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被堵在酒樓的雅間兒了,八爺仍舊不慌不忙,極為優雅地給十四倒了杯茶,還親手遞到十四手裡邊。
「這事兒我不知道你是從哪兒聽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人跟你說的,你若信了他們,那我也無話可說。」
八爺臉上帶了幾分無奈,甚至還有幾分傷心,像極了被冤枉的好人。
冤枉人的人,連茶都沒喝,手裡的茶碗直接被打碎在地上,他最討厭別人跟他來這一套了。
以前當九門提督的時候,就最不喜歡審問這種犯人,有時候明明證據都已經齊全了,還要做出一幅受人冤枉的模樣,好像那些個證據都是旁人捏造出來的。
若真有冤屈,那也就罷了,但能夠讓他審問的人,基本上都是嫌疑重大的,而且證據頗多,已經過過好幾撥人的手了。
最後徹查下來,一百個案件里,都未必會有一個真正被冤枉的人。
這世界上是有冤!假錯案,但也沒有那麼多的冤假錯案。
他就納悶兒了,這些人明明已經露出了馬腳,而且都已經有人在查了,真要是自個兒做的,直接承認了不就完了,何必演來演去,既麻煩不說,也不太能夠改變最終的結果。
跟他經歷過的那些,咬死了牙都不承認的人比起來,八哥的演技在這其中也是佼佼者。
「明人不說暗話,八哥用不著擺出這一幅姿態來,咱們兄弟一場誰還不了解誰了,八哥不是想做太子做皇帝嗎,正好這兩個位子都不是我感興趣的,我比八哥更能豁得出去。」
但這麼做未免陰險了些,胤禎在氣頭上也就是想一想,他是下不了這個手的,就算是想斷了八哥的路,那也要堂堂正正的來。
胤禎撂下狠話走了,留在雅間裡的兄弟三個人確實各有各的心思。
原本四個人關係都挺不錯的,就九爺雖然從八哥交好,但跟十四弟也是有感情的。
但是看十四弟最近這段時間的做法,這可不像是有野心的人會做出來的,今兒又鬧了這麼一出。
「這其中或許是有誤會吧,肯定有小人作祟,八哥也別怪十四弟,當務之急還是先把事情解釋清楚,咱們別自己人鬧了內訌,讓旁人得利。」
九爺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兩次的事情都是有人在挑撥離間,八哥沒必要自毀長城,十四弟既然沒有追求大位的野心,若不是對八哥有誤會,也不會貿然作出這些事情來。
九爺說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八貝勒的回答也很是情真意切。
「十四弟現在已經聽不進去咱們說話了,上次的事情我都還沒弄明白呢,這次又出來這麼一檔子事兒,也不知道是誰,如此處心積慮要離間咱們跟十四弟之間的關係,這對他們能有什麼好處呢。」八爺很是發愁的道。
十四的反應有一半在!預料之中,事情只要做過,哪怕再小心謹慎,也總會留有痕跡的,十四隻要發現這事兒跟他有脫不了的關係,就一定會朝他發難的。
只是沒想到,會查的這麼快。
更沒想到的是,十四跟老四之間還沒起什麼衝突呢,就先到他這邊來了。
當務之急,還是得先要穩住九弟和十弟。
比如現在。
八哥意有所指的說了幾句話,他在一旁聽著都覺得有些奇怪,九哥卻是立馬就朝著八哥希望的方向去想了。
「咱們跟十四鬧翻了,能得好處的不就只有四哥了,而且弘時受了這麼重的傷,四哥反而不願怪十四弟,十四弟可不就得領四哥的情,這一箭雙鵰的計策用的好,只不過四哥這個阿瑪當的也太心狠了,為達目的,不惜毀了一個兒子。」九爺順著八哥的思路,恨恨不平的道。
十爺在一旁看著,忍不住撇了撇嘴,把頭扭到一邊去,實在是沒眼看。
那現在他對十四弟就有八分相信了。
九哥就是過分注重情誼了,所以才會對八哥掏心掏肺,並且一點都不設防。
八爺又是示弱,又是分析,甚至還憶起了往昔,一下午的功夫,兄弟三人都在這酒樓的雅間裡耗著。
至於十四臨走之前撂下的狠話,三個人也不是沒把這當回事兒,只能說是沒把這當成大事兒。
十四再狠能狠到哪裡去,狠話撂得利落,但卻不是個會下狠手的人,雖然說這事兒是涉及到了弘春和弘明,但這兩個孩子,到底也沒怎麼傷著,真正被傷著的是弘時。
十四就算是篤定幕後真兇是八爺,手段也不會兇殘到哪裡去。
這哥仨沒把胤禎的狠話放到心裡邊,胤禎自個兒卻是放到心裡頭去了。
作為一個對於皇位沒有什麼野心的皇子,作為一個不想著在皇阿瑪面前爭寵的皇子,作為一個有親哥哥兜底的皇子,胤禎狠起來,自己都害怕。
第104章 二更
既然要名正言順的搞事情,那就得有一個轟轟烈烈的開頭,胤禎一封奏摺,直接就遞上去了。
奏摺的內容則是重提當年追繳戶部欠銀的事情,這事兒之所以虎頭蛇尾的落幕,跟八貝勒脫不了干係。
胤禎在奏摺上寫的,就是八貝勒拿著國庫的銀子,為自個兒收買人心,如此行徑,與竊國無異。
國庫的銀子是朝廷的,是天下百姓的,不是可以被拿來買人情的。
胤禎奏摺上句句斥責的都是八貝勒,但在寫這封奏摺的時候,他想到的也不光只是八哥,還有皇阿瑪,最初用國庫銀子來收買人心的可不就是皇阿瑪。
「這事兒我不知道你是從哪兒聽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人跟你說的,你若信了他們,那我也無話可說。」
八爺臉上帶了幾分無奈,甚至還有幾分傷心,像極了被冤枉的好人。
冤枉人的人,連茶都沒喝,手裡的茶碗直接被打碎在地上,他最討厭別人跟他來這一套了。
以前當九門提督的時候,就最不喜歡審問這種犯人,有時候明明證據都已經齊全了,還要做出一幅受人冤枉的模樣,好像那些個證據都是旁人捏造出來的。
若真有冤屈,那也就罷了,但能夠讓他審問的人,基本上都是嫌疑重大的,而且證據頗多,已經過過好幾撥人的手了。
最後徹查下來,一百個案件里,都未必會有一個真正被冤枉的人。
這世界上是有冤!假錯案,但也沒有那麼多的冤假錯案。
他就納悶兒了,這些人明明已經露出了馬腳,而且都已經有人在查了,真要是自個兒做的,直接承認了不就完了,何必演來演去,既麻煩不說,也不太能夠改變最終的結果。
跟他經歷過的那些,咬死了牙都不承認的人比起來,八哥的演技在這其中也是佼佼者。
「明人不說暗話,八哥用不著擺出這一幅姿態來,咱們兄弟一場誰還不了解誰了,八哥不是想做太子做皇帝嗎,正好這兩個位子都不是我感興趣的,我比八哥更能豁得出去。」
但這麼做未免陰險了些,胤禎在氣頭上也就是想一想,他是下不了這個手的,就算是想斷了八哥的路,那也要堂堂正正的來。
胤禎撂下狠話走了,留在雅間裡的兄弟三個人確實各有各的心思。
原本四個人關係都挺不錯的,就九爺雖然從八哥交好,但跟十四弟也是有感情的。
但是看十四弟最近這段時間的做法,這可不像是有野心的人會做出來的,今兒又鬧了這麼一出。
「這其中或許是有誤會吧,肯定有小人作祟,八哥也別怪十四弟,當務之急還是先把事情解釋清楚,咱們別自己人鬧了內訌,讓旁人得利。」
九爺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兩次的事情都是有人在挑撥離間,八哥沒必要自毀長城,十四弟既然沒有追求大位的野心,若不是對八哥有誤會,也不會貿然作出這些事情來。
九爺說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八貝勒的回答也很是情真意切。
「十四弟現在已經聽不進去咱們說話了,上次的事情我都還沒弄明白呢,這次又出來這麼一檔子事兒,也不知道是誰,如此處心積慮要離間咱們跟十四弟之間的關係,這對他們能有什麼好處呢。」八爺很是發愁的道。
十四的反應有一半在!預料之中,事情只要做過,哪怕再小心謹慎,也總會留有痕跡的,十四隻要發現這事兒跟他有脫不了的關係,就一定會朝他發難的。
只是沒想到,會查的這麼快。
更沒想到的是,十四跟老四之間還沒起什麼衝突呢,就先到他這邊來了。
當務之急,還是得先要穩住九弟和十弟。
比如現在。
八哥意有所指的說了幾句話,他在一旁聽著都覺得有些奇怪,九哥卻是立馬就朝著八哥希望的方向去想了。
「咱們跟十四鬧翻了,能得好處的不就只有四哥了,而且弘時受了這麼重的傷,四哥反而不願怪十四弟,十四弟可不就得領四哥的情,這一箭雙鵰的計策用的好,只不過四哥這個阿瑪當的也太心狠了,為達目的,不惜毀了一個兒子。」九爺順著八哥的思路,恨恨不平的道。
十爺在一旁看著,忍不住撇了撇嘴,把頭扭到一邊去,實在是沒眼看。
那現在他對十四弟就有八分相信了。
九哥就是過分注重情誼了,所以才會對八哥掏心掏肺,並且一點都不設防。
八爺又是示弱,又是分析,甚至還憶起了往昔,一下午的功夫,兄弟三人都在這酒樓的雅間裡耗著。
至於十四臨走之前撂下的狠話,三個人也不是沒把這當回事兒,只能說是沒把這當成大事兒。
十四再狠能狠到哪裡去,狠話撂得利落,但卻不是個會下狠手的人,雖然說這事兒是涉及到了弘春和弘明,但這兩個孩子,到底也沒怎麼傷著,真正被傷著的是弘時。
十四就算是篤定幕後真兇是八爺,手段也不會兇殘到哪裡去。
這哥仨沒把胤禎的狠話放到心裡邊,胤禎自個兒卻是放到心裡頭去了。
作為一個對於皇位沒有什麼野心的皇子,作為一個不想著在皇阿瑪面前爭寵的皇子,作為一個有親哥哥兜底的皇子,胤禎狠起來,自己都害怕。
第104章 二更
既然要名正言順的搞事情,那就得有一個轟轟烈烈的開頭,胤禎一封奏摺,直接就遞上去了。
奏摺的內容則是重提當年追繳戶部欠銀的事情,這事兒之所以虎頭蛇尾的落幕,跟八貝勒脫不了干係。
胤禎在奏摺上寫的,就是八貝勒拿著國庫的銀子,為自個兒收買人心,如此行徑,與竊國無異。
國庫的銀子是朝廷的,是天下百姓的,不是可以被拿來買人情的。
胤禎奏摺上句句斥責的都是八貝勒,但在寫這封奏摺的時候,他想到的也不光只是八哥,還有皇阿瑪,最初用國庫銀子來收買人心的可不就是皇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