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麻叔謀一行,在行軍帳篷中見到楊素。兩人相見之後,上前就是一個擁抱禮。

  薛峰終於看到麻叔謀的臉部有些變化,好像有些激動。他只是臉部表情有些變化,但他的眼睛裡,看不到一點兒水。看樣子,他不僅要求別人流血不流淚,對自已也是這樣要求的。

  “老僕射,你都打了一輩子的仗了,難道還要親臨前線?”麻叔謀激動的問道。

  “呵呵,正因為打了一輩子的仗,所以才喜歡上前線呀!”楊素爽朗的答道。

  楊素打北齊,鎮壓尉遲叛亂,平南陳,御突厥,一生中可真謂身經百戰,而且百戰百勝。對於楊素,在後世,薛峰從歷史書中對他還是有些了解的:他的父親楊敷,在北周時是汾州刺史。北周武帝親率六軍攻打北齊時,楊素那時就曾當過先鋒官。

  當年,北周武帝就非常賞識楊素:“希望你好好努力,不要擔心將來不會富貴。”楊素當時回答了一句流傳很久的名言:“只怕富貴來逼臣,臣倒無心求取富貴。”

  北周大象二年,楊堅掌握了北周的實權,他當然也想要當皇帝,因為,他想當皇帝已經很久了。北周的大臣,相州總管尉遲迥、隕州總管司馬消難、益州總管王謙等高呼口號:楊堅當皇帝,我們堅決不答應!

  楊堅從來就不是省油的燈,你們不答應,不答應又怎麼著?打唄!當年信州總管、清河公楊素又當了一回急先鋒,當然,最後以尉遲迥等三大總管失敗而告終。

  開皇八年十一月,在當年晉王楊廣的帶領下,向南朝陳發動進攻。楊廣帶領五十一萬八千人,號稱六十萬大軍,分成三路。一路是楊廣大軍,直指陳朝的首都建康,二路是秦王楊俊大軍,直指長江中游的武昌,三路是清河公楊素大軍,直指三峽峽口。

  楊素打了平陳戰爭的第一仗,他親自率領部分將士偷襲狼尾灘,獲得成功。偷襲,是楊素慣用的手法,這說明他是狡猾狡猾的,這也是敵人害怕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狼尾灘大捷,極大的振奮了隋軍士氣,為平陳戰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站在高大的戰艦之上,八面威風的楊素,被沿江看見的南朝軍民譽為“江神”。

  楊素不僅會打仗,開皇十三年,建造仁壽宮,隋文帝也把這一重大任務交給了他。當然,他和管建築的副手宇文愷,是保質、保量,還保豪華、保“奢侈”的完成了這一任務。總之,仁壽宮美觀大方、富麗堂皇。

  如此的大工程,如此的豪華裝飾,從開工至竣工,也只用了兩年時間。

  仁壽宮建設得史無前例,可是,楊素卻差點兒為此丟了腦袋。原因是建得太好了!太好就意味著銀子花得多。隋文帝對仁壽宮,雖然打心裡一百個滿意,但一向崇尚節儉的他,心疼銀子!可表面上不能說心疼銀子,而是說:你這樣做,不是叫老百姓罵我麼?

  要不是獨孤皇后,這一次楊素還真的有點麻煩。

  獨孤皇后雖然也是節約的模範,但這樣好的建築她也從沒見過,她一高興,表揚了楊素幾句。

  隋文帝是怕老婆的模範,見皇后高興,這仁壽宮又是人家楊素掛帥建的,再治他的罪,就顯得不合時宜。皇上的態度隨著皇后的態度而改變,所以,那次,也就皆大歡喜了。

  隋朝皇帝、皇后、太子、皇子、大臣的故事個個精彩,當然,楊素的故事也在精彩之列。

  楊素的故事精彩,不僅在打仗和建設上,他的私人生活也相當精彩,典型的就要數他與樂昌公主的故事。

  著名的破鏡重圓的故事,裡面就有楊素的名字。

  陳朝滅亡後,楊素勞苦功高,隋文帝楊堅不僅獎賞他官爵、銀子、綢緞、土地、古玩、還獎賞他女人。這個女人,就是破鏡重圓故事裡面的女主人公——南朝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

  南朝陳國破家亡,樂昌公主也成了俘虜。

  樂昌公主生於皇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再加上她是十成的美人,所以,她深得楊素寵愛。

  可隨著時間的發展,楊素髮覺一件事情,有點不大妙:樂昌公主是有老公的人,這事鬧的!

  原來,陳朝滅亡之際,非常混亂,樂昌公主和老公徐德言也有點先見之明,知道自已可能在這場混亂中失散,因為樂昌公主畢竟不是普通的女人。

  如果失散怎麼辦呢?他倆一合計,想出了一個辦法:把一面銅鏡一分為二,各拿一半。如果失散,樂昌公主定會被擄入大隋的國都長安城。

  這地點有了,還有的就是時間了,每月十五日,在市場上,樂昌公主派人賣這半面鏡子。徐德言來到長安城,這兩個一半的鏡子就有可能合上。如能合上,人的團圓也就有了希望,不過,僅僅是希望而已,因為,事情總會變化的。

  幾年過去了,徐德言來到長安。一年,正月十五這個日子裡,他還真的發現有個老人在賣這半面鏡子,一打聽價格,價格不高,十貫五銖,這些錢夠買二百面新銅鏡的。聽到這個價格的人,無不罵這老人是個瘋子。

  可有一個人知道這老人並不是瘋子,這人就是徐德言。

  徐德言一打聽,樂昌已經是當今大宰相楊素的小妾了,這還有希望嗎?當然,他自已的半面銅鏡,一文錢沒要,交給了這位老人,還帶去了一首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姮娥影,空留明月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