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呂智平靜的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國與國之間,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羅馬帝國離不開和大秦貿易的稅收,而我大秦,又何嘗願意失去羅馬那塊巨大的市場。我想羅馬那位精明的君主,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拉下臉,再次派出使節。他們已經會作出讓步,但有一定的底線,所以我們能得到的利益,怕也是有限的。”
呂布顯然對兩個孩子的回答很滿意,他笑著點點頭道:“你們說得不錯。真的不錯,我真的很滿意。大秦交到你們兄弟的手上,我很放心。我相信大秦在你們手中,將會變得更好。”
呂智和呂成臉色微微一變,他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呂布仿佛在囑託後世一般,在向他們訴說著一切。不過看到呂布並沒有什麼病容,二人還是放下心來,他們猜測是自己胡思亂想罷了。
和羅馬的商談並沒有浪費太多的功夫,羅馬付出了一批工匠,以及減免稅收的代價之後,兩國重新締結了盟約。只不過這盟約只是最普通的商業盟約,不再是開始時的軍事盟約。羅馬使節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是羅馬首先背叛了盟約。
呂布似乎沒有再動刀兵的打算,他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內的建設上。他再一次分化了地方的權利,同時再次削弱了將領的領兵權。為了表彰將領在貴霜戰場上的功勞,呂布將張遼、高順、趙雲、文丑、顏良五人升為元帥。另有一批將領被封為大將。期余將領也各有封賞,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隨後呂布一系列舉動則讓人摸不清頭腦。他先是任命張遼遠赴北方,整合分散在北方數十座邊關城市的部隊,組成四個軍團。由他統一指揮,指揮這二十萬人的部隊。這隻部隊一直都擔任開疆拓土的任務,部隊的裝備,和士兵的戰鬥力,在整個大秦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呂布無緣無故的將這隻部隊整合起來,他的舉動,未免讓人感到奇怪。但他下一道命令,更讓人不解。
在張遼徹底掌握北疆軍團之後,呂布令顏良、馬超、張郃、高覽四將南下,和大將黃忠一起整合江南的部隊,裁撤了大量士兵,只保留、補充兵力十五萬人,並將這十五萬人分成五個兵團,分駐江南各個要地。同時長江水師也在徐盛的率領下,開始整備,一些小型的炮艦不時的在江面巡邏,美其名曰演習。
同時,呂布命令趙雲進駐四川和南蠻、交州的交界處,整合三州之精銳,約十萬人馬,屯紮在當地,進行整訓。此地之兵,多是野蠻、剽悍之輩,戰鬥力強悍。趙雲曾在此處為將,深得軍心、民心,故呂布派到到此指揮部隊。
同時,呂布命令高順總督都城長安附近的三十萬兵馬,並將文丑、蔣奇、韓猛等人調到軍中,擔任要職。同時急令曹性、侯成等舊將駐紮各該隘要塞,嚴格把守。同時命令海軍整備武器彈藥,進入戰備狀態,只要一個命令就可以參戰。
呂布這一系列舉動將朝廷上下所有的人都弄糊塗了。他分明是在針對駐紮在地方上的部隊。他難道又要有什麼大動作不成?難道他要進行內部的清洗,就像劉邦當年一樣,在馬放南山的時候,大肆屠殺功臣?
一些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這一系列調動的,都是跟隨呂布起兵的老臣子,可以說都是他的心腹大將。就像高順,一直都擔任守備大秦心臟的任務。而趙雲,在呂布指揮偏師攻擊羅馬的時候,秦軍大營的軍務,基本上由他負責。這次調動,後歸降的高級軍官,基本上沒有怎麼調動,依然在參謀部和統帥部浮著,沒有掌控部隊。可如果要說呂布要針對他們下手,似乎也沒有什麼理由。再說呂布真要動他們的話,也不需要弄如此大的動靜。
大秦已經統一很長一段時間了,無論是百姓還是貴族,也不要說南方的士兵和北方的士兵,所有人都嘗到了甜頭,這些人不可能再聽從前朝遺老遺少的挑撥,反對呂布。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呂布要有這麼大的動作。
貂禪靜靜的看著呂布,這個救她脫離火坑的人,她的丈夫,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眼睛多少有了些濕潤。他瘦弱了很多,原本漆黑的頭髮上,似乎也多了幾絲白髮。他明顯蒼老了,這都是為了帝國,為了霸業,嘔心瀝血的結果。她有些時候,真的不明白,他已經掌握了如此強大的帝國,為什麼還要勞心勞力。
呂布輕輕的看著貂禪,心中湧起了一絲愧疚,他辜負他的後、妃太多了。他陪伴她們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不過他又釋然了,為了帝國,這些也是值得的。再忍耐一段時間,一切都會好起來。
ps:本章是為明天的結尾做鋪墊。
第一百七十秦九章 大秦盛世,傳承
呂布的心思很難猜,但不代表田豐這等跟隨他日久的重臣猜測不到。田豐是個很精明的人,他雖然不像賈詡那般狡詐,也不像程昱那般冷酷,但他在戰略全局上的眼光,全是大秦之冠。呂布每次大的軍事構想,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田豐很了解呂布,也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他也知道自己的毛病,自己太過剛直,如果不是碰到呂布這樣的主公,怕是難以善終。所以他對呂布忠心耿耿,一直盡心盡力,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二人名為君臣,卻實乃摯友。故而田豐十分了解呂布,在他看來,呂布行事大異於常人,不能用常理來推斷。往往最不可能發生的事,卻是呂布想要做的事。
呂布顯然對兩個孩子的回答很滿意,他笑著點點頭道:“你們說得不錯。真的不錯,我真的很滿意。大秦交到你們兄弟的手上,我很放心。我相信大秦在你們手中,將會變得更好。”
呂智和呂成臉色微微一變,他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呂布仿佛在囑託後世一般,在向他們訴說著一切。不過看到呂布並沒有什麼病容,二人還是放下心來,他們猜測是自己胡思亂想罷了。
和羅馬的商談並沒有浪費太多的功夫,羅馬付出了一批工匠,以及減免稅收的代價之後,兩國重新締結了盟約。只不過這盟約只是最普通的商業盟約,不再是開始時的軍事盟約。羅馬使節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是羅馬首先背叛了盟約。
呂布似乎沒有再動刀兵的打算,他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內的建設上。他再一次分化了地方的權利,同時再次削弱了將領的領兵權。為了表彰將領在貴霜戰場上的功勞,呂布將張遼、高順、趙雲、文丑、顏良五人升為元帥。另有一批將領被封為大將。期余將領也各有封賞,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隨後呂布一系列舉動則讓人摸不清頭腦。他先是任命張遼遠赴北方,整合分散在北方數十座邊關城市的部隊,組成四個軍團。由他統一指揮,指揮這二十萬人的部隊。這隻部隊一直都擔任開疆拓土的任務,部隊的裝備,和士兵的戰鬥力,在整個大秦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呂布無緣無故的將這隻部隊整合起來,他的舉動,未免讓人感到奇怪。但他下一道命令,更讓人不解。
在張遼徹底掌握北疆軍團之後,呂布令顏良、馬超、張郃、高覽四將南下,和大將黃忠一起整合江南的部隊,裁撤了大量士兵,只保留、補充兵力十五萬人,並將這十五萬人分成五個兵團,分駐江南各個要地。同時長江水師也在徐盛的率領下,開始整備,一些小型的炮艦不時的在江面巡邏,美其名曰演習。
同時,呂布命令趙雲進駐四川和南蠻、交州的交界處,整合三州之精銳,約十萬人馬,屯紮在當地,進行整訓。此地之兵,多是野蠻、剽悍之輩,戰鬥力強悍。趙雲曾在此處為將,深得軍心、民心,故呂布派到到此指揮部隊。
同時,呂布命令高順總督都城長安附近的三十萬兵馬,並將文丑、蔣奇、韓猛等人調到軍中,擔任要職。同時急令曹性、侯成等舊將駐紮各該隘要塞,嚴格把守。同時命令海軍整備武器彈藥,進入戰備狀態,只要一個命令就可以參戰。
呂布這一系列舉動將朝廷上下所有的人都弄糊塗了。他分明是在針對駐紮在地方上的部隊。他難道又要有什麼大動作不成?難道他要進行內部的清洗,就像劉邦當年一樣,在馬放南山的時候,大肆屠殺功臣?
一些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這一系列調動的,都是跟隨呂布起兵的老臣子,可以說都是他的心腹大將。就像高順,一直都擔任守備大秦心臟的任務。而趙雲,在呂布指揮偏師攻擊羅馬的時候,秦軍大營的軍務,基本上由他負責。這次調動,後歸降的高級軍官,基本上沒有怎麼調動,依然在參謀部和統帥部浮著,沒有掌控部隊。可如果要說呂布要針對他們下手,似乎也沒有什麼理由。再說呂布真要動他們的話,也不需要弄如此大的動靜。
大秦已經統一很長一段時間了,無論是百姓還是貴族,也不要說南方的士兵和北方的士兵,所有人都嘗到了甜頭,這些人不可能再聽從前朝遺老遺少的挑撥,反對呂布。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呂布要有這麼大的動作。
貂禪靜靜的看著呂布,這個救她脫離火坑的人,她的丈夫,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眼睛多少有了些濕潤。他瘦弱了很多,原本漆黑的頭髮上,似乎也多了幾絲白髮。他明顯蒼老了,這都是為了帝國,為了霸業,嘔心瀝血的結果。她有些時候,真的不明白,他已經掌握了如此強大的帝國,為什麼還要勞心勞力。
呂布輕輕的看著貂禪,心中湧起了一絲愧疚,他辜負他的後、妃太多了。他陪伴她們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不過他又釋然了,為了帝國,這些也是值得的。再忍耐一段時間,一切都會好起來。
ps:本章是為明天的結尾做鋪墊。
第一百七十秦九章 大秦盛世,傳承
呂布的心思很難猜,但不代表田豐這等跟隨他日久的重臣猜測不到。田豐是個很精明的人,他雖然不像賈詡那般狡詐,也不像程昱那般冷酷,但他在戰略全局上的眼光,全是大秦之冠。呂布每次大的軍事構想,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田豐很了解呂布,也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他也知道自己的毛病,自己太過剛直,如果不是碰到呂布這樣的主公,怕是難以善終。所以他對呂布忠心耿耿,一直盡心盡力,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二人名為君臣,卻實乃摯友。故而田豐十分了解呂布,在他看來,呂布行事大異於常人,不能用常理來推斷。往往最不可能發生的事,卻是呂布想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