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伢子,你不要怪我傷感,我今天是來告訴你,爺爺明天就要把我送往縣城的學館去上學,我再不能像以前那樣天天看到你了。”說話之時,韓小姐的手握得就緊了。

  “……”

  薛峰想:如果韓小姐真要出去上學的話,也是好事,自己也好騰出時間來好好的規劃一下自己。

  韓小姐楚楚可憐的道:“你沒有什麼要和我說的麼?”

  “我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你為前程,求學是好事……我會想你的!”薛峰想,這樣安慰應該夠了,再說多全是廢話。

  ……

  (天氣轉涼,請注意保暖……求推薦求收藏!)

  第23章 抹牆

  更新時間2012-8-22 9:10:10 字數:2296

  隋朝的婚姻習俗較為開放,在文化習俗上基本沿襲了北朝傳統。

  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因戰功卓著,被當時北周皇帝賜鮮卑人複姓普六茹氏,直到楊堅當皇帝時,才恢復楊姓。楊堅曾長期與北方少數民族混居,沿襲了胡人的一些習俗。

  當時的婚姻習俗與古代漢人相比,其清規戒律要少得多。

  古代漢人提倡婦女守節,到了隋唐時代,已經基本放棄這種觀念,離婚和再嫁現象比較普遍。不僅有男子休妻,女子先提出離異或棄夫的事並不鮮見。

  到了唐代,在性的控制方面更加寬鬆,唐太宗還曾下令寡婦再嫁。這與西漢時期及之前的“好女不嫁二夫”的貞節觀念已有天壤之別。在皇室之中,婚姻方面還出現許多的亂倫現象:子娶父妾、父奪兒妻等現象已經司空見慣。

  由於當時的環境,男女青年公開談情說愛,在別人看來,已習以為常。薛峰與韓小姐在一起,別人看著不順眼,主要他們是門第相差甚遠,而不是因為他們是青年男女。

  ……

  與韓小姐分手後,薛峰迴家已時至中午,他的家已經從河南岸搬到了河北岸,所謂“陰陽錯位”的現象已經得到調整。

  到了大門外,幫助搬家的人已經在屋裡吃飯。薛峰暫不想和生人見面,便在外面端詳起“新家”正南面的院牆。

  院牆高約一米八,牆體由三十厘米寬的土筋壘成,院牆是用泥抹面。由於時間長,日曬雨淋,整個院牆表面已變得凹凸不平。薛峰有一個想法:自己是學建築出生,為了讓家變得美麗,就從這院牆開始。這院牆就好比人的一張臉,所謂一好遮三丑,這“臉”要是漂亮了,別人看著就會舒服些。

  由於經濟原因,家中不可能有錢對整個房屋進行大面積維修,但把南院牆麵粉刷一遍,是不用花什麼錢的,只是出一點勞力而已。

  他走到家院的後面,見有一個小園裡,小園邊有許多土堆,他用鐵杴把土鏟到一邊,堆成一個土堆,然後把中間挖空,接著在土堆中心倒上水漚泡。

  這些事做完了,他站在老槐樹下,端詳起八卦村的建築。

  在科技的年代,城市的房屋越蓋越高,鋼筋水泥是建築的主體材料,粉刷的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漿,其外牆的裝飾常見的有:干掛大理石、玻璃幕牆、外牆面磚、水刷石、干沾石、毛水泥牆面刷彩色塗料等。

  眼前的這些外牆:普通人家幾乎都是土筋牆,泥土本色抹面。也有條件稍好的人家,下半截牆是青磚或石頭,上半截牆是土筋。薛老大和薛老三的主屋外牆下半截就是石頭。韓員外家外牆,房屋是以青磚勾縫、院牆是白石灰牆。

  八卦村的所有房屋,牆後面和兩個山頭沒有窗戶。薛峰想,與外界接觸的牆不留窗戶,可能是出於防盜、避靜、保溫等多種原因。在他看來,這種房屋的其缺點就是通風不暢。

  ……

  搬家的人吃過午飯走了,薛峰快速吃過飯之後,便找根麻繩,在麻繩上扣塊小石頭,做成線墜。用線墜把正門外側用線墜吊了一下,又把東南、西南兩大角吊了一下,對牆體垂直的情況掌握之後,便用鐵鍬把凸出牆面泥土鏟去。

  小二絕對是一個稱職的小工,他把鏟下的土,立即用鐵杴鏟進木盆,木盆滿後,便端到家後倒進正在漚泡的土堆。他又按照薛峰的吩咐,把整個南牆面澆了一遍水。

  李三酒足飯飽之後,本想回到自己“溫馨”的小屋睡上一覺,但出於對大伢子的感激,也加入到薛峰的“建築大軍”之中。在這個大軍中,一個“將軍”,就是薛峰,兩個士兵:一是小二,二是李三。

  李三按照薛峰的交待,在泥中放入剪成段的秸杆,和好後,一盆一盆的端到薛峰的腳前。

  薛峰本是學建築出身,又在工地上摸爬滾打了三年,可以絕對稱得上是一個稱職的“將軍”。小二做個小工,還是頂呱呱的,以力大著稱的李三,也是優秀的“士兵”。

  這一優秀的“三組合”,前期工作已準備停當,接下來就是正式粉牆。

  沒有抹子,薛峰便找來鍋鏟代替。沒有端板,便找塊平整的木板代替。

  薛峰把院牆凹的地方先泥了一遍。沒有刮牆的直杆,他便用刨子現刨了一根直杆。

  他用直杆把整個牆面颳了一遍之後,又開始抹第二遍。

  第二遍抹完之後,他用直杆又颳了一遍。然後,用線墜對著直杆口吊了一下,吊了幾個點及大角之後,他滿意的笑了:牆的垂直度、平整度,就是用高科技年代的標準儀器來檢查,也絕對符合規範。就是最嚴格的工程監理來檢查,也會豎起大拇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