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比以金賊侵犯淮西,已在廬州,張俊、楊沂中、劉錡見併力與賊相拒。已親札喻卿,乘此機會,提兵合擊,必成大功,副卿素志。卿可星夜倍道來江州,或從蘄、黃繞出其後,腹背擊賊。機會在此,朝夕須報,再遺親札,想宜體悉。」
岳飛收到命令之後,感覺一陣陣的頭暈。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如今在淮西戰區之內,淮西宣撫使張俊有兵八萬人,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有兵三萬人,淮北宣撫判官劉錡有兵二萬人,全部加起來是實打實的十三萬兵力,已經超過了岳家軍,遠非金兵所號稱的十三萬可比。
這是建炎南渡以後,南宋官兵第一次以優勢兵力與金軍作戰;雖說張俊很軟,楊沂中很少爺,但有劉錡在,怎麼也能保證長江安全吧。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最佳的對策,應該趁著金兵後方空虛之際,批亢搗虛、圍魏救趙,出兵從鄂州直取汴京和洛陽,截斷金兵的後路。
這樣一來,岳飛在北面,張俊、劉錡、楊沂中三部在南邊,形成合圍之勢,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全殲完顏兀朮所統率的主力金兵。
一戰定江山,這比收復開封府更加直接有效。
岳飛把這個戰略意圖寫成奏章,急報臨安府。
高宗皇帝以更快的速度發來了回復,上面用一大堆的安撫讚美和殷切希望的詞語,而其中重點只有一個:「備悉卿意,然事有輕重,今江、浙駐蹕,賊馬近在淮西,勢所當先。」
這句話說得有些文縐縐的,翻譯城現代的白話文,大致如下:「現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全都聚集在江浙一帶,現在金兵已經殺到了淮西,岳飛你就不要鬧什麼么蛾子了,快來救我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戰(二)
面對高宗皇帝被嚇得撲騰亂跳的窘態,岳飛沒有絲毫耽擱,放棄了這次難得的大好機會,立即領兵往淮西戰場而去。
岳飛於紹興十一年的正月二十九日接到高宗皇帝發出的第一份援淮西手詔,在二月十一日開始渡江,逼近淮西戰場。
這樣的速度,在冷兵器時代,已經算是非常快捷的反應了。
只不過,當岳家軍到了戰場的邊緣,事情突然出現了變化。淮西戰場的司令張俊給岳飛正式出了一份公函,讓岳家軍離開他遠點,保持距離。
到底淮西戰場發生了什麼變化,讓逃跑司令張俊如此的硬氣。
也虧得劉錡選了關東這麼一個好地方來駐防。
雖然金兵占領了廬州,但也只是遣兵到無為軍與和州一帶搶掠財物,並不敢舉兵渡江,擔心劉錡從背後殺他個回馬槍,因此江南暫時還算平靜。
長達幾十天的準備,張俊手下的各支部隊已經整裝待發,但遲遲未得令出發。江東制置大使葉夢得闖入張俊的帳內,請求他趕緊出兵。張俊依舊猶豫不決,說:「等等吧,看看前哨的偵查情況再說。」
到了二月四日,在高宗皇帝的連番催促之下,張俊終於要啟程過江了。
可就在張司令過江之前,他把自己小妾給他的一封信讓快馬送給了高宗皇帝。
這是一封什麼信,要特意向皇帝匯報?
原來張俊有一個心愛的小妾,名字叫張稼,原本是杭州的名妓,知書識禮,在家裡替張俊管理文書帳目。
張稼聽說前線戰情緊急,也忍不住寫信來催促張俊儘快出兵;張俊以放心不下家裡為由,不肯動身。張稼又回了一封信,引用了西漢霍去病、三國趙雲出征不問家事的典故來勉勵丈夫盡心報國。
受到愛妾的鼓勵。張俊這才把心一橫,傳令諸軍分頭出發。
大軍開拔,張俊特意差人把小妾的書信送入宮中,以示自己家有賢妻,深明大義,自己赤膽忠心,一心為國。
高宗皇帝看了這封信之後。大加讚賞,下詔褒獎張俊公而忘私,還把張稼封為雍國夫人,賜錢千萬。
這個張俊果然善於和皇帝溝通。
一兵未發,一箭未射,竟然能獲得皇帝的封賞。讓人不得不佩服!
在千呼萬喚之下,淮西野戰軍終於渡過了長江。
三天之後,也就是二月初七日,楊沂中也帶著他那三萬御林軍橫渡長江,與張俊會師一處,準備與完顏兀朮開戰。
可就在張俊和楊沂中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突然發現。金兵居然不見了。
張俊大驚失色,連忙派出多路斥候外出收集情報,又花費了幾天時間,這才發現,金兵竟然不戰而退了。
探子們的回報說,女真人不知在搞什麼,只是占領了廬州、和州等地方後,就開始了緩慢地撤軍。在十多天的時間裡。一步步把含山縣、巢縣、全椒縣、昭關等已經占領了的州郡都讓了出來。
張俊摸不清頭腦,但本性貪婪,有便宜為什麼不占?
結果是,完顏兀朮和張俊兩人很默契地一退一進,在淮西平原上攜手邁步,仿佛是合作多年的跳探戈舞伴似的。
宋金兩軍的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巢縣以北的柘皋鎮。
這地方一馬平川,地勢平緩開闊。對馬隊騎兵的連環衝刺最為有利,女真人退到這兒之後就再不走了解。
沒人能夠理解到金兵主帥完顏兀朮這時候的苦惱。
半年前實在是被岳飛打得太慘了。金兵說是十三萬人,實則只有九萬兵馬。
岳飛收到命令之後,感覺一陣陣的頭暈。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如今在淮西戰區之內,淮西宣撫使張俊有兵八萬人,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有兵三萬人,淮北宣撫判官劉錡有兵二萬人,全部加起來是實打實的十三萬兵力,已經超過了岳家軍,遠非金兵所號稱的十三萬可比。
這是建炎南渡以後,南宋官兵第一次以優勢兵力與金軍作戰;雖說張俊很軟,楊沂中很少爺,但有劉錡在,怎麼也能保證長江安全吧。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最佳的對策,應該趁著金兵後方空虛之際,批亢搗虛、圍魏救趙,出兵從鄂州直取汴京和洛陽,截斷金兵的後路。
這樣一來,岳飛在北面,張俊、劉錡、楊沂中三部在南邊,形成合圍之勢,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全殲完顏兀朮所統率的主力金兵。
一戰定江山,這比收復開封府更加直接有效。
岳飛把這個戰略意圖寫成奏章,急報臨安府。
高宗皇帝以更快的速度發來了回復,上面用一大堆的安撫讚美和殷切希望的詞語,而其中重點只有一個:「備悉卿意,然事有輕重,今江、浙駐蹕,賊馬近在淮西,勢所當先。」
這句話說得有些文縐縐的,翻譯城現代的白話文,大致如下:「現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全都聚集在江浙一帶,現在金兵已經殺到了淮西,岳飛你就不要鬧什麼么蛾子了,快來救我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戰(二)
面對高宗皇帝被嚇得撲騰亂跳的窘態,岳飛沒有絲毫耽擱,放棄了這次難得的大好機會,立即領兵往淮西戰場而去。
岳飛於紹興十一年的正月二十九日接到高宗皇帝發出的第一份援淮西手詔,在二月十一日開始渡江,逼近淮西戰場。
這樣的速度,在冷兵器時代,已經算是非常快捷的反應了。
只不過,當岳家軍到了戰場的邊緣,事情突然出現了變化。淮西戰場的司令張俊給岳飛正式出了一份公函,讓岳家軍離開他遠點,保持距離。
到底淮西戰場發生了什麼變化,讓逃跑司令張俊如此的硬氣。
也虧得劉錡選了關東這麼一個好地方來駐防。
雖然金兵占領了廬州,但也只是遣兵到無為軍與和州一帶搶掠財物,並不敢舉兵渡江,擔心劉錡從背後殺他個回馬槍,因此江南暫時還算平靜。
長達幾十天的準備,張俊手下的各支部隊已經整裝待發,但遲遲未得令出發。江東制置大使葉夢得闖入張俊的帳內,請求他趕緊出兵。張俊依舊猶豫不決,說:「等等吧,看看前哨的偵查情況再說。」
到了二月四日,在高宗皇帝的連番催促之下,張俊終於要啟程過江了。
可就在張司令過江之前,他把自己小妾給他的一封信讓快馬送給了高宗皇帝。
這是一封什麼信,要特意向皇帝匯報?
原來張俊有一個心愛的小妾,名字叫張稼,原本是杭州的名妓,知書識禮,在家裡替張俊管理文書帳目。
張稼聽說前線戰情緊急,也忍不住寫信來催促張俊儘快出兵;張俊以放心不下家裡為由,不肯動身。張稼又回了一封信,引用了西漢霍去病、三國趙雲出征不問家事的典故來勉勵丈夫盡心報國。
受到愛妾的鼓勵。張俊這才把心一橫,傳令諸軍分頭出發。
大軍開拔,張俊特意差人把小妾的書信送入宮中,以示自己家有賢妻,深明大義,自己赤膽忠心,一心為國。
高宗皇帝看了這封信之後。大加讚賞,下詔褒獎張俊公而忘私,還把張稼封為雍國夫人,賜錢千萬。
這個張俊果然善於和皇帝溝通。
一兵未發,一箭未射,竟然能獲得皇帝的封賞。讓人不得不佩服!
在千呼萬喚之下,淮西野戰軍終於渡過了長江。
三天之後,也就是二月初七日,楊沂中也帶著他那三萬御林軍橫渡長江,與張俊會師一處,準備與完顏兀朮開戰。
可就在張俊和楊沂中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突然發現。金兵居然不見了。
張俊大驚失色,連忙派出多路斥候外出收集情報,又花費了幾天時間,這才發現,金兵竟然不戰而退了。
探子們的回報說,女真人不知在搞什麼,只是占領了廬州、和州等地方後,就開始了緩慢地撤軍。在十多天的時間裡。一步步把含山縣、巢縣、全椒縣、昭關等已經占領了的州郡都讓了出來。
張俊摸不清頭腦,但本性貪婪,有便宜為什麼不占?
結果是,完顏兀朮和張俊兩人很默契地一退一進,在淮西平原上攜手邁步,仿佛是合作多年的跳探戈舞伴似的。
宋金兩軍的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巢縣以北的柘皋鎮。
這地方一馬平川,地勢平緩開闊。對馬隊騎兵的連環衝刺最為有利,女真人退到這兒之後就再不走了解。
沒人能夠理解到金兵主帥完顏兀朮這時候的苦惱。
半年前實在是被岳飛打得太慘了。金兵說是十三萬人,實則只有九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