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確實如此,但天啟年間的官員,就沒這麼好運了,因為他們遇到了魏忠賢。
記得劉瑾囂張時,朝堂上無人敢說話,至少那個時代的官員知道明哲保身,而最主要的,還是有楊一清、李東陽這樣的牛人,暗地裡緊鑼密鼓的做好了滅閹黨的準備,反觀天啟時代,朝堂上說話的人大把,卻再也沒了李東陽。
結果就是,天啟帝在魏大公公的攛掇下,準備殺人,讓你們罵,讓你們鬧,殺幾個看看。
但刀還未舉起來,一個人的出現阻止了這一切——葉向高。
葉向高,首輔,東林黨人,他這個首輔當得很有節奏,一共當了三次,第一次,萬曆末期,那時他已是東林黨人了,最拿手的就是調停,其時太監王安還在陪太子讀書,東林黨也不算什麼大黨,天天和齊楚浙黨打破頭,葉向高還算清醒,為了東林黨的生存,拼命調解矛盾,成了和事老,但調來調去的結果就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誰都恨他,鑑於好人難做,葉向高辭職了。
明光宗繼位後,黨爭出現一面倒的形勢,東林黨占盡上風,葉向高便又被召回,繼續作首輔,由於東林一面獨大,再也不必和誰調節矛盾,所以葉向高打算騰出精力好好干點事兒,卻還沒等干呢,光宗死了。
熹宗繼位,他又當了首輔,這是第三次了,這次再任首輔,他感到壓力比萬曆時期還大,萬曆時期不管怎樣,還是黨爭,皇帝不偏不靠,所以雖有打破頭的情況,卻未出現類似於“黨錮之禍”的情況,可天啟帝時代,最麻煩的局面出現了——閹人得勢,閹人得勢,也就是掌控了皇帝,萬曆時代的對手是朋黨,天啟時代的真正對手卻是皇帝,而東林黨人卻還飛蛾撲火般往上闖,這怎麼弄?葉向高大傷腦筋之際,憑著自己的三分老面子拼命救護,這次天啟帝之所以舉起刀又收回去,就是葉向高拼命求情的結果。
葉向高的出現給魏忠賢提了個醒,那就是要動東林黨,得從根上動起,得從大官動起,否則這場仗不太容易打,於是他就捉摸朝中的形勢,這一捉摸,嚇他一跳,內閣里,有葉向高、葉向高、韓爌方輔政,鄒元標、趙南星、王紀、高攀龍等,言官中,有左光斗、魏大中、黃尊素等,可謂樹大根深,撼動談何容易?
魏忠賢迷茫了,怎麼辦?
不過他很快就有了辦法,而且是個很不錯的辦法——結黨。
建立堡壘,與東林黨對著幹。
於是在魏公公的召喚下,很快,浙黨、楚黨、齊黨的殘兵敗將都往其麾下聚集,太監們更是踴躍參加,還有不少無賴遊民也加入進來,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朋黨——閹黨。
該黨成立後,矛頭直指東林黨,魏忠賢囑咐手下,給我按照水滸一百零八將的排名寫一幅東林黨人花名冊,咱家要挨個對付,名字就叫《東林點將錄》。
鑑於《東林點將錄》實在人物繁多,這裡便不一一敘述,總之,魏公公開始發動了,一些不起眼的東林黨人逐漸被罷黜,一些齊楚浙黨的人開始上台,還有一些魏忠賢的親戚朋友也出現在朝堂上,當然,這一切都是天啟帝允許的,這位木匠皇帝的底線十分寬容,只要讓我做木工,你幹嗎都行。
好了,羽翼已豐,下一步,就該收拾東林黨的大頭目了。
如何收拾呢?魏忠賢的鬥爭藝術是很高超的,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大字不識的魏太監,其手段要比那些個飽讀之士強了不知多少倍,首先,他讓皇帝同意,將客氏的兒子安排到錦衣衛擔任要職,然後,他以保護皇帝為名,武裝了近萬名太監(魏忠賢時代太監數量龐大無比),儼然已經掌控了宮闈,後來崇禎帝之所以不敢妄動魏忠賢,與這些武裝太監有著極大的關係,在逐步掌握了錦衣衛和宮廷之後,魏忠賢讓天啟帝封自己為東廠主事。
東廠,是個特務兼司法機構,掌握了東廠,就等於掌握了生殺大權,再加上安插了不少閹黨任務,還有太監軍隊的保護,此時不動東林黨,更待何時?
開始了。
首當其衝的有三員東林頭領:鼓上蚤汪文言、黑旋風魏大中、豹子頭左光斗。
汪文言號稱東林智囊,當初同齊楚浙三黨刺刀見紅時,此公奇計迭出,外拉東林戰友,內拉太監王安,構築了一個又一個堡壘,打得齊楚浙黨叫苦不迭,又奈何他不得,因此被稱鼓上蚤,魏公公與同僚經過商議,決定首先抓這個最難抓的。
至於罪名,無所謂,反正皇帝不管事兒,愛給他個什麼罪就是什麼罪,如今東廠也是我的,宮裡也是我的,我還怕你翻天不成?說抓就給抓了,罪名:結黨營私。
汪文言莫名其妙得了個罪兒,可氣壞了魏大中、左光斗。
魏大中在東林黨內,是有名的黑臉包公,鐵面無私,無私到什麼程度呢?就連東林內部的人,他也不從買帳,該怎麼就怎麼,找他走後門,做夢。故此給了個外號黑旋風,意思是此公誰都敢砍。
如果說魏大中是包公,那左光斗就是殺手,明末販賣官爵十分猖獗,最大的官販子,竟然就是吏部,吏部官員不干別的,專門賣官,你敢買他就敢賣,無論多大,左光斗一來,一口氣逮捕賣官的官員一百多個,還殺了幾個,就這一件事兒,滿朝文武沒有不怕他的,由此閹黨人士送他綽號豹子頭,意思是不出手則以,一出手神鬼也怕。
記得劉瑾囂張時,朝堂上無人敢說話,至少那個時代的官員知道明哲保身,而最主要的,還是有楊一清、李東陽這樣的牛人,暗地裡緊鑼密鼓的做好了滅閹黨的準備,反觀天啟時代,朝堂上說話的人大把,卻再也沒了李東陽。
結果就是,天啟帝在魏大公公的攛掇下,準備殺人,讓你們罵,讓你們鬧,殺幾個看看。
但刀還未舉起來,一個人的出現阻止了這一切——葉向高。
葉向高,首輔,東林黨人,他這個首輔當得很有節奏,一共當了三次,第一次,萬曆末期,那時他已是東林黨人了,最拿手的就是調停,其時太監王安還在陪太子讀書,東林黨也不算什麼大黨,天天和齊楚浙黨打破頭,葉向高還算清醒,為了東林黨的生存,拼命調解矛盾,成了和事老,但調來調去的結果就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誰都恨他,鑑於好人難做,葉向高辭職了。
明光宗繼位後,黨爭出現一面倒的形勢,東林黨占盡上風,葉向高便又被召回,繼續作首輔,由於東林一面獨大,再也不必和誰調節矛盾,所以葉向高打算騰出精力好好干點事兒,卻還沒等干呢,光宗死了。
熹宗繼位,他又當了首輔,這是第三次了,這次再任首輔,他感到壓力比萬曆時期還大,萬曆時期不管怎樣,還是黨爭,皇帝不偏不靠,所以雖有打破頭的情況,卻未出現類似於“黨錮之禍”的情況,可天啟帝時代,最麻煩的局面出現了——閹人得勢,閹人得勢,也就是掌控了皇帝,萬曆時代的對手是朋黨,天啟時代的真正對手卻是皇帝,而東林黨人卻還飛蛾撲火般往上闖,這怎麼弄?葉向高大傷腦筋之際,憑著自己的三分老面子拼命救護,這次天啟帝之所以舉起刀又收回去,就是葉向高拼命求情的結果。
葉向高的出現給魏忠賢提了個醒,那就是要動東林黨,得從根上動起,得從大官動起,否則這場仗不太容易打,於是他就捉摸朝中的形勢,這一捉摸,嚇他一跳,內閣里,有葉向高、葉向高、韓爌方輔政,鄒元標、趙南星、王紀、高攀龍等,言官中,有左光斗、魏大中、黃尊素等,可謂樹大根深,撼動談何容易?
魏忠賢迷茫了,怎麼辦?
不過他很快就有了辦法,而且是個很不錯的辦法——結黨。
建立堡壘,與東林黨對著幹。
於是在魏公公的召喚下,很快,浙黨、楚黨、齊黨的殘兵敗將都往其麾下聚集,太監們更是踴躍參加,還有不少無賴遊民也加入進來,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朋黨——閹黨。
該黨成立後,矛頭直指東林黨,魏忠賢囑咐手下,給我按照水滸一百零八將的排名寫一幅東林黨人花名冊,咱家要挨個對付,名字就叫《東林點將錄》。
鑑於《東林點將錄》實在人物繁多,這裡便不一一敘述,總之,魏公公開始發動了,一些不起眼的東林黨人逐漸被罷黜,一些齊楚浙黨的人開始上台,還有一些魏忠賢的親戚朋友也出現在朝堂上,當然,這一切都是天啟帝允許的,這位木匠皇帝的底線十分寬容,只要讓我做木工,你幹嗎都行。
好了,羽翼已豐,下一步,就該收拾東林黨的大頭目了。
如何收拾呢?魏忠賢的鬥爭藝術是很高超的,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大字不識的魏太監,其手段要比那些個飽讀之士強了不知多少倍,首先,他讓皇帝同意,將客氏的兒子安排到錦衣衛擔任要職,然後,他以保護皇帝為名,武裝了近萬名太監(魏忠賢時代太監數量龐大無比),儼然已經掌控了宮闈,後來崇禎帝之所以不敢妄動魏忠賢,與這些武裝太監有著極大的關係,在逐步掌握了錦衣衛和宮廷之後,魏忠賢讓天啟帝封自己為東廠主事。
東廠,是個特務兼司法機構,掌握了東廠,就等於掌握了生殺大權,再加上安插了不少閹黨任務,還有太監軍隊的保護,此時不動東林黨,更待何時?
開始了。
首當其衝的有三員東林頭領:鼓上蚤汪文言、黑旋風魏大中、豹子頭左光斗。
汪文言號稱東林智囊,當初同齊楚浙三黨刺刀見紅時,此公奇計迭出,外拉東林戰友,內拉太監王安,構築了一個又一個堡壘,打得齊楚浙黨叫苦不迭,又奈何他不得,因此被稱鼓上蚤,魏公公與同僚經過商議,決定首先抓這個最難抓的。
至於罪名,無所謂,反正皇帝不管事兒,愛給他個什麼罪就是什麼罪,如今東廠也是我的,宮裡也是我的,我還怕你翻天不成?說抓就給抓了,罪名:結黨營私。
汪文言莫名其妙得了個罪兒,可氣壞了魏大中、左光斗。
魏大中在東林黨內,是有名的黑臉包公,鐵面無私,無私到什麼程度呢?就連東林內部的人,他也不從買帳,該怎麼就怎麼,找他走後門,做夢。故此給了個外號黑旋風,意思是此公誰都敢砍。
如果說魏大中是包公,那左光斗就是殺手,明末販賣官爵十分猖獗,最大的官販子,竟然就是吏部,吏部官員不干別的,專門賣官,你敢買他就敢賣,無論多大,左光斗一來,一口氣逮捕賣官的官員一百多個,還殺了幾個,就這一件事兒,滿朝文武沒有不怕他的,由此閹黨人士送他綽號豹子頭,意思是不出手則以,一出手神鬼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