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密說: “伯當,你來得正好!快商量一個辦法吧!”

  王伯當道: “公主已死,我等命在旦夕,還有什麼商量的,快逃吧!”王伯當說著,牽來了兩匹快馬,二人慌忙出東門而去。

  邢國公府的家將急忙將此情況飛報入朝,李淵大怒。令秦王李世民率兵追趕,務將李密碎屍萬段。

  李密和王伯當正往前跑著,忽聽後面人喊馬嘶,知是追兵已到。二人又急忙快馬加鞭,但是,由於路徑不熬,卻跑到了艮宮山斷密澗,澗深壁陡.無法通行。王伯當對李密道: “我去截殺唐兵,主公尋路快逃!”

  伯當說完,回馬立於路口,將大刀一橫喝道: “唐兵休再追趕,俺王伯當在此!”

  李世民急忙勒住戰馬,勸道: “王兄,今日之事,李密情理皆虧,當誅不容,而此事與您無關,王兄不要再保李密,您就降了唐吧!”

  王伯當道: “千歲休再多言。俺王伯當乃仁義之人,在我主危難之時,豈能舍他而去?千歲若不退兵,休怪俺王伯當大刀無情!”說著,將大刀一舉便殺了過來。李世民將馬往旁一撥,後面的將士便一齊放箭。王伯當耍開大刀撥打鵰翎,倒還能護住自己,不料他身後的李密卻被箭射中了大腿。王伯當聽李密“哎喲”一聲,往後一扭頭,就被射中了數箭,當場身亡。接著李密也被射死。李密死後,又被唐兵亂刃粉屍。李世民將王伯當的屍首安葬在艮宮山向陽山坡上,將李密的首級割下帶回長安。唐高祖李淵此時火氣正盛,摶旨將李密的首級懸掛午門,任飛鳥叼啄,任何人不得求情。

  時隔不久,魏徵、徐勣來到長安。金墉城破兵敗之事,二人也已聽說,心中對李密十分不滿,恨其死有餘辜。但事已至此,恨也無用。念其在反隋鬥爭中畢竟也有過貢獻.如今頭掛午門,屍拋荒郊,死得這麼慘,又生一絲憐憫之情。魏徵對徐茂功道: “看在我們曾為君臣的面上,咱們去奠他一奠吧!”

  二人來到午朝門,見了李密首級跪倒在地,痛哭不已。守門軍人見此二人竟敢違抗高祖御旨,光天化日之下來祭奠欽犯,遂將二人綁了,來見高祖。高袒立即傳旨,要將二人斬首,以儆他人。

  秦王李世民一見要殺的是魏徵和徐茂功,便急忙向高祖奏道: “啟奏父王,此二人乃改詔書救兒出金墉天牢的恩人,萬萬殺不得!魏徵博古通今,為人忠厚,徐勣胸藏韜略,智謀超群,都是治國安邦的良才,如能勸其歸順,大唐振興指日可待呀!”

  高祖准奏,命世民前去說降。李世民下了金殿,親解其縛,敘說前情,勸其歸唐。徐茂功道: “我和魏大哥來長安就是此意。我倆與李密雖然不和,但總是舊日君臣。若讓我等歸輔,大唐須要祭葬了李密。”李世民聽他說得有理,便又請示高祖,以天子葬禮將李密安葬於艮宮山。

  魏徵、徐茂功見李家父了如此寬容,便歸順了大唐。徐茂功被加封為軍師,魏徵被封為洗馬,金墉舊將和賈家店結盟的弟兄,聽說他二人已歸唐,也紛紛投奔而來,唐朝實力大壯。暫且不提。

  回頭再說單雄信。秦瓊、羅成和程咬金帶著家眷周遊列國走了之後,他也覺得在李密麾下沒啥幹頭兒,便帶著自己的幾個隨從離開了金墉。有一天,他們路過洛陽,恰逢洛陽王王世充的妹妹青英公主在午門外搭起彩樓,拋球擇婿。幾個人便也圈過去看熱鬧。可誰知這彩球恰巧就中在單雄信頭上。太監們急忙將單通擁進午門來見王世充。王世充早就聽說單雄信是金墉五虎上將之一,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便執意將其妹許配為妻。單雄信正在無處立身之際,也不再推辭,使在洛陽與青英公主成了親。王世充與單雄信相處了一段,二人脾味相投,甚是親密。王世充對單通十分相信。

  過了一段時間,秦瓊、羅成和程咬金週遊到了洛陽。三人聽說單雄信在這裡安了家,便報門來投。單雄信聽說他們三人到洛,心中十分歡喜,立即出門相迎,接入府內,設宴款待。經過一段分離,好朋友異地重連,那個親熱勁兒就不必說了。單雄信又立即將此情況奏紿王世充。王世充傳旨將金亭館改為三賢館,讓秦瓊、羅成、程咬金及其索眷住下,每日裡殷勤招待,奉為貴賓。單雄信陪他們游龍門、逛邙山,拜謁關公廟,將洛陽備處名勝古蹟看了個遍,生活得十分快活。

  一日,羅成突然感到胸悶發燒,渾身不適,病倒在三賢館內。秦瓊四處求藥,程咬金日夜侍候,那單雄信因為挨過羅成的揍.二人雖為結拜兄弟,在情感上並不十分投機,所以只是隔三冒四地禮節性地來看一看。羅成看在眼裡,心裡也就多了一層戒意。

  這一天,秦瓊正坐在病床前,陪羅成閒聊,忽聽家人來報,說門前來了一位道人,說是能治百病,自願來為羅公爺診療,而且分文不要。秦瓊大喜,忙令家人請那道人進來。

  待那道人進來,秦瓊一看,竟是三弟徐茂功,於是急忙站起來以禮相迎,羅成一見也要撐著坐起來下床。茂功急忙上前將他按住,親切地說道: “賢弟莫動,自家兄弟何必客氣!”茂功說著坐在床沿兒,給羅成把了把脈說:“羅賢弟,你這病是長期奔波、勞累所致,休養一段便會好的,不必掛在心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