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頁
「這是個好辦法,但還要先觀察段時間。」朱永興點頭讚賞。
效仿沙俄支持、攛掇蒙古諸部南下,充當其侵略擴張的馬前卒,朱永興不是沒這個想法,但操作起來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還得一步一步慢慢來,把國力增強,軍威赫赫之下。如布爾尼等蒙古諸部自然不敢妄動,也就只能北向或西向發展了。
「微臣在外征戰,還未來得及恭祝萬歲納妃得子之喜。」皮熊起身欲大禮參拜,朱永興已經伸手止住。
把納妃放在得子之前,顯然是意有所指,朱永興豈能聽不出來。他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你們有何顧慮,朕豈能不知?天天耳朵里都是萬歲之聲,可誰又能活一萬歲?這身後事啊,朕又何嘗不想安排得妥妥噹噹?說句不好聽的話,要是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
「萬歲——」眾人趕忙出口阻止,皮熊也起座躬身請罪,「微臣有罪,口出悖言,請萬歲治罪。」
「不必如此。」朱永興伸手虛抬了抬。笑得很隨意,說道:「以前哪,朕不愛聽這個,覺得年紀不大,卻考慮兒孫們的事情,心裡著實地不舒服。現在呢,朕覺得應該有所交代,才不致天下動盪。毀了朕的心血。皮卿,坐下。朕今天就跟你們說說心裡話。也讓你們斟酌考慮。嗯,等到建奴完蛋了,朕就要下旨,把這件大事敲定了。」
停頓下來,朱永興命人換上茶水,慢慢飲著整理了下思路。再次開口說道:「當初滿清入關後,南明實力猶存,占地千里,有兵百萬,然就因內部傾軋、爭位分裂。而幾近亡國。可見,在很多人心目中,這大位是否正統,勝過一切,勝過亡國滅種。朕知道,要改變這種思想,絕非一日之功,但諸卿都是經歷過舊事的,對此應有警惕和戒懼吧?也知道這是大錯特錯吧?」
在座的幾個人可以說都出身不正,除了鄧耀以外,所以誰都不敢輕易接話,只是點頭稱是。
「國家利益第一,萬民福祉第一,只要把心思放在這兩個上面,便不會做親者痛仇者快的錯事。」朱永興繼續說道:「至於說到嫡庶、長幼,朕也不以為然,倒是認為立賢最是理智、合理。所以,朕不急於立後,便這與身後事的安排是不同的。朕在這裡問諸卿一句話,若是朕真的有個三長兩短,你們會象忠於朕一樣,忠於朕的子嗣嗎?還是你們與那些書呆子一樣,說朕的兒子血統不純,再從朱氏宗室中另扶他人?比如魯王一脈的,桂王一脈的。」
這話說出來,便有誅心之意了。你們什麼意思,朕有了兒子,你們偏不看重,還寄希望於新納的何妃再誕血統純正的皇子。那要是等不到呢,朕沒了,你們是不是就要轉而扶他人上位,把朕的妻兒都趕走,或者更過份一些。
說得輕了,這是被傳統觀念蒙蔽了眼睛;說得重了,你們這是還戀舊主,還千方百計地找機會謀朝篡位呀!
朱永興似笑非笑,眾人都冒汗結舌。
魏王馬寶率先起身跪倒,大聲說道:「請萬歲恕罪,之前是微臣想左了。既是萬歲子嗣,便是龍子龍孫,天家骨肉。微臣便無二心,忠於吾皇,忠於皇子。」
吳三桂、白文選也相繼跪倒,皮熊心中無奈,也只能一同跪拜表態,絕口不敢再提什麼異族、血統。
「呵呵,朕只是隨便說說,不必如此。」朱永興離座,一一扶起,笑著說道:「你們有這個心就夠了,朕豈會如此草率,把和眾卿家用心血打造的江山交給個屎娃娃?有解決辦法,有解決之道的,朕已經想了七七八八,雖不十分完善,可也能將動亂的可能降到最低。」
眾人卻不敢相信,都認為這是朱永興的一次試探,禍福只在一念之間。雖然心中還有芥蒂,但卻不好再說出口,看皇上所說的解決辦法再說吧!
朱永興也不再多說此事,岔開話題說到了皮熊的安置,現在皮熊已經由黔陽王晉為衛王,在北京也有府宅,只是剛剛收拾。
「國庫空虛,衛王府宅的修繕一拖再拖,回京竟然要住驛站,朕亦覺得心中不安,愧對功臣啊!」朱永興有些抱歉地搖了搖頭。
「萬歲言重了。」皮熊拱手說道:「這驛站住得便甚好,比遼東已經強勝數倍。戰後重建,處處都要花錢,連萬歲的千秋節都草草而過,微臣的府宅修繕又算是什麼大事。」
「皮卿能體諒朝廷難處,朕心甚慰。」朱永興點了點頭,沉吟著說道:「或許是朕求治心切。河工上的投入過多了?但這水患早晚要除,關係到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早一日修好,便早一日安心哪!嗯,今年若能了結了東北戰事,明年財政便大可寬鬆。到時候。朕要給諸卿一一補上,功臣之賞賜,朝廷絕不吝嗇。」
「萬歲英明神武,開創一代盛世,微臣等有幸,可享太平之福。」白文選笑著說道:「根治水患啊,就是積平年久的王朝也不敢輕言,今天下初定,萬歲便有如此魄力。實在是令人驚嘆。」
「是啊,聽說萬歲要以十年之功,千萬兩之巨根治黃河,從古至今,微臣也未聽聞有此壯舉。」吳三桂點頭附和。
「若按以前歷朝的政治、經濟手段,確實很難,起碼要休養五年之上。」朱永興對此也不是很謙虛,有些得意地笑道:「若論聚財斂錢。朕卻是不遑多讓。為了大明,為了萬千子民。朕就算背上強盜之名也在所不惜。滅安南、占城,可是把以前泱泱大國的寬容大度都給丟盡了。」
效仿沙俄支持、攛掇蒙古諸部南下,充當其侵略擴張的馬前卒,朱永興不是沒這個想法,但操作起來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還得一步一步慢慢來,把國力增強,軍威赫赫之下。如布爾尼等蒙古諸部自然不敢妄動,也就只能北向或西向發展了。
「微臣在外征戰,還未來得及恭祝萬歲納妃得子之喜。」皮熊起身欲大禮參拜,朱永興已經伸手止住。
把納妃放在得子之前,顯然是意有所指,朱永興豈能聽不出來。他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你們有何顧慮,朕豈能不知?天天耳朵里都是萬歲之聲,可誰又能活一萬歲?這身後事啊,朕又何嘗不想安排得妥妥噹噹?說句不好聽的話,要是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
「萬歲——」眾人趕忙出口阻止,皮熊也起座躬身請罪,「微臣有罪,口出悖言,請萬歲治罪。」
「不必如此。」朱永興伸手虛抬了抬。笑得很隨意,說道:「以前哪,朕不愛聽這個,覺得年紀不大,卻考慮兒孫們的事情,心裡著實地不舒服。現在呢,朕覺得應該有所交代,才不致天下動盪。毀了朕的心血。皮卿,坐下。朕今天就跟你們說說心裡話。也讓你們斟酌考慮。嗯,等到建奴完蛋了,朕就要下旨,把這件大事敲定了。」
停頓下來,朱永興命人換上茶水,慢慢飲著整理了下思路。再次開口說道:「當初滿清入關後,南明實力猶存,占地千里,有兵百萬,然就因內部傾軋、爭位分裂。而幾近亡國。可見,在很多人心目中,這大位是否正統,勝過一切,勝過亡國滅種。朕知道,要改變這種思想,絕非一日之功,但諸卿都是經歷過舊事的,對此應有警惕和戒懼吧?也知道這是大錯特錯吧?」
在座的幾個人可以說都出身不正,除了鄧耀以外,所以誰都不敢輕易接話,只是點頭稱是。
「國家利益第一,萬民福祉第一,只要把心思放在這兩個上面,便不會做親者痛仇者快的錯事。」朱永興繼續說道:「至於說到嫡庶、長幼,朕也不以為然,倒是認為立賢最是理智、合理。所以,朕不急於立後,便這與身後事的安排是不同的。朕在這裡問諸卿一句話,若是朕真的有個三長兩短,你們會象忠於朕一樣,忠於朕的子嗣嗎?還是你們與那些書呆子一樣,說朕的兒子血統不純,再從朱氏宗室中另扶他人?比如魯王一脈的,桂王一脈的。」
這話說出來,便有誅心之意了。你們什麼意思,朕有了兒子,你們偏不看重,還寄希望於新納的何妃再誕血統純正的皇子。那要是等不到呢,朕沒了,你們是不是就要轉而扶他人上位,把朕的妻兒都趕走,或者更過份一些。
說得輕了,這是被傳統觀念蒙蔽了眼睛;說得重了,你們這是還戀舊主,還千方百計地找機會謀朝篡位呀!
朱永興似笑非笑,眾人都冒汗結舌。
魏王馬寶率先起身跪倒,大聲說道:「請萬歲恕罪,之前是微臣想左了。既是萬歲子嗣,便是龍子龍孫,天家骨肉。微臣便無二心,忠於吾皇,忠於皇子。」
吳三桂、白文選也相繼跪倒,皮熊心中無奈,也只能一同跪拜表態,絕口不敢再提什麼異族、血統。
「呵呵,朕只是隨便說說,不必如此。」朱永興離座,一一扶起,笑著說道:「你們有這個心就夠了,朕豈會如此草率,把和眾卿家用心血打造的江山交給個屎娃娃?有解決辦法,有解決之道的,朕已經想了七七八八,雖不十分完善,可也能將動亂的可能降到最低。」
眾人卻不敢相信,都認為這是朱永興的一次試探,禍福只在一念之間。雖然心中還有芥蒂,但卻不好再說出口,看皇上所說的解決辦法再說吧!
朱永興也不再多說此事,岔開話題說到了皮熊的安置,現在皮熊已經由黔陽王晉為衛王,在北京也有府宅,只是剛剛收拾。
「國庫空虛,衛王府宅的修繕一拖再拖,回京竟然要住驛站,朕亦覺得心中不安,愧對功臣啊!」朱永興有些抱歉地搖了搖頭。
「萬歲言重了。」皮熊拱手說道:「這驛站住得便甚好,比遼東已經強勝數倍。戰後重建,處處都要花錢,連萬歲的千秋節都草草而過,微臣的府宅修繕又算是什麼大事。」
「皮卿能體諒朝廷難處,朕心甚慰。」朱永興點了點頭,沉吟著說道:「或許是朕求治心切。河工上的投入過多了?但這水患早晚要除,關係到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早一日修好,便早一日安心哪!嗯,今年若能了結了東北戰事,明年財政便大可寬鬆。到時候。朕要給諸卿一一補上,功臣之賞賜,朝廷絕不吝嗇。」
「萬歲英明神武,開創一代盛世,微臣等有幸,可享太平之福。」白文選笑著說道:「根治水患啊,就是積平年久的王朝也不敢輕言,今天下初定,萬歲便有如此魄力。實在是令人驚嘆。」
「是啊,聽說萬歲要以十年之功,千萬兩之巨根治黃河,從古至今,微臣也未聽聞有此壯舉。」吳三桂點頭附和。
「若按以前歷朝的政治、經濟手段,確實很難,起碼要休養五年之上。」朱永興對此也不是很謙虛,有些得意地笑道:「若論聚財斂錢。朕卻是不遑多讓。為了大明,為了萬千子民。朕就算背上強盜之名也在所不惜。滅安南、占城,可是把以前泱泱大國的寬容大度都給丟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