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他們和龍世昌一樣,都沒有留下遺體。
這幾個指揮員中,只有第一叄五團第六連連長萬福來是站著走下陣地的。而且他也帶著
戰傷──一枚兩寸來長的彈片嵌進了他的嘴,下陣地時滿嘴是血,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後來,留下了一道露風露齒的豁口。
直到今天,萬福來老人還用這張露風露齒的豁嘴向人們敘說著那場悲壯的戰鬥,敘說著
自己那位忠勇的士兵,英雄的戰友。
直到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第十五軍第一叄五團第六連第六班還保留著老班長黃繼
光的鋪位──儘管他只當了不到半個小時的班長。
第六班的戰士們每天都輪流為他們的老班長細心地整理內務。
就象他還活著一樣。
他確實活著!
第一叄五團第六連每天點名的時候,第一個名字就是:
“黃繼光!”
聽到這個名字時,全連官兵腳跟“嘩”的一靠,大聲應答:
“到!”
就象滾過一陣雷。
──他們都是黃繼光。
在 1998 年長江抗洪期間,筆者從電視屏幕上看見他們出現在洪湖、九江的大堤上。
那是一面旗幟:
“黃繼光生前所在連”
在這面旗幟下嗷叫奔跑的,是一群滿身泥水光著脊樑的男兒。
──他們都是黃繼光。
筆者當時非常驕傲地大聲對周圍的人斷言:
“洪湖、九江,從此無憂!”
上甘嶺,血與火中幾度沐浴
然而,在 1952 年 10 月 19 日的上甘嶺戰區,這場戰事並沒有象我們在電影中看
到的那樣,就在紅旗插上山頭的那時那刻勝利結束。
敵人的勁頭並沒有被崔建功這拼盡全力的一巴掌煽將下來。
他還是低估了范佛里特這個老行伍。
20 日凌晨 5 時,第四十五師將 597.9 高地 12 個陣地悉數奪回不過一個多小時,30 架
B-29 轟炸機鋪天蓋地地撲向上甘嶺前的這兩個小山包,又是一次地毯式狂轟濫炸。
緊接著就是 16 個炮兵營近 300 門大炮持續一個多小時的猛轟。
這一次,衝上山頭的部隊連構築工事的時間都沒有爭取到。
美步兵第七師第十七團和韓軍第十七團部隊數百名士兵又向潮水一般地衝來,與第四十
五師守備分隊來來回回地殺成一團。兩個高地在累計打退“聯合國軍”40 多次衝鋒後,因
傷亡過大,無法補充,開始失去後勁,漸成招架之勢。
戰至黃昏,除 597.9 高地西北山樑的 4 個陣地外,其餘陣地再次淪入“聯合國軍”之手。
守備分隊再次被迫退守坑道。
范佛里特再次得勢得手。
衝上陣地的美韓軍官兵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這也難怪,因為這在他們看來,是一場苦役的解脫。
真的解脫了嗎?
第四十五師官兵們看著美韓官兵在山上歡呼,氣得咬牙切齒。
媽那個×,美國佬騎在咱脖子上拉屎啦!
罵歸罵,但這會兒崔建功確實有點沒脾氣了。
他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實施這種規模的反擊了。
他的手中,已經沒有一個完整的營了。
從 14 日開始作戰,敵人白天進攻,表面陣地部分或全部失守 7 次,第四十五師組織夜
間反擊亦有 7 次,其中 3 次全部恢復陣地,4 次局部恢復陣地。第四十五師投入了能夠機動
出來的 21 個步兵連,這 21 個連隊全部消耗在這兩個不足 4 平方公里的高地上。上陣地時,
這些連隊少則 140 餘人,多則 210 多人,到了 20 日,能夠站著的人數卻只有這樣一些不太
準確的粗略數據:
第一叄叄團:除第四連、第六連外,其餘 7 個連隊全部投入戰鬥,大都傷亡過半,其中
第一連、第叄連、第九連僅剩 16 人。
第一叄四團:第一連、第二連、第叄連至 17 日全部加起來就只剩 30 餘人,後第一連、
第叄連各補充 110 人;第四連剩下 19 人;第五連除連長、政治指導員外,一個人也沒剩下;
第六連至 20 日剩下 8 人;第七連一個也沒剩下;第八連剩 16 人,後補入 145 人;第九連一
個也沒剩下。
第一叄五團:戰至 19 日,第一營全營只剩下 70 餘人,後補入 75 人;第四連傷亡過半;
第五連剩 20 人,後補入 60 人;第六連剩 30 餘人;第七連剩 11 人;第八連剩 20 餘人,後
補入 60 餘人;第九連剩 30 餘人。
各營機炮連戰鬥時配屬各連,傷亡不詳。
……
全師累計傷亡數字是 3200 餘人。
這個數字意味著第四十五師大部分步兵連隊已消耗殆盡。
僅僅 7 天,在兩個不足 4 平方公里的小山包上,竟差不多拼光了一個滿員步兵
師!這個情況,從第叄兵團司令部,到志願軍總部,都結結實實地感到了震驚。
“聯合國軍”的傷亡也很驚人。
從 14 日至 20 日,美步兵第七師和韓軍第二師累計投入 7 個步兵團共 17 個步兵營,其
這幾個指揮員中,只有第一叄五團第六連連長萬福來是站著走下陣地的。而且他也帶著
戰傷──一枚兩寸來長的彈片嵌進了他的嘴,下陣地時滿嘴是血,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後來,留下了一道露風露齒的豁口。
直到今天,萬福來老人還用這張露風露齒的豁嘴向人們敘說著那場悲壯的戰鬥,敘說著
自己那位忠勇的士兵,英雄的戰友。
直到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第十五軍第一叄五團第六連第六班還保留著老班長黃繼
光的鋪位──儘管他只當了不到半個小時的班長。
第六班的戰士們每天都輪流為他們的老班長細心地整理內務。
就象他還活著一樣。
他確實活著!
第一叄五團第六連每天點名的時候,第一個名字就是:
“黃繼光!”
聽到這個名字時,全連官兵腳跟“嘩”的一靠,大聲應答:
“到!”
就象滾過一陣雷。
──他們都是黃繼光。
在 1998 年長江抗洪期間,筆者從電視屏幕上看見他們出現在洪湖、九江的大堤上。
那是一面旗幟:
“黃繼光生前所在連”
在這面旗幟下嗷叫奔跑的,是一群滿身泥水光著脊樑的男兒。
──他們都是黃繼光。
筆者當時非常驕傲地大聲對周圍的人斷言:
“洪湖、九江,從此無憂!”
上甘嶺,血與火中幾度沐浴
然而,在 1952 年 10 月 19 日的上甘嶺戰區,這場戰事並沒有象我們在電影中看
到的那樣,就在紅旗插上山頭的那時那刻勝利結束。
敵人的勁頭並沒有被崔建功這拼盡全力的一巴掌煽將下來。
他還是低估了范佛里特這個老行伍。
20 日凌晨 5 時,第四十五師將 597.9 高地 12 個陣地悉數奪回不過一個多小時,30 架
B-29 轟炸機鋪天蓋地地撲向上甘嶺前的這兩個小山包,又是一次地毯式狂轟濫炸。
緊接著就是 16 個炮兵營近 300 門大炮持續一個多小時的猛轟。
這一次,衝上山頭的部隊連構築工事的時間都沒有爭取到。
美步兵第七師第十七團和韓軍第十七團部隊數百名士兵又向潮水一般地衝來,與第四十
五師守備分隊來來回回地殺成一團。兩個高地在累計打退“聯合國軍”40 多次衝鋒後,因
傷亡過大,無法補充,開始失去後勁,漸成招架之勢。
戰至黃昏,除 597.9 高地西北山樑的 4 個陣地外,其餘陣地再次淪入“聯合國軍”之手。
守備分隊再次被迫退守坑道。
范佛里特再次得勢得手。
衝上陣地的美韓軍官兵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這也難怪,因為這在他們看來,是一場苦役的解脫。
真的解脫了嗎?
第四十五師官兵們看著美韓官兵在山上歡呼,氣得咬牙切齒。
媽那個×,美國佬騎在咱脖子上拉屎啦!
罵歸罵,但這會兒崔建功確實有點沒脾氣了。
他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實施這種規模的反擊了。
他的手中,已經沒有一個完整的營了。
從 14 日開始作戰,敵人白天進攻,表面陣地部分或全部失守 7 次,第四十五師組織夜
間反擊亦有 7 次,其中 3 次全部恢復陣地,4 次局部恢復陣地。第四十五師投入了能夠機動
出來的 21 個步兵連,這 21 個連隊全部消耗在這兩個不足 4 平方公里的高地上。上陣地時,
這些連隊少則 140 餘人,多則 210 多人,到了 20 日,能夠站著的人數卻只有這樣一些不太
準確的粗略數據:
第一叄叄團:除第四連、第六連外,其餘 7 個連隊全部投入戰鬥,大都傷亡過半,其中
第一連、第叄連、第九連僅剩 16 人。
第一叄四團:第一連、第二連、第叄連至 17 日全部加起來就只剩 30 餘人,後第一連、
第叄連各補充 110 人;第四連剩下 19 人;第五連除連長、政治指導員外,一個人也沒剩下;
第六連至 20 日剩下 8 人;第七連一個也沒剩下;第八連剩 16 人,後補入 145 人;第九連一
個也沒剩下。
第一叄五團:戰至 19 日,第一營全營只剩下 70 餘人,後補入 75 人;第四連傷亡過半;
第五連剩 20 人,後補入 60 人;第六連剩 30 餘人;第七連剩 11 人;第八連剩 20 餘人,後
補入 60 餘人;第九連剩 30 餘人。
各營機炮連戰鬥時配屬各連,傷亡不詳。
……
全師累計傷亡數字是 3200 餘人。
這個數字意味著第四十五師大部分步兵連隊已消耗殆盡。
僅僅 7 天,在兩個不足 4 平方公里的小山包上,竟差不多拼光了一個滿員步兵
師!這個情況,從第叄兵團司令部,到志願軍總部,都結結實實地感到了震驚。
“聯合國軍”的傷亡也很驚人。
從 14 日至 20 日,美步兵第七師和韓軍第二師累計投入 7 個步兵團共 17 個步兵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