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程啟怒極反笑:「以你的才智,我以為你會去請教寺正或是刑部主審如何著手複查……哈,沈知恩啊沈知恩,你到底帶沒帶腦子!」

  沈情一想,是啊,程啟堂堂一少卿,再托大也不會讓她一個剛進門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獨自一人查案。

  程啟的意思,恐怕只是她一人,主查此案。

  至於怎麼查,程啟認為,沈情一定會去找寺正或主薄詢問,哪知她心裡只想著案子,就一個人痴痴去了。

  程啟:「……還帶了個仵作。帶什麼仵作!是要你當場驗屍還是什麼,你帶他有用嗎?!」

  沈情閉眼,帶喬仵作純粹是因為……她看見長得好的,就想多說幾句話,另外,她也存了點小心思,想讓喬仵作看到她的聰明。

  但現在……沈情只覺自己蠢笨,她哀嘆一聲,又委屈又要忍住委屈,說道:「大人,下官知錯了。」

  作者有話要說:沈情:被少卿罵了,委屈。

  小喬:被少卿罵了,委屈。

  隔壁的劉桐,瘋狂寫信給家鄉爹娘:爹!娘!我又被長姐踢了耶!長姐做官可威風了!

  咳,畢竟刑部有個奇怪的說法,只要被蘇侍郎罵過打過的官員,日後必有大作為。

  蘇殷:那是因為真爛泥扶不上牆的,我連理都不理!但凡我費精力打罵的,都還有救。哦,劉桐不是,劉桐我純粹嫌他笨,丟我的人。

  第9章 天順二十七年舊聞

  沈情請教了大理寺寺正,帶著主薄等人,奔到小林村補了口供,整理出了新的卷宗。

  做完這些,又累又餓,還未來得及吃些東西,又被拖去看了自己在大理寺的房間。

  後房東邊靠院牆的一間小院,就是她以後的下榻之處,領她來的是這裡的管事娘胡花,來的路上,沈情聽到大家都稱呼胡花胡大娘,便也跟著改了口,叫她胡大娘。

  絮叨完,胡大娘問:「司直大人還有什麼吩咐?可還缺什麼?」

  大理寺被學子們劃分在了清湯寡水一窮二白那一欄,若有學子被分派到大理寺來當文職,通常是要先哭一哭自己的運氣,後悔自己放榜後沒給神女上柱好香。

  但在沈情眼裡,這一切就是她想要的。

  俸祿少無妨,住得差也無妨,只要再有兩年……

  大理寺兩年一考核,寺內官職會進行變動,如果不出意外,兩年後,她便可成為寺正,做了寺正,她就有機會重啟崖州武湖舊案。

  她知道自己十四歲棄策論,埋頭苦讀律法是為了什麼,如今她就站在這裡,離她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沈非……

  沈情冷冷一笑。

  十四歲那年清明,她燒祭文悼念父母兄姐,悼念昭懿太子班凌,梁文先卻找到她,告訴了她一個驚人的消息。

  「沈知恩,武湖橋那晚突然決堤,並非天災,而是人為……」

  「你說什麼?」

  「噓——昨日我家來了個討飯人,我給了他些許飯菜,我見他瞎了一隻眼,便隨口問了一句,他告訴我,十年前,他歇在武湖上游的紅葉林,見穿官服的人冒雨在堤岸邊待了一會兒,不久,武湖上游的堤壩冒了白煙開了花,他的一隻眼睛被飛出的碎石片劃傷,再也看不見了。」

  「你是說……」

  「你別出聲,切莫衝動。沈知恩,我比你年長六歲,我摸著良心告訴你,武湖決堤那晚,我聽見聲音了,他們都說那是雷聲和堤壩塌陷聲,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爺爺做了一輩子火器,我曉得區別。沈知恩,她是為了引聖駕朝稷山去……」

  「休得胡言,梁文先,那是七萬人命啊!我父母我哥哥姐姐……我們全村的人,整個鴨川兩岸,你知道因為這場水患死了多少嗎?七萬!!若非天災,誰敢背此命債?!她沈非敢嗎?!」

  「我只說了我想說的……」

  「沒證據,我是不會信的。」

  「並非無人懷疑,你還記得你在沈府舊寨藏書閣翻到的卷宗嗎?你只是不願相信!可你心裡比誰都清楚!」

  「梁文先,要想重查崖州州牧府封檔舊案,是不是只有大理寺才能辦到?」

  「州府封擋舊案,能查的,至少是大理寺寺正。」

  「好,我要到昭陽京去,我要留在那裡。」

  沈情定定望著蒼茫大地,崖州因當年那場水患,每到清明處處青煙,她目光隨著那些青煙飄向碧水青天,說道:「我一定要知道,這是天災還是人為!」

  若是天災,她敢罵蒼天無情,若是人為,她便要手刃此人,還天地公道!

  胡大娘叫道:「沈大人?怎麼還看呆了去?聽李大人說,往後啊,沈大人是要在四方街建府的,沈大人要是有了寬門大院,可就要嫌棄今天的小門小院了。」

  沈情笑著,對胡大娘行了一禮:「怎會,多謝胡大娘,勞你費心了。」

  胡大娘連連後退:「不敢當,司直大人。您以後要是有什麼吩咐,到東院尋我便是。」

  沈情頷首:「有勞了。」

  沈情稍作整理,正是飢腸轆轆之時,遠處飄來一陣肉香,沈情以為是伙房,順著香氣飄來的方向尋去,拐入後房西處一間偏僻小院。

  院中鬱鬱蔥蔥,樹木繁茂,院牆邊的垂柳之下,喬仵作一身淡黃春衫,只穿了襪,跪坐在地上,細細翻著手中的烤雀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