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治罪治罪,統統治罪!

  眼看著錦衣衛又要出動,誰也沒想到,申時行站了出來,他說陛下,我替馬象乾求情,請放了他。

  為什麼?

  萬曆瞪大了雙眼,很不明白的看著申時行,最後他終於明白了,原因只有一個:大家還得幹下去。

  皇帝還得幹下去,大臣們還得幹下去,首輔還得幹下去,無論今日矛盾怎樣,他日還得繼續為明帝國打工,萬曆身為皇帝,馬象乾固然可以不放,但如此一來,申時行怎麼辦?豈非證明了申時行害馬象乾的傳言?不可,眼下只有申時行能幫自己,不可陷他於不義。

  於是萬曆又退步了,放馬象乾。

  萬沒料到,大臣們不吃這套。

  明代大臣,是一群蹬鼻子上臉的人物,為了讓皇帝聽從擺布,無所不用其極,怪不得最後接手的崇禎帝起五更爬半夜的,也拿這個國家沒轍,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萬曆本以為放了馬象乾就完了,未成想給事中李沂又來了勁:既然馬象乾被釋放,也就是說,馬象乾無罪,而馬象乾彈劾的是張鯨,既然馬無罪,張必有罪,請斬張鯨!

  萬曆要瘋了,有完沒完?此時他終於明白,祖上正德幹嗎要重用劉瑾了。

  那眼下這個李沂怎麼辦呢?

  涼拌。不理他,曬著他。

  明代大臣各個不省油,這李沂見皇上不待見,索性來了一招狠的,他再次上奏,公開質問,第一句還算普通:皇帝你為何不理我?第二句可要了老命:莫非你受了張鯨的賄賂~!

  萬曆狂暴了,拍案大叫:拉下去,廷杖伺候!

  李沂還不服:我秉正直言,無罪也,為何打我?

  事到如今,萬曆也學會了大臣們那一套,反正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比比咱倆誰反應快好了,大嘴一張:李沂誣陷張鯨與朕,分明是當初張居正一黨,欲為居正報仇也!

  你會編我也會,你說我受賄,我說你翻案!

  李沂大呼:臣此言實為陛下想,實為大明想,若陛下如此說,臣請陛下斬臣之頭,以表臣赤膽忠心!

  萬曆說你想得美!斬頭?做夢吧你!斬了你,倒成全你的美名了,偏不斬你,給我扒了褲子,重打六十,削職為民,趕回家中!

  他倒也聰明。

  剛打跑了李沂,南京的奏摺又到了,乃是南京兵部尚書吳文華與南部九卿合奏:請斬張鯨!

  萬曆反應劇烈,開始進入暴走階段,公開招張鯨上殿,說張鯨有功,繼續執掌東廠!

  群臣皆瘋,給事中陳與郊、御史賈希夷、南京吏部尚書陸光祖、給事中徐常吉、御史王以通、大理評事雒於仁瘋病尤甚,幾人聯合寫了幾首詩,以雒於仁的名義發出,大概意思是說人皆愛酒色財氣也,雖皇帝亦然,聖上年輕,喜玩樂,酒色財氣想必一樣也不耽誤,那麼誰給陛下這些東西呢?必是張鯨,張鯨給你酒,給你財,給你色,給你氣,否則你怎麼那麼稀罕他?怎麼就寶貝似的,捨不得殺他?

  萬曆徹底抓狂,令將幾人下獄,內閣論其罪,該斬的斬,該打的打!

  最後幸虧申時行出面,才沒出人命,只是將雒於仁革職為民。

  事情鬧到這一步,萬曆也沒精力跟著折騰了,他找到張鯨,劈面就問:你怎麼回事?怎麼這麼多人和你過不去?

  張鯨唯唯諾諾。

  萬曆一揮手:去吧,朕不罪你。

  張鯨去了,但他沒想到,這便是他失寵的開始,萬曆心力交瘁之下,對他的興趣已然衰減。

  與大臣鬧臭的萬曆真的不上朝了,非但不上朝,連官員任命都免了,這個皇帝用自己的方式對官員階層開始了報復,這種報復是很可怕的,是一種同歸於盡的做法。

  官員老了,萬曆不讓退,病了,萬曆不給假,反正你就得幹下去,干不贏也得干,人員補充絕對不給,累死你拉倒,等你那機構都累完蛋了,我也不招人,反正總得有人干,累死一個算一個。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明朝成了一個爛攤子。

  史學界給這段時期取了個名字——斷頭政治。

  全國各地,官署出現了真空現象,無人做官,無人管理,政務多廢,官員十缺六七,大臣們不知道皇帝啥模樣,地方官不曉得上司幾時來上班,許多地方,沒有知府,沒有知縣,衙役不知給誰出工,監獄裡更是有趣,犯人們由於無人審訊,不知何時出獄,莫名其妙都成了無期徒刑,有的一關就是二十年,犯人們都企求蒼天趕緊派個官審訊自己,哪怕打板子都好,但仍舊遙遙無期,最後有的抓狂,拿石頭給自己開瓢,以為見血了就能把事兒鬧大,結果還是無人問津,沒辦法,帝國老大不認命審判員,誰也沒招。

  就這麼耗著,一直耗到打仗——三大征開始了。

  萬曆年間打了三次仗,次次都是大仗,第一仗,寧夏之戰。寧夏副總兵哱拜反了,殺巡撫、聯蒙古,鬧得甚凶,明朝接連調動麻貴、李如松等幾個猛人,才把這場叛亂撲滅,耗資兩百餘萬兩。

  第二仗,播州之戰。播州宣慰司使楊應龍反了,率苗軍攻入四川、貴州、湖北,連鬧十一年,由於萬曆不理地方政務,一直無法解決,最後不解決不行了,才調動劉綎、麻貴、陳璘、秦良玉等名將,分兵八路,殲滅之。此戰耗資三百餘萬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