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田豐知道,呂布很愛他後宮的女子,而且他似乎也厭倦了朝政和征戰。他知道,如果自己所料不錯的話,呂布應該打算效仿趙武靈王,將皇位讓給某一位皇子。雖然趙武靈王的結局並不好,但呂布應該不會那樣。他在軍隊和百姓心中的地位,遠不是趙武靈王那種繼承先人之餘澤的人可以相比擬的。

  田豐雖然猜到了呂布的心意,但他卻不敢多說什麼。他知道,呂布雖然拿自己當朋友,並不代表他忘記了兩個人的身份。在君權受到挑戰的時候,呂布會毫不猶豫的將其剷除。雖然呂布沒有殺功臣的先例,但這不代表他不會殺。

  田豐不是傻蛋。他之所以能活到今天,依然受到重用,擔任內閣之首,自然有他地保身之道。他始終盡到了自己臣子的本分,沒有一丁點的越位。他雖然有些時候直斥呂布,但那是為了帝國的發展和百姓的利益。他從來沒有為自己考慮過,也正因為如此。呂布才一直對他信任有加。一旦呂布想讓位的消息傳出去,必然引起軒然大。一些有心人必然會施展手段。以至於引發內亂。想來呂布調動心腹大將,牢牢的掌握住地方上地軍權,目的大概也是怕被有心人鑽了空子吧!

  想到此節地田豐暗中盤算,究竟是哪個皇子繼承大統的面大。呂智和呂成都有可能,誰也叫不准應該是那個。呂成畢竟是貂禪的兒子,又身為太子,想來繼承大統的希望較大。可如此一來。呂智又如何安排呢?田豐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就這樣平靜的過了一個月,連原本認為已經知道呂布打算的田豐也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弄錯了,這只不過是呂布例行公事的調動,加強朝廷部隊地控制罷了。

  又到了上朝的時候,這天的天氣似乎有些寒意。呂布身穿龍袍,正襟危坐。如同一隻老虎,巡視著自己的領地一般,打量著下面的眾大臣。

  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感覺到氣氛有些不一般。而且朝廷周圍的虎賁侍衛也多了不少。一些好占小便宜的,和那些喜歡花天酒地地大臣心中都在打鼓,呂布該不是很長時間沒有收拾人。今天又想大開殺戒了吧!

  呂布看了一眼眾臣,微微一笑道:“諸位,你們跟隨我也有年頭了。你們中,有些人從我起兵之日起便跟隨我披荊斬棘。有些人是大秦立國後歸附的,為大秦嘔瀝血。這些我都看在眼裡。可以說,我是在諸位的輔佐之下,才走到今天這一步。大秦今日之興盛,如今之地位,離不開諸位的的努力。諸位辛苦了。”

  田豐等心腹重臣的臉色微變,隨即帶頭伏地道:“臣等惶恐。為帝國效力。是臣等之本分。為陛下效命。是臣等之榮耀。臣等不甚惶恐。”

  呂布見眾臣如此,微微點了點頭道:“諸位。今日之大秦,可謂國力興盛,疆域廣大。自我出入仕途,大秦擴張地腳步,就沒有停下來。北攻大漠,驅逐胡虜。南定交州,繁榮安定。東攻百濟,使東方邊疆再無擾民之敵,西戰貴霜,使西方豪雄戰慄而不敢盈大秦之兵鋒。如今我大秦東、北兩面臨海,在南方,也有廣闊的出海口。在西方,已無有力一戰的敵人,大秦之疆域,比先漢擴大了一倍也還不止。大秦的聲威,比先漢高了數倍。大秦之今日,離不開諸位的努力。”

  眾大臣臉色再變,都不知道呂布打的是什麼主意,一個個都戰戰兢兢,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田豐猶豫了一下,開口道:“陛下,臣等惶恐。如此武功,儘是陛下和諸多將士浴血奮戰,才換來的成果。”

  呂布微笑道:“元皓錯了。你也不是不知兵之人,又豈能不知道如果內部不穩,又何談出兵之事。大秦在你們的努力下,經濟發展,公路暢通,士民和樂。所到之處,儘是一片繁榮。這樣的功績,又豈是幾句話可以訴說得清的!?”

  聽了呂布地話,田豐不禁打了一個寒戰,這個難以用常理來揣測地皇帝,究竟是怎麼了,為什麼語氣這麼怪?最讓人疑惑不解的是,呂布今天將眾大臣捧得如此之高,雖然有些大臣確實當得起這個稱呼。但在一國之君地口中說出來,分量又自不同。

  呂布所做的這些事,說的這些話,這不得不讓那些臣子好生思量。一般君主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兩種。第一種還好,這是有重要的事情交付臣子,但究竟是什麼事情需要這麼多的臣子去辦呢?第二種就慘了,那是暴風雨的前兆。在說完之後,恐怕要在雞彈裡面挑骨頭了。到那個時候,被挑出骨頭的大臣,下場怕是會很悽慘。

  呂布看了一眼眾臣,知道再不說話。怕是這些人都要急瘋了,當即笑道:“諸位,今日我有一事相求,請諸位務必答應。”此言一出,堂下一片譁然。

  所有的臣子都跪倒在地,不停地磕頭,口中連道:“臣等不敢……”

  呂布點頭道:“自我立國之日起。可謂殫精竭慮,想為後世子孫百姓打下一片大大的河山。今日之大秦。疆域廣大,百姓安康。我也完成了當日立下的誓言,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我打算退位,將帶領大秦的擔子,交給我的兒子呂成。希望諸位能像輔佐我一樣,輔佐他。保證大秦的安定,務必保得百姓地利益不受損害。”

  眾臣轟的一聲亂了套。即使田豐這樣已經猜出呂布心思地臣子,也不由得跪倒在地,不住口的勸阻。其實這也難怪,縱觀中國歷史,似乎還沒有哪個君主在壯年時期就放棄自己的帝位。更不要說像呂布這樣得用英明睿智來形容的君主了。因此一聽到他決定讓位,所有的臣子都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一個勁的勸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