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之前的國士大會中李並沒有表現得太出格|多新政和發展計劃,都是經由內閣其他人宣之於眾,甚至工部的計劃,也是由徐光啟、申湛然進行的講述,李彥只就兵部,以及新軍整編和遼東、西南戰事的計劃做了報告。

  也正是這份告,讓李彥顯得更加殺氣騰騰。

  李彥表示和五軍督府將在未來五年中,完成對各級軍隊的整編,軍隊規模維持在一百萬左右,其中精銳的中央軍達到二十萬左右,駐紮在京畿、遼東、西北以及江南等地部分軍隊將作為野戰主力,並不限定在駐紮地,而是不斷進行輪轉、調動,哪裡有需要,就調往哪裡。

  彥詳細描述了被稱為禁軍的中央軍的整編和作戰模式,並以遼東戰事為例認為這樣的精銳禁軍二十萬,足以抵得上舊式軍隊一百萬。

  “前有人說奴過萬不可敵。在本官看來式禁軍一旦過萬。才是真正地不可匹敵非是同樣地新式軍隊。”李彥信心十足地在國士院中表示。並且請國士們參觀了新編神機營地實兵演練。

  在夠動用舉國地力量與資源以後。新軍地整編速度並不慢。而神機營其實是以原復遼軍為班底組建地新軍。訓練水平和軍事素質堪稱一流。而裝備也是京城地軍器局優先換裝地新式火器。

  各推舉而來地國士們自詡博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他們對於軍隊和戰爭地認識。還停留在《三國演義》地階段。當火器轟鳴地時候。他們受到地震撼。絕對是從來未曾有過地。

  實兵演練。也讓國士們知道李彥確實並非誇口。新編禁軍確實有這個實力。讓那些拿著長矛砍刀地舊式軍隊變得不堪一擊。

  同時。他們也意識到李彥手上地力量是多麼強大。當一座土山在炮火中給轟平。以及牛羊在排槍中嘶鳴地時候。他們也會不可遏制地想到。若是這樣地場景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會如何?

  經過此事以後。李彥有關軍隊整編和軍事建設地計劃。順利得到通過。而大家地目光與注意力都集中在禁軍地身上。反而忽略了另一個更為重要地革新。那就是地位不下于禁軍地海軍建設。

  經過幾年的建設,隨著海貿的發展,依靠逐漸發展起來的造船工業實力,遼東已經擁有兩支實力不俗的海上艦隊,其中大洋艦隊更是縱橫北方海上,立下赫赫戰功。而李彥的目光自然不會停留在日本、朝鮮與大明包圍的這片海域,他的目標是更廣闊的大洋,而在未來幾年,海軍會是大力發展的重點。

  在進入審議表決階段以後,內閣與各部院的發展計劃都順利得到通過,而會議的議程也進入到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有關官員的任免。

  各部院的人選,並沒有多大的問,之前就已經在朝議中進行了平衡和討論,最終確定的人選也都比

  在國士院中順利通過。

  其中有些任命,也比較引人矚目,延續原來的任命,崔景榮繼續擔任吏部尚書,劉一為禮部尚書,趙彥為刑部尚書,李彥為兵部尚書,他們四人都是原內閣成員;六部中工部尚書徐光啟,戶部尚書李起元,基本沿襲原來的格局。另外都察院左都御史楊漣、大理寺卿黃克、通政司使黃尊素,這就是新的六部九卿,其中黃尊素是從御史提升為通政司使,黃克則從刑部尚書改任大理寺卿。

  除內閣之外,朝中最重要的就是六部九卿,具體的任命基本上還是延續了原來的格局,以務實和不結黨標榜的中間派還是中堅,包括崔景榮、趙彥、李起元、黃克等人都是屬於這一類。而劉一、楊漣、黃尊素都是素有名望的東林人士,徐光啟也給劃入東林,不過此時已被大多數人看成是傾向於李彥那一邊,而實際上這位也學術著稱的大臣,做事更接近務實的中間派。

  這樣的結果對於東林派和中間派來說,都能夠接受,九卿之中,差不多能夠形成四對四的格局,當然,無論是中間派還是東林派,都聲稱自己並不結黨,因而也不能完全以黨派來劃分。

  李彥倒是建了秘密的共和社,不過共和社的成員資歷都不夠,想要擔任九卿之職,尚且不夠,不過在之前的朝議中,李彥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夏熙可以升為工部主事,而申湛然終於被任命為工部侍郎,此外李之藻進入禮部任主事,雖然不算共和社的核心成員,卻也是不小的收穫。

  而重中之重的閣人選,按照規則,就是在部院九卿,以及軍方、勛戚推舉的人選,同內閣大學士孫承宗、朱延禧、韓中推選,葉向高主動病辭,並以周嘉謨為候選。

  朝議推出的人選,即是以孫承宗、朱延禧、韓、李彥、周嘉謨為內閣輔臣的人選,其中周嘉謨雖然也被看成是東林派官員,不過也更接近中間派,是中間派能夠接受的人選。

  新的內閣將五輔臣加四個議政大臣組成,雖然趙彥、崔景榮不再擔任輔臣,能夠執掌一部,依然位高權重,事實上大家都偏向於內閣輔臣不再兼任部院大臣,李彥兼著兵部,也可以說是權宜之計,畢竟除他之外,在沒有別的合適人選。

  五輔臣也首先通過審,而剩下的四個議政大臣,五軍都督府左都督自動占據一個,另由皇上從勛戚中推舉一人,就將占去兩個名額,不過此次推舉,五軍都督府和勛戚推舉的都是王國興,就省下一個名額。

  倒不是浪費名額,而是一種策略,其實就是讓出這一次的內閣名額,而換取了將來的主動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