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我不知道。
雲空的屍骨燒出了兩顆舍利子,舍利高潔,我去拜時,又與李念「偶遇」了一遭。
新婚不久的李念眉眼裡蘊著笑,見了我,便以佛禮向我問詢,「老師,您也來祭拜雲空師父嗎?」
不待我點頭,他又道,「西涼國來了使者,說要迎雲空師父舍利回國。」
雲空有一半西涼血統,又曾入過西涼國天丒教,這消息早已在京師坊間傳開了。就是從江湖客里傳出去的,只是比我預料的還要快一點,不知道還有誰在當中推波助瀾。
舍利回國這樣的大事,鴻臚寺必然會有所動作。聖上有意與西涼國緩和關係,也必然會應允,派使臣護送雲空師父的舍利回去。
我想努努力,把這份差使攬到自己頭上。
兩位親王的婚事雖暫時性地牽制住了兩位節度使,但真要到了刀兵相見的時候,恐怕什麼父母兒女都是陌路。
所以我必須得去一趟西涼國。
於是我笑道,「殿下可有了舉薦的人選?」
李念道,「聽聞何大人有意。」
「何大人年紀大了,經不得舟車勞頓。」我又笑了一聲,「此事關乎兩國邦交,還得身份貴重些的年輕人去才好。」
李念亦笑,「老師的意思,學生明白了。」
李念與李修長相不同,他更儒雅些,長眉鳳眼,玉面丹唇,即便笑起來也含著內斂的意思。與李修時而冷銳時而怯懦茫然的眼神不一樣,李念的眼裡總帶著光,如春波粼粼,溫柔可親。
我朝他拱手。
其實時間是不多的。
尹川王手裡的底牌究竟有多少,我至今也沒摸清楚。
馬凡與趙汝經營江湖客,很有些成績。
晚些時候他們拿著菜單給我比對,「要青城酒的人大多是南邊來的,京師里的喝峨眉酒的多,這崆峒酒自釀出來,也就那些西涼人喝過。」
趙汝也道,「趙提督喝過一次,提起了當年鳳相親釀的春與繁化,說得其三分味了。不過這酒喝多了上頭,只能喝一種茶去解,但那茶是什麼,趙提督卻沒說明白。」
我心裡有了數。
趙汝多去了一趟提督府,劉成武也過來送了一遭消息,我與奉議司交情匪淺,聖上默許的。
鳳相在家稱病久了,方瑱一人獨大,聖上不僅不信我,也不信方瑱和方家的鐵浮屠。我與他愈是對立,聖上便覺自己愈是安全,方瑱當日所作所為,我今時才看的明白。
聖上到底是老了,每一個決定都做的格外小家子氣。
此時無論是信我還是信方瑱,我們都有自己成熟又完善的一套理論,可偏偏聖上誰都不信,只信自己。
第二日上朝,西涼使臣上書,請迎雲空舍利回國。
何大人自告奮勇,關雋最先出列駁斥,關雋說話很不客氣,他特特點了鍾毓,「何大人擇婿無方,如何能擔此重任?」
在他們眼裡,鍾家是逃兵。
京師最繁盛的鐘府,一夕之間便沒了蹤影。
仿佛只是一場夢。
李修持笏出列,「兒臣以為,蘭台令孟老爺頗為合適。」
李念詫異,匆匆看了我一眼,來不及在眼神之間說些什麼,便緊跟著上前一步,「兒臣亦推舉孟老爺。」
昨日劉成武來,還說了一件就是寶親王李修的事情。
寶親王妃是周垣的嫡女,原先一心要定給裕親王的。周垣一直想與朝中大員扯上關係,早就翻了族譜,打定了注意要通過聯姻的方式與周若海這一門攀親。
不想因為年齡問題,嫁入了寶親王府。
如今寶親王妃有了身孕,李修順勢將王妃的兄弟都推舉入了六部之中,卓州衛如今就算是為了自家人,也得站在寶親王這一頭。
夜裡李修去了一趟,提的依舊是立太子一事,他言語切切,「老師,如今學生身後有三位節度使,倘若能順理承繼大統,學生必拜老師為相。」
我多問了一句,「尹川王有什麼想法?」
「學生不知。」
京師局勢,愈發不明晰了。
尹川王遊走於兩位親王之外,鳳相態度模稜兩可,寶親王李修將自己的依仗呈在了我面前,足可見其誠意。
於是我道,「西涼使臣將迎雲空舍利回國。」
「本王明白。」
李修是個聰明人,他當即便明了我要去西涼國的意圖是什麼,於是今日朝上,關雋駁回了何大人的自請後,上書舉薦我做為使臣護送雲空師父的舍利子回故土西涼。
只是,若做為使臣,蘭台令到底不夠有誠意。
於是李念添了一句,「兒臣請父皇加封孟老爺為福西伯,護送雲空師父舍利子,隨西涼使團回國。」
聖上只是擺手,「再議吧。」
此事提一次自然是行不通的,我也不急。
下了朝我又去了一趟相府,鳳相在家中養了這許多時日,臉色好了許多。不等他說什麼,我已拎著茶餅直入素心齋,「如今下官可有幸與鳳相對弈一局了?」
「看來今日游新已非吳下阿蒙。」
鳳相合了摺扇,與我相對坐下。
引泉烹茶,我道,「這茶名叫白雲天。」
鳳相執杯的手一頓。
七月七。
春與繁化。
千裏白雲天。
這從來都不只是一句詩。
雲空的屍骨燒出了兩顆舍利子,舍利高潔,我去拜時,又與李念「偶遇」了一遭。
新婚不久的李念眉眼裡蘊著笑,見了我,便以佛禮向我問詢,「老師,您也來祭拜雲空師父嗎?」
不待我點頭,他又道,「西涼國來了使者,說要迎雲空師父舍利回國。」
雲空有一半西涼血統,又曾入過西涼國天丒教,這消息早已在京師坊間傳開了。就是從江湖客里傳出去的,只是比我預料的還要快一點,不知道還有誰在當中推波助瀾。
舍利回國這樣的大事,鴻臚寺必然會有所動作。聖上有意與西涼國緩和關係,也必然會應允,派使臣護送雲空師父的舍利回去。
我想努努力,把這份差使攬到自己頭上。
兩位親王的婚事雖暫時性地牽制住了兩位節度使,但真要到了刀兵相見的時候,恐怕什麼父母兒女都是陌路。
所以我必須得去一趟西涼國。
於是我笑道,「殿下可有了舉薦的人選?」
李念道,「聽聞何大人有意。」
「何大人年紀大了,經不得舟車勞頓。」我又笑了一聲,「此事關乎兩國邦交,還得身份貴重些的年輕人去才好。」
李念亦笑,「老師的意思,學生明白了。」
李念與李修長相不同,他更儒雅些,長眉鳳眼,玉面丹唇,即便笑起來也含著內斂的意思。與李修時而冷銳時而怯懦茫然的眼神不一樣,李念的眼裡總帶著光,如春波粼粼,溫柔可親。
我朝他拱手。
其實時間是不多的。
尹川王手裡的底牌究竟有多少,我至今也沒摸清楚。
馬凡與趙汝經營江湖客,很有些成績。
晚些時候他們拿著菜單給我比對,「要青城酒的人大多是南邊來的,京師里的喝峨眉酒的多,這崆峒酒自釀出來,也就那些西涼人喝過。」
趙汝也道,「趙提督喝過一次,提起了當年鳳相親釀的春與繁化,說得其三分味了。不過這酒喝多了上頭,只能喝一種茶去解,但那茶是什麼,趙提督卻沒說明白。」
我心裡有了數。
趙汝多去了一趟提督府,劉成武也過來送了一遭消息,我與奉議司交情匪淺,聖上默許的。
鳳相在家稱病久了,方瑱一人獨大,聖上不僅不信我,也不信方瑱和方家的鐵浮屠。我與他愈是對立,聖上便覺自己愈是安全,方瑱當日所作所為,我今時才看的明白。
聖上到底是老了,每一個決定都做的格外小家子氣。
此時無論是信我還是信方瑱,我們都有自己成熟又完善的一套理論,可偏偏聖上誰都不信,只信自己。
第二日上朝,西涼使臣上書,請迎雲空舍利回國。
何大人自告奮勇,關雋最先出列駁斥,關雋說話很不客氣,他特特點了鍾毓,「何大人擇婿無方,如何能擔此重任?」
在他們眼裡,鍾家是逃兵。
京師最繁盛的鐘府,一夕之間便沒了蹤影。
仿佛只是一場夢。
李修持笏出列,「兒臣以為,蘭台令孟老爺頗為合適。」
李念詫異,匆匆看了我一眼,來不及在眼神之間說些什麼,便緊跟著上前一步,「兒臣亦推舉孟老爺。」
昨日劉成武來,還說了一件就是寶親王李修的事情。
寶親王妃是周垣的嫡女,原先一心要定給裕親王的。周垣一直想與朝中大員扯上關係,早就翻了族譜,打定了注意要通過聯姻的方式與周若海這一門攀親。
不想因為年齡問題,嫁入了寶親王府。
如今寶親王妃有了身孕,李修順勢將王妃的兄弟都推舉入了六部之中,卓州衛如今就算是為了自家人,也得站在寶親王這一頭。
夜裡李修去了一趟,提的依舊是立太子一事,他言語切切,「老師,如今學生身後有三位節度使,倘若能順理承繼大統,學生必拜老師為相。」
我多問了一句,「尹川王有什麼想法?」
「學生不知。」
京師局勢,愈發不明晰了。
尹川王遊走於兩位親王之外,鳳相態度模稜兩可,寶親王李修將自己的依仗呈在了我面前,足可見其誠意。
於是我道,「西涼使臣將迎雲空舍利回國。」
「本王明白。」
李修是個聰明人,他當即便明了我要去西涼國的意圖是什麼,於是今日朝上,關雋駁回了何大人的自請後,上書舉薦我做為使臣護送雲空師父的舍利子回故土西涼。
只是,若做為使臣,蘭台令到底不夠有誠意。
於是李念添了一句,「兒臣請父皇加封孟老爺為福西伯,護送雲空師父舍利子,隨西涼使團回國。」
聖上只是擺手,「再議吧。」
此事提一次自然是行不通的,我也不急。
下了朝我又去了一趟相府,鳳相在家中養了這許多時日,臉色好了許多。不等他說什麼,我已拎著茶餅直入素心齋,「如今下官可有幸與鳳相對弈一局了?」
「看來今日游新已非吳下阿蒙。」
鳳相合了摺扇,與我相對坐下。
引泉烹茶,我道,「這茶名叫白雲天。」
鳳相執杯的手一頓。
七月七。
春與繁化。
千裏白雲天。
這從來都不只是一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