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顯然,鄧嘉樂鼎男對消費期權的評價留有餘地。也許這是面對我這位來自異邦的訪問學者的一種表達方式。果然,我的判斷沒有錯,鄧嘉樂鼎男後面的話才是他內心的真實道白:“消費期權制度的建立,是消費者地位、權利和消費模式、投資模式的一次革命,是一次偉大創造和實踐!”

  隨後,鄧嘉樂鼎男還熱心地講述了非非國自實行消費期權制度的四十年來所發生的變化,其中最大變化是給民眾增加了一種持續而穩定的收入來源,這是惠及所有民眾的一種投資收入。

  或許鄧嘉樂鼎男知道我想從他哪裡了解什麼,他調轉話頭說:“我國的網央,與一般國家的中央政府有所不同,對內部事務的處理沒有任何決策權,更沒有特權,只有執行的義務。”

  “請原諒,我還是難以理解,沒有權力何談施政?”在鄧鼎男語氣停頓的瞬間我問道。

  鄧嘉樂鼎男的回答,證實了張諾婭鼎女的說法。他說在非非國,網央和網都的角色,恰似維護網絡伺服器的網絡機構,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各種公共事務的執行。所以,凡涉及公眾利益的事項,無論大小輕重緩急,都必須通過全民公決來決定,網央和網都的網理、網手,最多只能以一位公民的身份提出公決議案。他說非非國的全民公決比較頻繁,但通過網絡來實現全民公決也很簡便,成本也很低。

  “即便是這樣,恐怕有的事務不宜全民公決。”我依然不相信鄧嘉樂鼎男的解釋,“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事務也要全民公決嗎?”

  面對我的提問,鄧嘉樂鼎男笑了:“同樣要公決,不同的是要採用絕秘公決的方式進行。其實,我理解你的意思,你是說緊急情況下不可能去公決。但我要告訴你,人類是朝著預知未來的方向發展,包括戰爭、自然災害、國與國關係的變化,都可以預知,都有足夠時間進行公決。更何況,我們擁有智能化的網絡系統,所有可預知的重大事項,都是經過公決之後,將公決結果儲存在電腦里,凡事符合結果便可。”

  “網理鼎男,你今天在這裡代表非非國接待我是由誰來決定的?”我挖空心思問。

  鄧嘉樂鼎男笑了:“這同樣要由公眾來決定。因為你來我國訪問,接待費用要從公共數字財富中開支,只不過你的來訪符合公決的結果。”

  ---------------

  《非非國》第六章期待詠嘆(7)

  ---------------

  “哦——,那公決豈不是太多了,公眾有這個精力嗎?”我問。

  鄧嘉樂鼎男解釋道:“我國公民每天都要上網進行公決,這是公民每天管理國家必須實施的一項權利,我們稱為網絡公決。”

  “假如你今天是與我這位外交使者進行談判,中間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難題和障礙,需要做出新的決策,難道還要進行公決嗎?”我依然在絞盡腦汁。

  “為什麼不可以呢?”鄧嘉樂鼎男立即以反問的方式回答我的問題,“當談判遇到困難和障礙時,你要立即與你們的政府聯繫進行商議,而我卻要提出解決難題和障礙的方案,並立即將方案上網進行公決。”

  因我沒有親身體驗,無法想像這種公決的可行性。但既然非非國一直在這麼做,我也只得相信這種公決的可行性。於是,我向鄧嘉樂鼎男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鄧嘉樂鼎男見我沒有再追問,便隨即打開他的電子文件夾,讓我看視屏,上面出現了非非國網央內部的設置,此時我才發現他們將網央的內部設置稱之謂“窗”:

  綜合事務窗

  國防事務窗

  涉外事務窗

  資源事務窗

  公共數字財富事務窗

  消費期權兌現事務窗

  消費期權互換事務窗

  物流網絡事務窗

  信息安全事務窗

  數字財富事務窗

  科學文化事務窗

  公共設施事務窗

  社會價值事務窗

  鄧嘉樂鼎男說,公眾可隨時進入網央和網都的各個“窗”提出議案,交由全民進行公決。

  現在我才明白為什麼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稱為“網央”和“網都”。但我不明白我來非非國幾乎天天上網,就是不見網央的這些“窗”。我便問道:“網理鼎男,外國人能進入你們網央的各個‘窗’嗎?”

  “不能。”鄧嘉樂鼎男斬釘截鐵,“進入網央的各個‘窗’,必須是我國的正式公民,這種限制是通過每位公民的指紋來實現的。”

  看來,非非國的內部事務也不容外國干涉。

  鄧嘉樂鼎男告訴我,非非國有一部《消費期權公約》,這是保證消費期權制經濟有效運轉的社會公約。這個公約對消費者的消費性質、地位、權利以及網央、網都、財富締造邦對消費期權擁有者履行的義務,都有詳盡的約定。

  “唐鼎男,如果你有興趣,不妨看看我國的《消費期權公約》,也許對你了解和認識消費期權制度有些幫助。”劉陽衡鼎男在一旁建議,我也隨即點頭稱謝。

  (四)

  劉陽衡鼎男的建議讓我隱約覺得似乎是有意讓我們結束交談。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視屏上的時間——我們的交談還不到一個小時。於是,我將此次訪問過程中一直在觀察和思考的問題端出來,看看他有些什麼不同的說法:“在非非國,人們辦財富締造邦的動力從哪兒來?也就是說,鼓動一個人去做財富締造邦的發起人的動力從何而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