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樂昌公主難啦,楊素是她崇敬的人;徐德言是她愛的人;楊素視自已為掌上明珠,即使能離開他,他也會傷心啊!

  在兩難之中,她還是選擇了向楊素如實相告。

  楊素不僅大度,人情味也十足!(不過,要申明一下,他只對這個女人有人情味。因為,在建設仁壽宮的時候,兩年時間,在他的手下,死了幾萬男人。)

  經過考慮,楊素答應樂昌公主讓徐德言帶走。

  樂昌公主難啦,不過,再難,仍得面對這樣的兩個男人:“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故事講起來很美,結局也不錯,但是,也挺悲傷的!

  還是這個楊素,把當了二十年的太子楊勇給廢了……神馬都是浮雲,一點兒也不錯!楊勇當了二十年的太子,轉眼間,也變成“浮雲”了。

  獨孤皇后不喜歡自已的太子兒子楊勇,當年的晉王,楊廣對太子這一高位也是虎視眈眈、垂涎三尺,不過,沒有楊素,獨孤皇后只能是干氣,楊廣再饞,太子這塊肥肉也到不了他的嘴裡,楊勇這個太子還是太子。因為有了楊素,楊勇這個太子就變成了廢太子,獨孤皇后和楊廣才如願以償。

  太子楊勇被廢,大隋的國家柱石——廢太子楊勇的兒女親家——楊素的最強大的政敵——高熲,也隨即倒下。

  楊素厲害吧?真正的很厲害!

  前面說過,楊素熟悉政治、精通軍事、謀略過人、懂得韜光養晦。這人要好是樣樣好,他不僅有以上這些優點,而且長得也有優點——相貌堂堂。

  第119章 突厥克星

  更新時間2012-10-17 7:00:25 字數:3251

  帳篷里,燈火通明。楊素和麻叔謀席地而坐,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見到他們左一碗右一碗的喝,薛峰這才信了:《水滸傳》中的武松,一連喝了十八碗,也並不是什麼誇張。

  楊素和麻叔謀說的儘是些離別這一年來的客套話,常常流露出欲言又止的樣子。薛峰看得出來,這老弟兄要說知心話,自已在這,人家說話不大方便,便起身告辭。

  麻叔謀長得粗,可心眼不粗,他叫薛峰坐下,轉而對楊素道:這小子可靠,有些話但說無妨。

  楊素聽了,這才放開講來:

  突厥的突利可汗,是隋文帝楊堅親手培植起來的親信,也是大隋分化瓦解突厥的重大成果。

  隋朝的前身,是北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齊和北周共存。那個時候,突厥是大爺,北周和北齊成天誠惶誠恐,不知突厥何時要收拾自已,於是,不斷的給突厥送錢、送物、送美女,這樣,才能安穩上一些日子。

  突厥對北齊和北周,也深有自已的一套經驗,這經驗就是:沒事折騰折騰他們,不能讓他們安穩了。它今天看北齊不順眼,就聯合北周揍它;明天看北周不順眼,又聯合北齊揍它。

  北周和北齊之間,動不動也會互相掐。掐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最後,是一齊討好突厥。

  突厥可汗曾狂妄的說:我有北周和北齊這兩個孝順兒子,我永遠也窮不了!

  突厥在遇北周、北齊內鬥的歲月,它是大爺,可是遇上隋文帝,它可就是倒了大霉了!

  隋文帝建立大隋之後,他就不買突厥的帳了:你想在我面前稱大爺,你也沒尿泡尿照照你那影子,我還要做你的大爺呢!隋文帝是這樣想的,當然,最終也做到了。

  隋文帝說這話,他是有底氣的:因為,現在統一了,不存在窩裡鬥了!以前,人家欺負你,那是順理成章的事:兄弟不和外人欺嗎!

  突厥見隋文帝要稱大爺,要把這身份掉過來,當然是十分的惱火。惱火怎麼著?打唄!

  僅僅靠打,那是絕對不行的,因為那樣做會勞民傷財,最終大家都會吐血而亡,不知哪個又會坐收這漁翁之利。

  在這種背景下,大隋出了一個能人長孫晟。這人從一開始,就對突厥又是調查又是研究,成天揣摩突厥內部人的心思,發現他們有裂痕,就立即給它撕大。

  這可是一件最要命的事情:就這樣,突厥內部的裂痕,被這個長孫晟越撕越大,後來,突厥互相之間也掐了起來。

  大可汗都藍,攻打由大隋一手扶植起來的小可汗突利,其結果是突利可汗被打得大敗,連女人孩子老爹老媽也被殺個淨光,更不要說家產了。

  這一仗打的,都藍笑了,突利哭了。突利是大隋的親信,可是,突利敗了,作為大隋的大臣,長孫晟也笑了。他的笑從何來?都藍殺了突利的家人,突利能不恨都藍一輩子嗎?

  突利敗的也實在可憐,剩下的將士還有五……作為一個可汗,就是最輸,也總該剩下個五千來人吧?不過,這五千要除上一千——他自已不算,只剩下了五個人。

  楊堅和長孫晟一樣的高興,他將突利可汗改名為啟民可汗。

  都藍可汗見大隋對啟民可汗這麼好,也有些後怕。他返還了啟民可汗一萬多人。

  啟民可汗這人有了,沒有地方,隋文帝給了他一個肥沃的地方——河套。

  啟民可汗是個識好歹的人,誰親誰疏,一目了然:都藍有殺親之仇、血海之恨。而隋文帝給錢、給糧、給地、給人、給保衛,真是比親爹還要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