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這個時候,史達林卻聽取了中國赤色黨的建議,命令法共盡力排擠“自由法國”,由於法國解放時法共游擊隊的總兵力多達50萬人以上,是戴高樂“自由法國”軍隊的好幾倍,而且遠比這些歸國人士更加深入基層,只要採取武裝奪取政權的方式,輕易就能打倒剛剛組建的戴高樂政府。

  在這種情況下,邱吉爾頓時就慫了。德國雖然底子很好。但是法國離英國更近,赤化後的威脅自然也更大。最終,經過蘇聯和美英的協商,法共如歷史上一樣被蘇聯人賣了。聽從蘇共命令放棄武裝鬥爭的他們很快就被大資本家們操縱著的所謂大選輕鬆玩殘。後來還因此成為了中國政治教材里的反面典型……

  而蘇聯政府卻藉此逼迫美英承認了其對德國的控制。自以為是大賺特賺,但是胡衛東在中國赤色黨的高層會議中卻尖銳地指出,以德國的工業底子。一旦經濟復興,必然會挑戰蘇聯在歐洲共運中的領導權,到時候有得蘇聯人頭痛了。當然,蘇聯人也可以壓制德國的發展,但那樣一來,不但控制德國的意義大打折扣,而且還會激發德國人的反蘇情緒,到時候西方再派人滲透挑撥一番,東歐一樣會變得異常熱鬧……

  雖然史達林也意識到了這些潛在的隱患,特別將現代德國的發源地東普魯士分離出來送給了剛剛在蘇軍幫助下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的波蘭,令德國的疆域明顯縮小,但他還是低估了德國的發展潛力,而且歐洲的小弟當中還有一個更不聽話的狄托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這個時空戰後東歐的版圖與歷史上還是頗為類似的,比如羅馬尼亞、波蘭、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完全一樣,但不同的是,歷史上的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和希臘四國變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巴爾幹聯邦”,而歷史上大部分屬於西方陣營的德國與全部屬於西方陣營的奧地利和丹麥也都成為了蘇聯的東歐小弟,再加上被直接併入蘇聯的北歐三國,使得這個時空歐洲的赤色勢力遠比歷史上強大得多。

  當然,西方陣營的實力同樣不弱,老牌帝國英法加上雖然是半工業國、但科技水平還算不錯的義大利,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和低地三國,還有永久中立國瑞士,僅以工業底子來說,並不比東歐遜色,何況它們身後還站著一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超級大國。而當美國組織起所謂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後,蘇聯當即針鋒相對地組織起了“華沙條約組織”,而中國也隨之建立了一開始包括中國、日本、朝鮮、琉球、蘭芳、亞齊、尼泊爾、不丹這8個成員國的“東方國家合作組織”,簡稱“東合”,再加上克里姆當初建立的伊盟,世界上同時存在四個超國家組織,令這個時空的冷戰遠比歷史上更容易發展成為熱戰……

  不過,由於這個時空二戰的破壞更大,因此戰後無論是哪個陣營,都將恢復重建放在了第一位。而因為本時空美國受創不輕的緣故,雖然“馬歇爾計劃”還是出現了,但是規模和力度不能與歷史上的相比,再加上戰後西歐的勞動力遠比歷史上更加缺乏,因此經濟恢復的速度比歷史上慢了不少。反倒是東歐國家雖然損失可能更大,但因為蘇聯模式、或者說史達林模式先天適於恢復重建,因此普遍更早地恢復了元氣,尤其是蘇聯,只用了一個五年計劃就全面超越了戰前水平,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更是迅猛,即使按照同比價格計算,也比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增加了50%以上,令西方國家深感震驚。

  1956年,美國的工業總產值為1800億美元,蘇聯超過了800億美元,英國為180億美元,法國為200億美元,德國為320億美元,都較二戰結束時有明顯的增長,但是最令人驚訝的還是東方的幾個國家。這一年日本的工業總產值達到180億美元,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和平時期趕上英國(當然本時空英國人口損失太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朝鮮為30億美元,而中國雖然沒有戰後重建的恢復性增長加成,卻依然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工業增長率,戰後5年裡年均增長12%以上,1956年時中國的工業總產值已經接近1000億美元,成為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但由於此時中國人口已經接近9億(此時美國人口不到1.6億,蘇聯也不到2億。),按人頭一平均就又跟亞非拉的落後國家為伍了……

  第八百二十九章 民族解放運動

  但令世界各國頗為無語的是,這樣一個總體而言還很貧窮的國家卻並不落後,至少尖端科技、特別是尖端武器科技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雖然由於發展策略的原因,這個時空中國並不是第一個成功將人造衛星送上天的,但是準備充分的中國航天人卻在世界上率先發射成功具有實用意義的人造衛星,而中國火箭的性能也比美國的更加出色,蘇聯就更比不上了,這一點也同樣反映在中國不久前試射的那枚8000公里射程的洲際飛彈上。

  而在核科技方面,中國同樣在這幾年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世界上首座10萬千瓦級核電站的成功建成表明中國的核科技繼續保持著世界領先的地位,而彈道飛彈核潛艇和3000公里射程的固體彈道飛彈的研製成功,則表明中國已經擁有了具有實戰意義的海基戰略核威懾力量,這方面同樣領先於美國和蘇聯。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裡中國的核工業也有了飛速的發展,1956年中國武器級核材料的總產量已經足夠製造8枚原子彈或者氫彈,如果緊急動員,產能還能在半年內再加一倍,雖然還是無法與財大氣粗的美國相比,但相較三年前剛剛炸響了原子彈的蘇聯,還是明顯要強得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