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提是九哥不能再被八哥這麼當刀使了。

  別看十爺這些年一直跟在九爺後頭,但也是主意相當正的人,一旦下定了決心,行動起來那也是迅速的不得了。

  作為八爺一派的核心人物,大部分事情十爺都是知情的。

  比如八哥一派最主要的官員是哪些,比如八哥私底下同哪些官員有所往來,比如八哥手裡捏著的那些把柄。

  別看八哥是群臣稱讚的賢王,大清多少官員都有八哥的人情,但如果光靠人情的話,八哥也到不了現在這等地位,人情只能賺來賢名,想要讓那麼多人死心塌地的支持,光靠人情還不夠,也需要一些手段。

  掌握一些官員的把柄,這就是不錯的手段。

  天底下的官員,真正品行上無所詬病的沒幾個,貪污受賄者比比皆是,還有帷薄不休者,即便是本人沒有什麼可以詬病的地方,那還有家人、族人在呢,很少有能做到鐵板一塊的。

  很多的人心,就是這樣收攏起來的,這給皇阿瑪或許還比不得八哥。

  皇阿瑪只知道用恩寵來收買人心,卻不知道,還能有比這更好的法子。

  所以即便是皇阿瑪曾經訓斥過八哥,也曾經把八哥的爵位一擼到底,但八哥的支持者一直都沒斷過,這些人的確有一部分是八哥的死忠,但更多的不過是不敢罷了。

  第106章

  看起來莽撞的老十,在一些事情上還是很小心謹慎的,尤其是投誠這事兒,要是鬧不好,那就兩頭不是人,若是做得順利,那在算總帳之前,可能他兩頭就都是好人了。

  十爺不著急去找十四弟,讓他著急的是九哥,總不能這麼被八哥騙得團團轉,他瞧了就是一肚子的火。

  還有九哥那麼多白花花的銀兩,大半都被八哥拿去收買人心了,想想就讓人覺得心疼。

  十爺乾脆叫上自家九哥,去古玩街轉悠,什麼唐朝的瓷瓶,什麼宋朝的扇子,什麼漢朝的美玉,看上了就買。

  先花自個兒兜里的銀子,不夠了就問九哥要,九哥身上也不夠了,那就記九哥的帳,讓九哥之後把這些帳全還了。

  反正這些銀子他不花,就得花到八哥身上,還不如買些物件放府里呢,等風頭過了,他再把這些東西贈予九哥,或是送去給幾個侄女兒當嫁妝也行。

  半天的時間,花出去整整八萬兩,這要不是十弟,九爺必然就要擼袖子揍人了,當然這要不是十弟,這些錢他也是不會出的。

  「你差不多行了,就算是心情不好,也不帶花這麼多銀子買東西的,再說了你以前只喜歡兵器,什麼時候喜歡這些古董字畫了。」

  九爺倒是不怕被人坑,他們兩個可是繫著黃帶子出來的,後邊兒又跟著這麼多人,就算是不知道他們是皇阿哥,也不會有人敢坑他們的。

  只不過這麼多的古董字畫,擺老十家裡頭,可惜了點兒,素日裡又不愛這些東西,買回家放府裡頭又能有什麼用,難不成還能拿來欣賞。

  若是可以的話,他更想把這八萬兩白銀兌換成金子,給老十送過去,那玩意兒瞧著才讓人覺得爽氣。

  十爺不懂古董,也不懂字畫,九哥說的對,他之前壓根就不喜歡這些,喜歡的都是兵器,但兵器才值幾個錢,而且也不那麼容易被淘換到。

  每到一個店,他都是直接讓掌柜拿出鎮店之寶,也就相當於是店裡最貴的物件,除了一些實在欣賞不了的,其餘的基本上都收了,不過眼下也就剛剛走完了半條街,還有半條街要走呢。

  「現在的時勢已然很明了了,四哥當縮頭烏龜躲出去了,壓根就不敢爭,十四又是那麼個性子,不可能爭過八哥的,這是滿朝文武都看在眼裡的事兒,九哥的那些銀子是沒處花了,與其留著壓箱底兒,還不如給我花,咱哥倆誰跟誰。」

  這話說的,九爺差點就信了。

  「瞎說什麼呢,沒你想的這麼樂觀。」

  老爺子的心思誰能想明白,就算是君臣擁戴,可老爺子未必就會選擇八哥。

  九爺一想到這些事兒,也覺得犯愁,再看看十弟那張樂呵呵的臉,得,聰明人有聰明人的煩惱,他若是能像十弟一樣,也就用不著這麼煩惱了,樂呵呵的去賺自己的銀子不好嗎。

  「九哥就是想的太多了,你要對八哥有信心,對那些朝臣也有信心,他們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不會被這點銀子迷了眼,之所以跑過來跟著咱們,主要還是因為八哥有盼頭。」

  磨嘰了好一會兒,十爺又從九爺手裡摳出來兩萬多兩銀子,給自家庫房多弄了些物件兒。

  十萬兩的銀子砸出去,換回來一堆的古董字畫,饒是富庶如九爺,這會兒看了也覺得眼睛痛。

  但十弟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四哥躲了,十四弟明顯又不想與八哥相爭,八哥現在確實不需要很多的銀兩去收買人心。

  這哥倆逛了一下午,幾乎半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古玩街來了倆大方的主兒,扎著黃帶子,如同散財童子一般,花了至少十萬兩在古玩街。

  消息靈通一些的,還能知道這倆大方的主兒,不是旁人,是跟在八爺身後的九爺和十爺,前者是皇室當中最會做生意的了,有銀子花不奇怪,而且這兩位都是跟在八爺身後的,八爺吃肉,這兩位也能跟著吃點肉渣、喝點湯,都不會是缺銀子的主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