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世忠的心猛地一沉。趁著主帥呆愣的工夫,叛軍將士們紛紛下馬投降。徐世忠終於恢復了鎮定,他嘿嘿一笑,抱拳行禮,“王將軍,久違了!”

  萬勝看了一眼這個微微發福的“老相識”,他的帽子歪了,靴子也跑丟了一隻,但他身上那件特製的龍袍卻嶄新光亮、氣派十足。“徐大人,你的八抬大轎哪兒去了?”

  “王將軍真是好記性,還沒忘了二十年前的事啊!”徐世忠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其實咱倆同根同命,都是周家的砧板肉,我們相煎何急?”

  “徐大人在朝中平步青雲,官拜一品,怎麼會有如此委屈?”

  “王將軍你不知道,那姓周的忘恩負義,別看本帥暫時蒙恩受寵,一旦天下太平,卻難逃鳥盡弓藏的厄運啊!”

  萬勝微微一笑。“徐大人怎麼從未想過,我們領兵打仗的目的不正是為了天下太平嗎?”

  徐世忠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安。“王將軍啊,那姓周的害得你這麼苦,你怎麼還滿口天真?即使你赤膽忠心,一身清白,皇上還是不會放過你的!在這世上,象王將軍這樣的帥才要想過太平日子只有自己稱帝。我們一起聯手吧,我徐世忠願輔佐王將軍為帝!”他說罷下馬叩頭。

  萬勝一勒韁繩,戰馬憤怒地猛踢前蹄。“徐世忠,你完全看錯我了!我王萬勝豈是那種為了自身平安而置天下黎民於水火的人?”他探身揪起地上的徐世忠,推給了藍衣士兵:“將這人解押京城!”士兵們二話不說,拖著他離去。

  “王將軍,王將軍!”徐世忠撕聲力竭地大喊。“你要殺我,我不怨你,但聽我徐某一句勸,趁早殺了永安,否則你會後悔的,後悔的!”

  武昌歸來後,永安帝對自己險些殺了親妹妹倍感歉疚,經皇上特許,瑞雪公主終於可以每三天出一次宮。每次出宮,她都換上民間便裝,傻傻地在碼頭等候。那些巨桅帆船依然停泊在港內,每天總有一隊隊精神抖擻的藍衣士兵走上跑下,可她朝思暮想的人卻始終沒有出現。

  一天,公主拿著在市場上買的蝴蝶風箏蹦蹦跳跳地回宮。見著恭敬相迎的侍女,她興奮地喊道:“梅兒,梅兒,明天跟我去放風箏!”

  “千歲,看你如此高興,是不是因為那件喜事……”宮女梅兒神秘地向她一笑。“誰的喜事啊?”“千歲還不知道?宮中都已傳遍了!”

  她低下了頭,芳心亂跳。皇兄原來一直捨不得我出嫁,所有來提親的均被回絕,莫非這事與“他”有關?想著想著,她的臉上泛起了紅暈。“那親家是誰?”她抬頭望著梅兒,眼中充滿了期待。

  “這個梅兒就不曉得了。”

  “好你個死丫頭,說話還留著一半,看我怎麼治你!”她一把抓住梅兒,假裝十分生氣的樣子。

  “梅兒的確不知!梅兒只聽說,那樁婚事是樂妃娘娘做的媒。”公主的風箏啪嗒掉在了地上。“千歲,你怎麼啦?”

  瑞雪公主一聲不吭地傻站在那兒,過了好一會兒,她忽然放聲痛哭。我的天那!樂妃十之八九是將我下嫁給她曹家那個喜歡尋花問柳的大公子。如果真是如此,我還不如一頭撞死在皇兄面前!可我才十七歲啊,我不想死!她哭著跑出了皇宮。

  古木參天的紫金山小道上,一位身穿淡綠色長裙的姑娘向前急走,她臉色慘白,兩眼無光,四周優雅寧靜的景色根本無法寬慰她那顆近乎絕望的心。她快步登上靈谷寺,買了一大柱香來到佛像前恭敬地三叩頭。

  “大慈大悲的菩薩,雪兒平時一心向佛,今日只有一個請求:千萬別讓雪兒落入曹家的火坑,請菩薩保佑!”她又是三叩頭,忐忑不安地離去。

  回到宮時,皇兄已笑呵呵地在那兒等侯多時。她顧不上行禮,又一次失聲痛哭……

  裝點一新的南京皇宮比以往更加輝煌壯麗。大殿之中,五品以上文武官員濟濟一堂,恭候聖諭。“叛賊已滅,普天同慶!”皇上興奮地揮舞著手臂,“今兒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朕要重重封賞那些有功之臣。陸昌勇接旨!”

  “陸提督不畏強敵,忠君報國,誓死守衛南京城。朕決定加封你為御林軍總帥,官拜兵部尚書銜。”“臣領旨,謝主隆恩!”

  陸昌勇之後領旨的是鄧仲仁,他恭敬地上前伏地跪拜。“這次平叛全仗著鄧中堂為朕出謀劃策,朕想重重賞你,可鄧愛卿已為首輔大學士,官拜一品。朕經過反覆思慮,決定破先例,任命你為當朝宰相,並加賞三年俸祿!”

  “老臣領旨,叩謝皇恩!”鄧仲仁嗓音微微顫抖。他心裡明白,自洪武年以來,朝廷從未有人領受過“宰相”這一頭銜。

  整整一個時辰,功臣們一個接一個地上前受封領賞。此時,萬勝平靜地站在下面,他的心中只有兩個願望:第一,皇上能准予董知府的請求;第二,新軍能平安回到新中華府,免受鳥盡弓藏之苦。

  功臣已近乎全部加封完畢,這時永安帝忽然下令:“搬火盆來!”大臣們詫異地看著太監抬來一隻大火盆。天不冷,要火盆幹嗎?

  “平虜將軍王萬勝聽旨!”永安帝面向龍椅跪倒,口中輕聲念叨了幾句。他手拿一張聖旨,轉身說道:“該旨為父皇親筆書寫,其大意是令新軍士卒解甲還鄉,永不錄用。”他將聖旨往火盆中一扔,“從今往後,朕特許新中華府常備一萬士卒,並由平虜將軍直接編練調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