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
“慎言!”上首一個看上去挺斯文的白面將領說道。隨著這個聲音,大家都不自覺地抬頭向外看了一眼。
給叫作秦黑炭的黑臉將領悶著頭喝了一大碗酒,瓮聲道:“不甘心又能如何,你劉二竿子又不是沒見過復遼軍的火槍隊,咱們那些雜兵,一萬也趕不上人家一千。”
“聽說,最近遼東形勢危急,京城這邊,有大批的軍隊調過去了!”那個斯文的白面將領似乎不經意間說了一句。
“那京城怎麼辦?”秦黑炭嚷嚷道:“復遼軍去了遼東,又把俺們都給關著,京城都由誰來防衛?”
“誰知道呢,說不定要讓大同、延綏的總兵回京,重建外四家軍呢!”劉二竿子陰陰笑道。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二五二回 風雪夜
啟六年臘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北方的大地白茫茫一片。
同樣的飛雪,在不同人的眼中,卻有不一樣的意味。
文人騷客,約幾個文友,帶上酒食,去城外的亭子,一邊溫酒對飲,一邊吟詩作賦,以雪入詩,誠然雅趣。
瑞雪兆豐年,種地的農民,這時候窩在家裡,看著白茫茫的世界,懷揣來年的美好期望。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也有人看到飛雪,就會欣喜,因為天寒了,取暖用的炭,消耗就會更多。
話說從前的木,價值不菲,如今一般人家,也用上了煤球爐子,大戶人家,更是有燒煤的壁爐,煤爐用起來方便,煤炭的價格便宜,數量也多,城北的水碼頭,每天都有不少的船隻停靠,船上裝著的,都是從州那邊運過來的黑煤。
臘月里下雪,天氣寒冷,河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那些運煤船就開不過來了,不過城北、通州的幾個煤場,都早就儲存了大量的煤炭,這會兒一車車地往城裡運送,倒也不耽擱事兒。
特別是通州邊,雖然距離城裡還有點距離,不過這兒靠近運河,平常就是貨物中轉之地,突然天降大雪,京城裡對禦寒的商品需求肯定旺盛,通州的貨艙里,不僅有州的煤,還有華夏精作坊開發出來的新式取暖爐子,遼東來的珍貴皮毛,這些個東西,就能依託剛剛建成的京通路運往京城。
京通路本來就有良好的底子,修:起來就比較快,加上人手充足,分段同時施工,趕在年前就建了,按照李彥的說法是雙向四車道,加人行道的“小馬路”,放在後世,也就比兩車道的村級公路好一點,相當於鄉鎮級的。
不過在這時代京通路經算是一條大路,關鍵是平整、結實,特別是乘坐馬車的時候,不會給顛著,馬路剛剛建成啟用的時候李彥特地搞了個啟用剪彩儀式,並坐四輪馬車上,同士紳的代表起跑了兩圈,感覺非常平穩。
天降大雪。河流封凍。別地路也給冰雪覆蓋算清理出來。也坑坑窪窪地。無法。行車。等到天氣轉好。冰雪融化面變得潮濕、泥濘。行車、行走都會變得極其困難。
而對商人來說多數人都極其討厭下雪地天氣。下一次雪有很長地時間。難於通行。
京通路也不免給冰雪覆蓋過看到雪花地時候。李彥就下了命令。讓保持路面地可通行狀態。組織人手清掃路面積雪。
京通路剛剛通車。沿線地工程營尚未全部轉進。這會兒下達緊急動員令。立刻組織人手上路。清掃積雪。更重要地還是不讓冰雪積累下來。影響通行。
雪下得很大。幾個工程營就按照旗和哨。分路段包幹。輪流上陣。不停清掃。不讓雪花沉積。
或許是動員到位、組織有力。京通路奇蹟般地沒有給大雪覆蓋。有那麼幾個膽大地商人。本來只是抱著僥倖地想法。使者裝了兩車東西運往京城。沒想到京通路雖然也受到風雪地影響。路面比較滑。馬車也不可能像平常那樣疾馳。總算還能通行。可以將通州地東西運到京里。
“上面那些王八蛋,不知道收了多少銀子,就知道逼著咱拼死幹活,讓那些個奸商去發橫財,”一隊掃雪的工程營兵丁剛剛結束輪換,蜷縮在路旁不遠處的營房裡,屋子中央也有一隻煤球爐,十幾個人都圍在那裡,爐子上的鐵鍋咕嚕咕嚕作響,有人忍不住就噎了口唾沫。
“那些車上,也不知道裝了什麼,這麼大的風雪,還要趕著往京里送。”有人看了一眼門口,門都關著,看不到外面的情況,他們說的還是剛才輪班的時候,看到一溜十幾輛運貨的大馬車,就從他們清理出來的大馬路上,走向了京城。
“沒看到車上有泰昌號的旗子嗎?那都是給有錢人用的玩意!”有人酸溜溜地說道。
“這一趟車,估計能賺幾十兩銀子!”
“幾十兩?”有人不屑地發出笑聲:“泰昌號的東西,幾十兩也就能一兩樣,這十幾大車啊,俺看起碼能值幾千兩!”
“幾千兩?”剛才說話的人似乎給鎮住了,他在心裡算了算,他們拼死拼活做一個月,也就能拿到二三兩銀子一個月,幾千兩的話,可能他這一輩子都賺不到這麼多。
屋裡陷入一片沉默,過了會,有人嘆了口氣:“這世道啊,都是有錢人的天下,咱們就只能眼睜睜看著?”
“那還能怎麼樣?”有人接著說道:“只
給叫作秦黑炭的黑臉將領悶著頭喝了一大碗酒,瓮聲道:“不甘心又能如何,你劉二竿子又不是沒見過復遼軍的火槍隊,咱們那些雜兵,一萬也趕不上人家一千。”
“聽說,最近遼東形勢危急,京城這邊,有大批的軍隊調過去了!”那個斯文的白面將領似乎不經意間說了一句。
“那京城怎麼辦?”秦黑炭嚷嚷道:“復遼軍去了遼東,又把俺們都給關著,京城都由誰來防衛?”
“誰知道呢,說不定要讓大同、延綏的總兵回京,重建外四家軍呢!”劉二竿子陰陰笑道。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二五二回 風雪夜
啟六年臘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北方的大地白茫茫一片。
同樣的飛雪,在不同人的眼中,卻有不一樣的意味。
文人騷客,約幾個文友,帶上酒食,去城外的亭子,一邊溫酒對飲,一邊吟詩作賦,以雪入詩,誠然雅趣。
瑞雪兆豐年,種地的農民,這時候窩在家裡,看著白茫茫的世界,懷揣來年的美好期望。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也有人看到飛雪,就會欣喜,因為天寒了,取暖用的炭,消耗就會更多。
話說從前的木,價值不菲,如今一般人家,也用上了煤球爐子,大戶人家,更是有燒煤的壁爐,煤爐用起來方便,煤炭的價格便宜,數量也多,城北的水碼頭,每天都有不少的船隻停靠,船上裝著的,都是從州那邊運過來的黑煤。
臘月里下雪,天氣寒冷,河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那些運煤船就開不過來了,不過城北、通州的幾個煤場,都早就儲存了大量的煤炭,這會兒一車車地往城裡運送,倒也不耽擱事兒。
特別是通州邊,雖然距離城裡還有點距離,不過這兒靠近運河,平常就是貨物中轉之地,突然天降大雪,京城裡對禦寒的商品需求肯定旺盛,通州的貨艙里,不僅有州的煤,還有華夏精作坊開發出來的新式取暖爐子,遼東來的珍貴皮毛,這些個東西,就能依託剛剛建成的京通路運往京城。
京通路本來就有良好的底子,修:起來就比較快,加上人手充足,分段同時施工,趕在年前就建了,按照李彥的說法是雙向四車道,加人行道的“小馬路”,放在後世,也就比兩車道的村級公路好一點,相當於鄉鎮級的。
不過在這時代京通路經算是一條大路,關鍵是平整、結實,特別是乘坐馬車的時候,不會給顛著,馬路剛剛建成啟用的時候李彥特地搞了個啟用剪彩儀式,並坐四輪馬車上,同士紳的代表起跑了兩圈,感覺非常平穩。
天降大雪。河流封凍。別地路也給冰雪覆蓋算清理出來。也坑坑窪窪地。無法。行車。等到天氣轉好。冰雪融化面變得潮濕、泥濘。行車、行走都會變得極其困難。
而對商人來說多數人都極其討厭下雪地天氣。下一次雪有很長地時間。難於通行。
京通路也不免給冰雪覆蓋過看到雪花地時候。李彥就下了命令。讓保持路面地可通行狀態。組織人手清掃路面積雪。
京通路剛剛通車。沿線地工程營尚未全部轉進。這會兒下達緊急動員令。立刻組織人手上路。清掃積雪。更重要地還是不讓冰雪積累下來。影響通行。
雪下得很大。幾個工程營就按照旗和哨。分路段包幹。輪流上陣。不停清掃。不讓雪花沉積。
或許是動員到位、組織有力。京通路奇蹟般地沒有給大雪覆蓋。有那麼幾個膽大地商人。本來只是抱著僥倖地想法。使者裝了兩車東西運往京城。沒想到京通路雖然也受到風雪地影響。路面比較滑。馬車也不可能像平常那樣疾馳。總算還能通行。可以將通州地東西運到京里。
“上面那些王八蛋,不知道收了多少銀子,就知道逼著咱拼死幹活,讓那些個奸商去發橫財,”一隊掃雪的工程營兵丁剛剛結束輪換,蜷縮在路旁不遠處的營房裡,屋子中央也有一隻煤球爐,十幾個人都圍在那裡,爐子上的鐵鍋咕嚕咕嚕作響,有人忍不住就噎了口唾沫。
“那些車上,也不知道裝了什麼,這麼大的風雪,還要趕著往京里送。”有人看了一眼門口,門都關著,看不到外面的情況,他們說的還是剛才輪班的時候,看到一溜十幾輛運貨的大馬車,就從他們清理出來的大馬路上,走向了京城。
“沒看到車上有泰昌號的旗子嗎?那都是給有錢人用的玩意!”有人酸溜溜地說道。
“這一趟車,估計能賺幾十兩銀子!”
“幾十兩?”有人不屑地發出笑聲:“泰昌號的東西,幾十兩也就能一兩樣,這十幾大車啊,俺看起碼能值幾千兩!”
“幾千兩?”剛才說話的人似乎給鎮住了,他在心裡算了算,他們拼死拼活做一個月,也就能拿到二三兩銀子一個月,幾千兩的話,可能他這一輩子都賺不到這麼多。
屋裡陷入一片沉默,過了會,有人嘆了口氣:“這世道啊,都是有錢人的天下,咱們就只能眼睜睜看著?”
“那還能怎麼樣?”有人接著說道:“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