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頁
“徐老先生,您還沒有說完您上次在甘孜的經歷呢,那裡的人真像你所說的那樣死後會讓老鷹叼走麼?”朱慈烺在一旁纏問道。
“安國君,那叫做天葬,不是被鷹叼走,是當地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我忍不住插嘴道。“噢,李大人也去川西麼,居然對天葬之禮如此熟悉!”徐霞客問道。
“沒有,沒有,只是聽聞,只是聽聞還請先生繼續。”我連連擺手道,要是從前我一定會認下來管他去沒去過呢,先大肆吹噓一番把眾人搞懵,可是徐霞客足跡遍歷天下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等16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對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都有記述,我再要忽悠眾人難免出醜,只得謙虛一番。
第八卷東征西討第二十七章奇襲
更新時間:2008-8-3114:13:53本章字數:3927
“這***是什麼天氣,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守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了別說是個人影就是一個鬼影都沒見到,成天吃的都是豬食,在這樣下去老子不幹了!”沅江上游有一個名叫跳虎澗的地方,這裡是沅江最狹窄的地段,除了滔滔的江水外就是兩岸的懸崖峭壁,這裡是通往沅江流域最便捷的道路,但是地形險惡渺無人跡。即使是這樣明軍還是在這裡駐守了近二百人的部隊,為的就是看護橫亘在沅江上的鐵索橋。試想都能逼得老虎跳澗哪裡還不險惡呢,這正是虎跳澗得名的原因。
“付老二,你就別在這裡發牢騷了,有本事你跟李開陽使去,別在這裡叫鬼,大明朝就剩下這麼一塊地皮了能不小心些麼,沒有情況總比有情況好吧!”一小隊士兵在澗底河岩的一側巡邏,聲音也由此傳來在空蕩蕩的山谷中迴響,兩條鐵索鏈憑空伸出將兩側山崖連在一起。這是通往馬士英大本營最佳捷徑,至於兩條鐵索所構成的索橋修建於何年何月就不得而知了,似乎亘古以來就存在於那裡一樣。“行了都少說幾句吧!活一天算一天,今天別想明天的事,那李開陽你們當他是善類麼,那是天煞星轉世,就是為了來滅大明朝的,沒看大明朝上百萬的軍隊都給打的稀里嘩啦的麼,就是女真人、蒙古人、朝鮮人、倭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一千年才出這麼一個地。”其中一個年紀較大足有四十來歲的士兵說道。“羅大叔我們這裡舊你跟北軍打過仗,你給我們說說當時是怎樣光景?”隊中一個年齡最小的士兵問道。一聽小兵這話老兵神色懼變,只見他望著陡峭的山壁喃喃自語:“那不是人所組成的軍隊,簡直就是天兵天將,要麼就是地獄裡的閻羅,總之你們記得一旦和北軍相遇千萬不要抵抗,要麼投降要麼逃跑。”老兵似乎心有餘悸。‘哼,少聽他胡說,他那是為自己開脫罪責,什麼北軍,哪有他說的那麼厲害。不說別的單說這虎跳澗我就不信他們還有翅膀不成能飛過來,還有那個火槍我們不是也有了麼。他李開陽現在又能怎樣。’付老二一副全不在意的樣子說道,此人在家鄉就是地痞流氓,吃喝嫖賭慣了,馬士英的軍隊正適合他,一向為眾人不恥。老兵也不和他爭辯尋著一直巡邏的道路向前走嘴裡說道:“信不信由你們,我還告訴你們一旦被北軍俘虜在釋放前都會對其進行審查,凡有做過惡事的不是被發配到蒙古就是被編入勞力營進山挖礦,更有甚者直接處死。”
老兵的話顯然是說給付老二聽的,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反映我軍處理戰俘的政策,對於那些做過壞事地人絕對不能就此放過。付老二不是沒聽說過這些傳聞,事實上這些天來他常常吃不香睡不好,深恐北方大軍殺來,對我李開陽三字深惡痛絕。和付老二一樣在馬士英和左良玉的隊中有很多這樣的頑固份子,正是他們的存在阻礙了大軍前進的步伐。在沅江流域聚集了大量的明軍殘餘以及強拉來的壯丁。
“你們看哪是什麼!”一名士兵驚駭的指著天上,只見虎跳澗一側的懸崖上無數巨大的黑影橫空划過遮住了陽光,在地面上投下如同大鳥一樣的影子。這是什麼,明軍根本沒有見過滑翔翼,還以為是什麼猛禽,直到滑翔翼不斷接近地面才有眼尖的士兵看到藏在翼下的我突擊步兵。
“是北軍,是北軍!”剛才說話地老兵率先認出我軍突擊部隊所穿著的迷彩綠,第一個帶頭趴下將手捂在頭上,瑟瑟發抖,那付老二則抽出背後的火繩槍試圖反抗,但早被盤旋在半空中的士兵發現。"砰砰"的幾聲槍響,付老二應聲而倒,身體吾自那裡抽搐,嘴角汩汩地流出鮮血眼見是不活了.
這一下子其他的人都學乖了,有樣學樣都趴在地上不敢動,好半天過去了再沒有一絲動靜,老兵抬起頭,半空中哪裡還有北軍的影子,唯有橫在塵埃中付老二的屍首證實剛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親身體會了什麼是天兵天將.
"羅大叔,我們該怎麼辦?"小兵盲然的問道.‘還能怎麼辦,逃吧!像你這樣剛被拉來的不要擔心,被北軍逮到也沒事,還有地分,像我這樣有過劣跡的只好躲到山裡,等北軍撤了再出來。’
老兵無耐的說道,這也許是他最佳的選擇。
“羅大叔!”不光是小兵,其餘士兵也都望著他。“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曾經做過壞事,能有今日的結果就已經不錯了,要不我早就去投北軍了。諸位聽我一句勸,這天下看來是李開陽的了,不要像付老二那樣冥頑不靈。看看他的下場就知道了,虎跳澗是保不住了趁總兵沒來之前大家都各奔前程吧,省得無妄之災,白白作了馬士英等人的炮灰。”老兵陳述利害。眾人紛紛動容,丟下手裡的武器有結伴而行的,也有自己跑單幫的,偌大的山谷轉眼間空無一人,只剩下付老二的屍體,似乎在證明天理昭彰。報應不爽的道理。隨著虎跳澗的失守,明軍西南防線頓然大開,孫福亮帶領先遣部隊長驅直入。敗兵如同瘟疫一樣四處潰散,原來頑抗的明軍再無鬥志。那些殘餘的頑固分子不是逃入深山就是夥同馬士英等人向雲貴逃竄,希望打開一條製品逃入安南(今越南)。
“安國君,那叫做天葬,不是被鷹叼走,是當地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我忍不住插嘴道。“噢,李大人也去川西麼,居然對天葬之禮如此熟悉!”徐霞客問道。
“沒有,沒有,只是聽聞,只是聽聞還請先生繼續。”我連連擺手道,要是從前我一定會認下來管他去沒去過呢,先大肆吹噓一番把眾人搞懵,可是徐霞客足跡遍歷天下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等16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對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都有記述,我再要忽悠眾人難免出醜,只得謙虛一番。
第八卷東征西討第二十七章奇襲
更新時間:2008-8-3114:13:53本章字數:3927
“這***是什麼天氣,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守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了別說是個人影就是一個鬼影都沒見到,成天吃的都是豬食,在這樣下去老子不幹了!”沅江上游有一個名叫跳虎澗的地方,這裡是沅江最狹窄的地段,除了滔滔的江水外就是兩岸的懸崖峭壁,這裡是通往沅江流域最便捷的道路,但是地形險惡渺無人跡。即使是這樣明軍還是在這裡駐守了近二百人的部隊,為的就是看護橫亘在沅江上的鐵索橋。試想都能逼得老虎跳澗哪裡還不險惡呢,這正是虎跳澗得名的原因。
“付老二,你就別在這裡發牢騷了,有本事你跟李開陽使去,別在這裡叫鬼,大明朝就剩下這麼一塊地皮了能不小心些麼,沒有情況總比有情況好吧!”一小隊士兵在澗底河岩的一側巡邏,聲音也由此傳來在空蕩蕩的山谷中迴響,兩條鐵索鏈憑空伸出將兩側山崖連在一起。這是通往馬士英大本營最佳捷徑,至於兩條鐵索所構成的索橋修建於何年何月就不得而知了,似乎亘古以來就存在於那裡一樣。“行了都少說幾句吧!活一天算一天,今天別想明天的事,那李開陽你們當他是善類麼,那是天煞星轉世,就是為了來滅大明朝的,沒看大明朝上百萬的軍隊都給打的稀里嘩啦的麼,就是女真人、蒙古人、朝鮮人、倭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一千年才出這麼一個地。”其中一個年紀較大足有四十來歲的士兵說道。“羅大叔我們這裡舊你跟北軍打過仗,你給我們說說當時是怎樣光景?”隊中一個年齡最小的士兵問道。一聽小兵這話老兵神色懼變,只見他望著陡峭的山壁喃喃自語:“那不是人所組成的軍隊,簡直就是天兵天將,要麼就是地獄裡的閻羅,總之你們記得一旦和北軍相遇千萬不要抵抗,要麼投降要麼逃跑。”老兵似乎心有餘悸。‘哼,少聽他胡說,他那是為自己開脫罪責,什麼北軍,哪有他說的那麼厲害。不說別的單說這虎跳澗我就不信他們還有翅膀不成能飛過來,還有那個火槍我們不是也有了麼。他李開陽現在又能怎樣。’付老二一副全不在意的樣子說道,此人在家鄉就是地痞流氓,吃喝嫖賭慣了,馬士英的軍隊正適合他,一向為眾人不恥。老兵也不和他爭辯尋著一直巡邏的道路向前走嘴裡說道:“信不信由你們,我還告訴你們一旦被北軍俘虜在釋放前都會對其進行審查,凡有做過惡事的不是被發配到蒙古就是被編入勞力營進山挖礦,更有甚者直接處死。”
老兵的話顯然是說給付老二聽的,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反映我軍處理戰俘的政策,對於那些做過壞事地人絕對不能就此放過。付老二不是沒聽說過這些傳聞,事實上這些天來他常常吃不香睡不好,深恐北方大軍殺來,對我李開陽三字深惡痛絕。和付老二一樣在馬士英和左良玉的隊中有很多這樣的頑固份子,正是他們的存在阻礙了大軍前進的步伐。在沅江流域聚集了大量的明軍殘餘以及強拉來的壯丁。
“你們看哪是什麼!”一名士兵驚駭的指著天上,只見虎跳澗一側的懸崖上無數巨大的黑影橫空划過遮住了陽光,在地面上投下如同大鳥一樣的影子。這是什麼,明軍根本沒有見過滑翔翼,還以為是什麼猛禽,直到滑翔翼不斷接近地面才有眼尖的士兵看到藏在翼下的我突擊步兵。
“是北軍,是北軍!”剛才說話地老兵率先認出我軍突擊部隊所穿著的迷彩綠,第一個帶頭趴下將手捂在頭上,瑟瑟發抖,那付老二則抽出背後的火繩槍試圖反抗,但早被盤旋在半空中的士兵發現。"砰砰"的幾聲槍響,付老二應聲而倒,身體吾自那裡抽搐,嘴角汩汩地流出鮮血眼見是不活了.
這一下子其他的人都學乖了,有樣學樣都趴在地上不敢動,好半天過去了再沒有一絲動靜,老兵抬起頭,半空中哪裡還有北軍的影子,唯有橫在塵埃中付老二的屍首證實剛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親身體會了什麼是天兵天將.
"羅大叔,我們該怎麼辦?"小兵盲然的問道.‘還能怎麼辦,逃吧!像你這樣剛被拉來的不要擔心,被北軍逮到也沒事,還有地分,像我這樣有過劣跡的只好躲到山裡,等北軍撤了再出來。’
老兵無耐的說道,這也許是他最佳的選擇。
“羅大叔!”不光是小兵,其餘士兵也都望著他。“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曾經做過壞事,能有今日的結果就已經不錯了,要不我早就去投北軍了。諸位聽我一句勸,這天下看來是李開陽的了,不要像付老二那樣冥頑不靈。看看他的下場就知道了,虎跳澗是保不住了趁總兵沒來之前大家都各奔前程吧,省得無妄之災,白白作了馬士英等人的炮灰。”老兵陳述利害。眾人紛紛動容,丟下手裡的武器有結伴而行的,也有自己跑單幫的,偌大的山谷轉眼間空無一人,只剩下付老二的屍體,似乎在證明天理昭彰。報應不爽的道理。隨著虎跳澗的失守,明軍西南防線頓然大開,孫福亮帶領先遣部隊長驅直入。敗兵如同瘟疫一樣四處潰散,原來頑抗的明軍再無鬥志。那些殘餘的頑固分子不是逃入深山就是夥同馬士英等人向雲貴逃竄,希望打開一條製品逃入安南(今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