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部科幻作品至少要讀上三遍:第一遍看主題。讀過一遍,你至少要能說出故事題材和主旨主題。不光要理解作者著意表達的主題,還要分析作者於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思想傾向,體會作者的創作心態。並判斷這些思想內涵的價值。第二遍看情節,因為頭一遍往往走馬觀花,會乎略一些次要情節,主要情節也會搞錯。我們經常會在報刊上看到與原作有很大出入故事梗概,說明弄清原作的情節絕非易事。同時,你還要摸清作者的敘事特點。第三遍看文字技巧:有哪些巧妙的比喻?科學語言是否生動通俗?對話是否精彩等。不妨準備筆記本摘錄妙言佳句。科幻作品的文字技巧是有別於普通文學的,需要特別的積累。

  有的讀者會問。那麼多科幻作品,都這樣細細咀嚼。時間何來?其實這只是閱讀經典作品的要求。需要你"細嚼慢咽"的作品包括《科幻之路》、《世界科幻名著精選》《中國最新科幻故事》《科幻世界佳作系列》等。當然,每期的《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以一些刊物上固定科幻欄目中的作品也在必讀之列。因為你需要了解當今中國原創作品的水平。

  二 文學理論圖書和優秀純文學作品。

  科幻文學最基本的創作規律,如人物塑造,情節構成等與純文學並沒有什麼區別。科幻文學的創作技巧建築在純文學的創作技巧之上。因此,掌握純文學的創作技巧是科幻創作的基本功。更兼不少讀者上來便讀科幻,對其它文學並無愛好,更要選擇古今中外的文學精品去看,增加純文學方面的修養。

  三科普著作

  科幻不是科普,但科幻作者能從科普作品中汲取大量營養。與純科學作品相比,科普作品對科學知識已經作了相當的"軟化"工作,系統性和通俗性兼顧。且不少科普作品也附帶著對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預測。因而很適合科幻作才參考借鑑。

  四 報刊閱讀

  大家都是利用業餘時間來學習科幻創作。缺乏充裕的時間恐怕是共同的問題,這使得大部頭著作的閱讀成為難題。在這裡,筆者向大家推薦一些報刊。報刊的文章都比短小。幾分鐘可讀罷一篇,大家可用零散時間閱讀。報刊信息新穎,對需要與科技發展比賽速度的科幻作家來說,信息的新穎性相當重要。報刊信息的覆蓋面也相當廣泛。利於大家開闊眼界。

  以下這些報刊均有助於科幻創作:

  1《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是一個向國內外提供中文社會科學信息和經濟信息的服務機構,歷經40年積累,被海外學者譽為"中國學術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其社會科學信息出版物是從大陸近3000多種報刊上選材加工,具有大型、集中、系統、連續、靈活五大特點,品種分為三大類:1。論文。匯萃了《複印報刊資料》系列100多個刊物(印刷型);2檢索性的《報刊資料索引》系列8冊(年度13-15萬條,印刷型及電子型);3 濃縮性的《文摘卡片》系列18種(印刷型及電子型),適合社會科學學者、教師、研究生、大學生使用。

  2《新華文摘》

  全國唯一的綜合性、學術性和資料性的大型文摘月刊。它對國內千餘各類報刊的學術文章和文藝作品,進行精選和再加工,或全文轉載,或加以刪節,或錄其重要章節和論點。此外,此外,它還報導學術文化和文藝創作的各種信息,供讀者查閱和研究之用。它具體設置了政法、哲學、經濟、歷史、文藝創作和評論、人物與回憶、文教、科技、論點摘編、讀書與出版等專欄。

  作為科幻作者,《人大複印資料》是開闊眼界的最好渠道。就此目的來說,或許連目前中文網站較少,內容欠豐富的網際網路都及不上。當然,相對而言價格也較高,一般每學科的複印資料都相當於一本雜誌的價格,而目前的科幻作者大多只能從事業餘創作,經濟收入不多。故可選幾種為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系統閱讀。另外一些學科,當你蘊釀的題材與之相關時再讀不遲。

  《新華文摘》是一份單一的刊物,價格不高不低,連續購買也可以。其中文章較長,較專業。不過,科幻作者都應該是"學者型作者",讀這些學術專論應該不成問題。

  作為主要以研究社會科學為主的書報摘資料,《人大複印資料》和《新華文摘》中基本沒有理工類學科的知識,因此業餘科幻作者還應該選取其它資料作補充。

  3《自然辯證法研究》

  本刊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一般發展規律;探討當代科學、技術、經濟與社會的相互關係;注重對最新國內外科學技術成果的哲學探索和對自然辯證學科的基礎理論的研究,利用當代科學哲學、科學史和科學社會方法的重大成就,參與理論界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討論。

  自然辯證法在國外又稱"科學哲學",是科學研究的最高層次,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工具。科幻創作從中得到的啟迪往往要大於具體學科的知識。

  4《未來與發展》

  中國未來研究會主辦。主要探討未來學與未來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介紹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展望;反映各學科、各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玫新設想;交流國內外未來研究的理論、方法和研究成果;介紹國內外改革經驗和新的管理方法;對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預測並針對熱點難點問題展開討論;分析國內外技術、經濟、貿易發展走勢;提供行業發展信息;介紹未來社會生活方式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