚嚇過度,說起話來有點兒前言不搭後語,而且三句裡邊就有一句是讓張獻忠趕緊跑路。晚了就來不及了。還一邊說一邊要拉著張獻忠走,讓張獻忠既欣慰又有點兒鬱悶:我說,好歹我現在也是統領十萬大軍的“王”字輩人物,這什麼都沒搞清楚就跑路,實在是太丟人了點兒啊!
好在孫可望雖然一開始說得很混亂,但後來也許是心情平復了一些,漸漸地也說得比較順溜了,所以周圍的人漸漸地也聽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了:對方有許多火炮,炮彈會炸而且輪射速度非常快。單是被炮彈炸死的可能就有好幾千人。不但如此,對方的火槍也非常厲害,隔著一兩百米的距離,幾下就把五百多人的騎兵隊伍給一勺燴了,連點兒渣都給沒剩下。
等聽明白了,張獻忠等人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畢竟老百姓之間傳遞消息最喜歡的就是誇大,所以市井流言往往很快就面目全非了。可能隔上一會兒再傳回到第一個人耳朵里,他自己都聽不出來這個消息是從他這兒傳出去的了。
不過這裡是軍營,雖然不是很正規,但張獻忠等人還是覺得孫可望在這裡應該是不敢撒謊的。而且現在南邊兒還在打著哪不是。呃,或者叫正在被追殺著更恰當一些。他們只是在懷疑孫可望的話到底誇大了多少?只憑對方這幾千人就能逼著己方十萬大軍跑路?這實在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不過對方戰力強橫確實無可辯駁,事實擺在眼前嘛,這點張獻忠等人心裡都已經承認了。所以張獻忠的手下們此時心中還多了一點兒擔心。擔心張獻忠會派他們再去試探或者攻擊那支官軍,他們不認為自己手下的部隊能強過孫可望的那支隊伍。
不過很快他們就不需要再為這些東西煩惱擔心了,因為連綿不絕的爆炸聲就在他們南邊兒沒多遠的地方又響起了。
由於野戰炮重量輕,又有馬車拖拽,所以陸衛炮隊的移動速度實際上比四散奔逃的人群的速度還快一些。在孫可望帶領親衛逃回大營幾分鐘後,炮隊就趕到了離張獻忠軍大營五百米的距離。又花了幾分鐘列陣,然後直接就開始對著張獻忠軍的大營開始轟擊,半句廢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