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牆面橫平豎直,牆角雙面垂直,陰陽角都成九十度。平整與垂直很少有超過三毫米的地方。

  院牆的上口還是凹凸不平,薛峰腳踩凳子,和李三彈了道黑色直線,然後把高的地方鏟去,低的地方補上。用家中破舊的土筋做了個五厘米的檐口,然後用泥巴把檐口抹直抹平。

  說的時間不長,其實,這支“大軍”從太陽還在正頭頂時干起,此時,太陽已有一半落在了地平線以下。

  村莊上的人望這三人抹牆,都不禁笑話:這三個小鬼能抹出什麼好牆來?李三雖說年齡不小,但對於抹牆來說,也是個十足的外行。對於泥水匠這個行當來說,李三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個小鬼。

  在農村,所有男勞力都是三腳毛的瓦匠,(當然李三除外)只是有的精一點,有的毛糙一點罷了,但沒有不會的,因為夏天一個水勢天過後,家家的牆都要維修。小修小補也不是請人的事,所以,這泥水匠人人都會兩下子。在這些“匠人”的眼裡,誰能巧得起大伢子他們?

  他們背地裡一個個七嘴八舌:薛老三也真能沉得住氣,這牆讓他們三個小鬼來抹,還不抹成啥鬼樣呢!

  其實,薛老三也並非是沉得住氣之人,午飯後,他看見李三在幫著抹牆,心裡就大聲叫苦:從昨晚到今天中午,李三至少喝了自己一斤酒。這酒按三錢一斤算,就這樣,這三錢就沒了!但他一想起李三花五錢給自己送了對聯,就忍聲吞聲的上地里忙活去了。

  雖說是搬家,但家裡也沒啥東西,主要是破東爛西的一些物品。搬家的同時,這些物品也基本上拾掇好了。

  晚上,薛老三回家一看,見這牆抹得像鏡面一樣平整、方正,他打心眼裡樂開了:這一生以來,他沒少和泥牆打交道,可這樣周正漂亮的牆面,他還是第一次見過。

  ……

  (這一更本是19:30發的,提前發了……求推薦求收藏啊!)

  第24章 原來是他

  更新時間2012-8-23 7:30:57 字數:2189

  明朝散曲家陳鐸的小令,《水仙子.瓦匠》有云:“東家壁土恰塗交,西舍廳堂初瓦了,南嶺屋宇重修造。弄泥漿直到老,數十年用盡勤勞。金張第游麋鹿,王謝宅長野蒿,都不如手鏝堅牢。”

  這首散曲描寫了瓦匠繁忙的勞動,讚美了他們勤勞的品質,歌頌了他們勞動的價值。

  薛峰自從學建築那一天起,他就喜歡上《瓦匠》這首小令了,他雖然不是瓦匠,但自己是學建築的,與瓦匠多少沾點邊,他常常想,這大概就是成語“沾沾自喜”的原意吧!

  今天可不同了,今天自己真正的幹了一回瓦匠,而且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自己也成了散曲大家陳鐸讚美和歌頌的對象,為此,他感到自豪!儘管此時是腰酸腿疼。

  院牆抹好了,他在那牆前久久不願離去,他看著那牆簡直是一種享受:因為這是自己的作品!

  薛峰端詳著院牆,進一步感受到:自己學的這建築專業,在這個古代,也許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他看著看著突然笑了一下:這些名叫陳鐸的人就是有才,這個散曲大師陳鐸算上一個,還有中央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陳鐸也算上一個,還有自己班級的那個叫陳鐸的同學,考試成績總是前幾名……

  當然,按理說,有才沒才跟叫什麼名字沒有關係,但自己知道的這幾個陳鐸都確實有才。無論是古代的,還是中央的,還是地方的。

  薛老三在院牆這塊兒看看,那塊兒瞧瞧,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道:“李三,快點把手洗洗,今晚在這喝酒。”

  薛峰感到奇怪:這兩天,薛老三見到李三臉上總是寒寒的,怎麼這會兒熱情起來了?

  “老……老三,你是在跟我說話麼?”李三晃了晃腦袋,感覺有點不大相信薛老三是在和自己說話,便追問了一句。他心裡清楚:在這八卦村極端巧不起的人里,這薛老三算是其中的一個。

  薛老三對李三的這個回答感覺不好意思,他也來了個顧左右而言他:“大伢子,院牆抹得這樣周正,我明天起個大早買點石灰,你把它用石灰罩上一層,這院牆就更漂亮了!”

  薛峰聽了,也有些心急,巴不能眼前就有石灰,立即把它罩上,便道:“爹,你明天要買石灰的話,一定要買漚好的,不能買生石灰呀!”他知道,生石灰不漚上個把星期,罩上去會開裂的。

  “那是當然……這瓦工活,那不是吹的,砌牆我都是站大角的人,我能不懂這個?”薛老三小吹一下之後,喊道:“小二,飯弄好了麼?”

  “差不多了……今天的飯菜簡單,都是中午剩下的,熱熱就好了!”小二在鍋屋裡答道。

  薛峰聽了,想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真是千真萬確!小二才八歲,就成了家中做飯的“一把手”,這八歲還不是周歲,古代尚無周歲這種說法。

  ……

  薛老三首先為李三倒了一碗酒,李三以前無論對他有多少成見,眼前也是感激涕零:以前,別人見到自己都是捂住鼻子。是大伢子逼著自己才把身上洗乾淨的,現在,別人見到自己無論怎樣鄙視暫且不論,至少沒有捂鼻子的。一直以來,瞅都不瞅自己的薛老三,竟然為自己倒酒,這功勞都要歸於大伢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