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是地殼的變動嗎?
兩者同時發生?
或者有其他原因?
老實說,我不知道。不過,一些有關南極大陸的事實,單純卻令人尋味,簡單卻難以解釋。如果不用"突然之間的大變動"(而且以地質學的眼光來看非常接近的大變動)的概念,我們將無法理解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平鋪直述的事實了。
在驗證這些事實前,讓我們先銘記在心,現在我們談的南北極陸塊,一年中有6個月,太陽一次也不上升,但是又有6個月,是太陽根本不下山(從南極來看,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太陽只在地平線的低點便停住,每天周而復始地在空中畫起圓形軌道)。
南極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在極點附近,氣溫最低可以達到攝氏零下89.2度。沿海岸的地區稍微暖和(攝氏零下60度),成為為數龐大的海鳥積聚的地方,但是南極沒有一種原生哺乳動物,只有少許能夠耐得住寒冷與長期沒有陽光的植物,才能夠長期生存於南極地帶。《大英百科全書》中間簡明列下了南極的生物種類為:"地衣類、苔類、地錢苔類、霉類、菌類、藻類……"
也就是說,南極地處世界之末,雖然是一塊廣闊的大陸地塊,但是終年為雪封閉,生活條件嚴苛,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冰雪沙漠。在過去5000年人類有文字歷史以來,南極的狀況一直都沒有改變。
然而,在有歷史以前,南極的狀況是否如此呢?
證據一
《發現科學世界》(Discover the World of Science)雜誌,1993年2月號,第17頁:
大約在2.6億年的二疊紀時代,南極大陸上,只有在溫帶氣候才能夠生長的落葉植物枝葉茂盛。這是古代植物學家,從橫貫南極的阿奇納山(Achernar)高度為7000英尺的地點發現的化石樹幹中得到的結論。他們發現化石的地點在緯度84度22分,而不是離南極只有500英里的地方。
"這項發現令人特別感興趣的是,不管是活生生的,或是化石形態的,這是在南緯80或85度地帶上,至目前為止惟一發現的森林蹤跡。"研究這些化石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古代植物學家伊堤斯·泰勒(Edith Taylor)表示:"我們古代植物學家遇到這種狀況,首先要做的便是與現代的記錄相比較。目前在這個緯度上完全沒有森林。我們曾在熱帶地方看到過原屬溫帶的森林。但是在夏日24小時陽光,冬日則24小時黑夜的地方,即使是溫帶,也無法培育出森林來。"①
證據二
地質學家發現始新世(大約6000萬年前)以前,南極大陸沒有任何一處有冰河存在的證據。但跡象顯示,在寒武紀(5.5億年前)時,南極大陸完全,或幾乎完全被溫暖的海洋所包圍,因為在南極海洋線上,我們在由礁石組合而成、厚實的石灰岩中,找到了很多在寒武紀時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經過了幾千幾萬年,這些海中的形成物出現於海面以後,溫暖的氣候也為南極大陸帶來豐富的植物。謝克頓爵士(Sir Ernest
Shackleton)在離南極點200英里處找到的煤層,便是最佳證明。隨後,1935年在伯德探險隊活動期間,地質學家在南緯86度58分偉伯山峰(Mount Weaver)的斜面上,更發現了大量的化石,包括了葉、莖、乾的遺蹟。發現化石的點與南極點的距離大致相同,只不過高於海平面2英里。1952年,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杜阿第(Lyman H.Dougherty)博士完成了這些化石的研究,確是曾經有兩種針葉林曾存在於當地。一種稱為Glossopteris,曾經遍布於其他南半球大陸(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另外一種則為巨型的針葉林……"
證據三
伯德海軍上將,曾經將偉伯山峰上的發現,以及它的重要性書寫如下:"從南極點不到200英里,世界最難的山峰上,我們發現了一個確切的證據,證明南極過去曾經歷過溫暖,甚至亞熱帶的氣候。"②
證據四
"蘇聯科學家報告,在南極大陸的葛拉姆(Graham Land),發現了第三紀(可能為曉新世或始新世)的熱帶植物……另外英國地質學家,也在南極發現了與2000萬年前生長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同樣的森林化石。顯示在現在所知最早的始新世(6000萬年前)冰河期以後,南極大陸並非一直被冰雪覆蓋,而曾數次回暖。"
證據五
"1990年12月25日,兩位地質學家麥克凱維(Barrie Mckelvey)和哈烏(David
Harwood),在離南極點400公里、海拔1830米的地方作業時,發現了200至300萬年前的落葉樹森林的化石。"
證據六
1986年所發現的化石化樹木及植物,至少證明南極大陸的一部分,在250萬年前,並沒有遭到冰雪覆蓋。後來又發現一些證物,顯示一直到10萬年前,南極大陸還有一部分沒有被冰雪覆蓋。
證據七
如本書第一部所述,伯德南極探險隊在羅斯海的海底採集到的堆積物顯示,"曾經有大河,攜帶細沙的堆積物"從這附近出海,而一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南極的這一部分,河川的水仍保持著流動的狀態。根據伊利諾大學的傑克·修斯(Jack Hough)博士所述:"根據N-5中心(Core N-5)所做的記錄顯示,從現在往前推,6000年前的這一段時間,海底堆積物呈冰塊,但6000到15000年前,堆積物呈細沙狀,不過例外的是在12000年前左右,曾有一度堆積物的沙粒很粗,呈現細礫狀。可見,除了12000年前,冰山隨河川流下以外,這個地區原來並不存在冰。"
兩者同時發生?
或者有其他原因?
老實說,我不知道。不過,一些有關南極大陸的事實,單純卻令人尋味,簡單卻難以解釋。如果不用"突然之間的大變動"(而且以地質學的眼光來看非常接近的大變動)的概念,我們將無法理解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平鋪直述的事實了。
在驗證這些事實前,讓我們先銘記在心,現在我們談的南北極陸塊,一年中有6個月,太陽一次也不上升,但是又有6個月,是太陽根本不下山(從南極來看,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太陽只在地平線的低點便停住,每天周而復始地在空中畫起圓形軌道)。
南極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在極點附近,氣溫最低可以達到攝氏零下89.2度。沿海岸的地區稍微暖和(攝氏零下60度),成為為數龐大的海鳥積聚的地方,但是南極沒有一種原生哺乳動物,只有少許能夠耐得住寒冷與長期沒有陽光的植物,才能夠長期生存於南極地帶。《大英百科全書》中間簡明列下了南極的生物種類為:"地衣類、苔類、地錢苔類、霉類、菌類、藻類……"
也就是說,南極地處世界之末,雖然是一塊廣闊的大陸地塊,但是終年為雪封閉,生活條件嚴苛,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冰雪沙漠。在過去5000年人類有文字歷史以來,南極的狀況一直都沒有改變。
然而,在有歷史以前,南極的狀況是否如此呢?
證據一
《發現科學世界》(Discover the World of Science)雜誌,1993年2月號,第17頁:
大約在2.6億年的二疊紀時代,南極大陸上,只有在溫帶氣候才能夠生長的落葉植物枝葉茂盛。這是古代植物學家,從橫貫南極的阿奇納山(Achernar)高度為7000英尺的地點發現的化石樹幹中得到的結論。他們發現化石的地點在緯度84度22分,而不是離南極只有500英里的地方。
"這項發現令人特別感興趣的是,不管是活生生的,或是化石形態的,這是在南緯80或85度地帶上,至目前為止惟一發現的森林蹤跡。"研究這些化石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古代植物學家伊堤斯·泰勒(Edith Taylor)表示:"我們古代植物學家遇到這種狀況,首先要做的便是與現代的記錄相比較。目前在這個緯度上完全沒有森林。我們曾在熱帶地方看到過原屬溫帶的森林。但是在夏日24小時陽光,冬日則24小時黑夜的地方,即使是溫帶,也無法培育出森林來。"①
證據二
地質學家發現始新世(大約6000萬年前)以前,南極大陸沒有任何一處有冰河存在的證據。但跡象顯示,在寒武紀(5.5億年前)時,南極大陸完全,或幾乎完全被溫暖的海洋所包圍,因為在南極海洋線上,我們在由礁石組合而成、厚實的石灰岩中,找到了很多在寒武紀時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經過了幾千幾萬年,這些海中的形成物出現於海面以後,溫暖的氣候也為南極大陸帶來豐富的植物。謝克頓爵士(Sir Ernest
Shackleton)在離南極點200英里處找到的煤層,便是最佳證明。隨後,1935年在伯德探險隊活動期間,地質學家在南緯86度58分偉伯山峰(Mount Weaver)的斜面上,更發現了大量的化石,包括了葉、莖、乾的遺蹟。發現化石的點與南極點的距離大致相同,只不過高於海平面2英里。1952年,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杜阿第(Lyman H.Dougherty)博士完成了這些化石的研究,確是曾經有兩種針葉林曾存在於當地。一種稱為Glossopteris,曾經遍布於其他南半球大陸(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另外一種則為巨型的針葉林……"
證據三
伯德海軍上將,曾經將偉伯山峰上的發現,以及它的重要性書寫如下:"從南極點不到200英里,世界最難的山峰上,我們發現了一個確切的證據,證明南極過去曾經歷過溫暖,甚至亞熱帶的氣候。"②
證據四
"蘇聯科學家報告,在南極大陸的葛拉姆(Graham Land),發現了第三紀(可能為曉新世或始新世)的熱帶植物……另外英國地質學家,也在南極發現了與2000萬年前生長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同樣的森林化石。顯示在現在所知最早的始新世(6000萬年前)冰河期以後,南極大陸並非一直被冰雪覆蓋,而曾數次回暖。"
證據五
"1990年12月25日,兩位地質學家麥克凱維(Barrie Mckelvey)和哈烏(David
Harwood),在離南極點400公里、海拔1830米的地方作業時,發現了200至300萬年前的落葉樹森林的化石。"
證據六
1986年所發現的化石化樹木及植物,至少證明南極大陸的一部分,在250萬年前,並沒有遭到冰雪覆蓋。後來又發現一些證物,顯示一直到10萬年前,南極大陸還有一部分沒有被冰雪覆蓋。
證據七
如本書第一部所述,伯德南極探險隊在羅斯海的海底採集到的堆積物顯示,"曾經有大河,攜帶細沙的堆積物"從這附近出海,而一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南極的這一部分,河川的水仍保持著流動的狀態。根據伊利諾大學的傑克·修斯(Jack Hough)博士所述:"根據N-5中心(Core N-5)所做的記錄顯示,從現在往前推,6000年前的這一段時間,海底堆積物呈冰塊,但6000到15000年前,堆積物呈細沙狀,不過例外的是在12000年前左右,曾有一度堆積物的沙粒很粗,呈現細礫狀。可見,除了12000年前,冰山隨河川流下以外,這個地區原來並不存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