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禎對於九哥的土豪作風,已經是見怪不怪了,甭管哪輩子,九哥出手都相當大方,對別人如此,對自己就更是如此了。

  雖然這一輩子的貝子府論起奢華程度來,絕對比不上九哥上輩子的府邸,但那也是因為九哥大多的銀子是花在了八哥身上。

  九哥和十哥同八哥之間的關係,實在有些讓人琢磨不透,又不是親兄弟,八哥才德也沒到高出眾兄弟一大截的份上,怎麼就能讓九哥和十哥如此伴隨呢。

  想想上輩子,九哥跟在四哥後頭的時候,可沒如此往外掏過銀子。

  胤禎想不明白,也不需要想明白,在四哥已經溜去莊子的情況下,他也打算溜了。

  皇阿瑪的心思,他看明白了,不就是講究一個平衡之道嗎,所以才不想著在這個時候動八哥,他都要看看等到八哥一方獨大的時候,是不是不用他出手,皇阿瑪自己就出手了。

  四哥溜去莊子上躲閒,給出來的理由是陪兒子養病,胤禎給出來的理由也坦坦蕩蕩,他是要到莊子上去教子,長子和次子這次的表現,實在讓人失望,他這個做阿瑪的,自然要好好教育一番。

  四個兒子和五個女兒,都跟著一塊到莊子上去,至於女眷倒是一個都沒帶。

  他把兒女們都帶走,正好福晉也能好好管管府裡頭,給自己立立威,兩位側福晉就是這些年就是出的風頭太大了,以至於心都跟著大了。

  相信他跟四哥都不在京城,八哥絕對是顯眼的那位,若是八哥也能跟著溜了,那就只有皇阿瑪一個人犯愁。

  如果八哥捨不得溜走,那就可以看八哥和皇阿瑪兩個人的好戲了。

  如此,無論哪種選擇,胤禎都覺得是一出不錯的戲。

  第107章

  胤禎拍拍屁股走人了,還帶著一眾的兒女,五個女兒還好,皆為側福晉所出,身份上都差不多,唯獨四個兒子,待遇還是要有所區別的。

  嫡子為貴,庶子一應的待遇都按照禮制來,在這方面,胤禎更希望自己是個鐵面無私的阿瑪,不會偏頗哪一個兒子,就按照規矩來辦事。

  不過,兒女多了,不可避免的,在心裡頭會有個比較。

  胤禎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麼這世上會有偏心眼的父母,排除一些極個別的父母,正常做父母的人,對於孩子們的初心雖然大致都相同,但是因為受到的反饋不同,孩子的性格不同,自己的喜好不同,到最後,心裡邊是會有所偏頗的。

  胤禎也是如此,四個兒子裡頭,胖乎乎、性子又最是膩歪的弘暟很招人稀罕,性子穩重的弘明也讓人喜歡,老三弘映雖然不愛說話,但心思最是細膩的,往往在不經意之處讓人心口發暖。

  四個兒子裡面唯獨長子弘春,不太招人待見。

  孩子性格的養成,很大一方面都取決於父母,『他』之前就是對弘春過於溺愛了,所以才會有今日性格魯莽、斤斤計較的弘春。

  胤禎對於小輩,大多數時候,標準都是不太高的,不會像評判朝臣一樣那麼苛刻,但饒是如此,弘春在他這兒也不太合格。

  掐尖要強這種事情,固然是少年人愛做的,但總也要掌握一個度,太過了就不好了。

  如果說之前魯莽打架,那時候還能讓人原諒,但是在經過教訓之後,還要如此莽撞,不斷地在同一個地方摔跤,就不太能夠讓人原諒了。

  胤禎並不能算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阿瑪,他過往的經驗放到弘春身上也並不適用,以前不管是管兒子,還是管侄子,都沒有這麼費過勁,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費了力氣之後卻收效甚微。

  幾個孩子放到一塊去,弘春的問題就很明顯了,不合群,而且總是想方設法的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端著長兄的架子,但做出來的事情往往並不符合長兄的氣度。

  比如今兒個,胤禎帶著幾個孩子體驗生活,兒子跟他一塊兒下地,女兒則是跟著管事嬤嬤學習管家。

  他對於男孩和女孩的教育還是不一樣的,誰讓這世道就是如此,暫時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就只能順應著這世道來了。

  總不能把幾個女兒也帶到地裡頭來,干多少活不重要,若是被曬傷,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胤禎已經很多年沒有種過地了,上輩子養老的時候,相較於種地,他還是更喜歡跟著四哥一塊出去遛狗。

  有時候想想,養孩子跟養狗確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彼此之間有感情好的時候,也有爭寵的時候,性格也大都不相同。

  弘春最喜歡的是指使別人幹活,偏偏威信不夠,一開始還有人聽,後來壓根就沒人理了。

  更重要的是缺乏身先士卒的精神,髒活累活安排給別人干,自己干輕巧活,這誰能樂意,換他,他也不樂意。

  當年四哥帶著他們一塊兒種地的時候,可不是如此。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領頭的,弘春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和威信,如今能逞的不過是長兄的威風,偏偏就連這兒,也沒有人受用。

  胤禎自覺某種程度上跟弘春還是很像的,他也不喜歡撿苦活累活干,也不喜歡身先士卒,但是跟弘春不一樣的是,他有自知之明,不想著做那個領頭的人。

  倒是挺喜歡被人帶著的,尤其是像四哥這樣的領頭人,嚴謹又公平,重情義且有能力。

  胤禎這麼多年了,自然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在,只不過當他把自己的邏輯說給弘春聽時,實在是把孩子!給嚇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