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就只能在陸地做戰。

  但問題是,在陸地上如何能夠對韓世忠的水師造成殺傷?

  不愧是金國第一名將。反覆推算之下,竟然真的讓完顏兀朮想到一個妙計。

  完顏兀朮沒有分兵去淮河邊上準備迎戰,而是派兵在旱路迎著韓世忠的水軍倒插向楚州方向,也就是跑到了水軍的後方。

  金兵在赤龍洲附近停了下來,開始砍樹在河面設立各種水障,要把韓世忠的水師攔截住,與基地隔斷,不能返回。

  完顏兀朮的的意思很清楚,你不是要斷我的退路嗎。我先把你的退路斷掉。想在淮西吞了我,那麼咱們就拼個魚死網破!

  這種打法,在西洋人的撲克牌遊戲中有個專門的叫法---ShowHand。廣東人把這句英文翻譯成「曬冷」,而其他省份的中國人會把它翻譯成「沙蟹」。

  無論是「曬冷」還是「沙蟹」,它都只有一個意思:「將手上的籌碼全部押出,聽天由命,一鋪定生死。」

  這是多年以來。完顏兀朮罕見的勇敢表現。

  他實在是輸不起了,假如此役再輸,金國很可能失去對宋朝的上位國資格,他本人也絕對會名譽掃地、身敗名裂。

  這時候,向來以勇敢著稱的韓世忠猶豫了。

  韓世忠擔心的並不是完顏兀朮和他那幾萬金兵。這次出兵,韓世忠本來就是要截斷完顏兀朮的後路。生擒活捉這個雙手沾滿了漢人鮮血的儈子手。

  韓世忠擔心的是淮西戰區的總司令---張俊。

  張司令向來都是以見死不救和擅自逃跑見稱。假如如韓世忠堅持原來的計劃,一旦張俊突然撤退,又或者站在一邊坐山觀虎鬥,任由完顏兀朮和韓世忠兩方在交戰而不提供有力的支援,韓世忠的水師就危險了。

  在韓世忠看來,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因為只要韓世忠一死,又或者實力大損。根據朝廷的慣例,他的部隊、乃至轄區,都有可能落入張俊的手中。

  在宋朝的三大司令官當中,韓世忠的兵力是最少的,才剛滿三萬人。假如讓韓世忠單獨對上完顏兀朮,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如果現在負責主攻的是岳家軍,甚至是劉錡的八字軍、又或者是楊沂中的御林軍,他韓世忠都肯定會堅持到底。

  可是對於張俊?

  這可是三萬多水師將士的生命啊!

  反覆思考衡量再三。韓世忠還是決定馬上撤軍,看看後續形勢再做決定。

  接下來的情況非常的詭異。

  張俊的淮西大軍與完顏兀朮的金兵在濠州城南北對峙,雖然每天都金鼓齊鳴、號角亂響,但誰也不肯先行一步,搶先發起攻擊。

  這種情況,就象街頭的兩個小混混在吵架,一個狂叫:「你有種過來。我一刀捅死你。」

  另一個小混混怒嚎:「我呸,有種你先過來,你敢過來時,我一斧頭砍掉你的腦袋。」

  結果是。這兩人吵了半天,誰也不肯先挪一步。

  終於,過了兩天以後,淮西大軍突然發現,金兵營中的號角聲不響了。

  找個敢死隊員過去一看,金營中空空蕩蕩的,除了遍地都插滿的軍旗之外,營中空無一人,連糧草輜重也都被搬遷一空。

  很明顯,金兵已經逃去無蹤了。

  說句實在話,仗打到這個份上,完顏兀朮並不想撤,但又不得不撤,原因很簡單,他收到探子回報,說岳家軍快到了。

  完顏兀朮當時一聽就懵了,不過回頭一想,既然已經在濠州城內扳回一仗,臉上也有了一些光彩,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金兵已退,張俊也連夜拔營起兵,返回駐地。

  三天之後,等岳家軍感到濠州南部的定遠縣,戰場上已經空無一人。

  真的太可惜了,這原本是宋軍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淮西大地上,有張俊十三萬淮西野戰軍在正面形成壓迫之勢,有韓世忠的水師斷其後路而成關門打狗之勢,並且在附近還有岳家軍這一終極戰力隨時能夠加入戰團。這是自宋、金開戰以來從所未有的機遇!

  只要各方面正常運作,完顏兀朮必將全軍覆滅。

  可最終的結果居然是,什麼都沒有發生。

  沒有作戰,沒有流血,沒有堵截,沒有誰全軍覆滅,什麼都沒有。

  韓世忠得到金軍設水障的消息後,就令水軍撤退。那很快,本是逆流而上,只要順水漂回去就行。

  張俊始終按兵不動。金兀朮也沒有死磕到底,帶著濠州勝利賺回來的面子,順勢回國修養放假去了。

  而岳飛呢,始終被隔離在戰場之外,等這一切都發生之後,只能拿著這段時間裡他收到的來自各方各面的各種文件發呆。

  有張俊的命令,有趙構的詔書。裡邊的內容錯亂得讓人發瘋。

  再看一看柘皋大捷之後整個淮西戰場的大事列表。

  三月五日時。張俊開始的追擊,同時命令劉錡回太平州。

  三月六日,發現金兵行蹤,緊急下令劉錡歸隊。

  三月八日,張俊抵達濠州外圍。

  三月九日,淮西軍團在濠州城內遭遇埋伏。楊沂中部損失嚴重。

  三月十二日,韓世忠水師受阻返航;同一天,岳飛收到高宗皇帝的聖旨,要岳家軍到濠州,協助張俊對抗金兵。

  三月十六日,也就是接到聖旨的三天之後,當岳家軍趕到濠州戰場的時候。戰場上已經曲終人散了金宋雙方各取所需,很有默契地、歡呼雀躍地散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