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頁
當然,舊有的勢力是不甘心退出這大明權利爭鬥的舞台的。他們一處爭鬥不過,便想著在另一處下手。位於北京城裡,那現下還算有些不更事的永曆皇帝,便成了他們下手的對象。
在永曆五年的時候,一些士大夫們以皇帝成年了,要把大政歸還皇上為由,在京城發起了一場名為還政的運動。而且還鼓動了不少各大勛貴的家丁參加這次運動。可惜,這樣一場鬧劇,在保安軍進城之後,就馬上沒了結尾。李岩自然是不會手軟,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該打壓的打壓。其實,那些士大夫們在事情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他們密謀的這些事情就早已被陳峰的情報局給獲悉了。他們要是能成功,那情報局的人不如回家抱孩子了。
不過這次事情還是讓陳政在背後看到了傳統勢力的積留問題。那些傳統的士大夫們還是要想法把他們進行轉化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教育,教育從某種角度講,實際上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陳政來的那個時空,許多事情表面上看著有所謂民主和自由的樣子,其實清楚內情的人,誰又不知道那些事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以後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李岩遵照陳政的暗示,在那不久之後,便召開了內閣會議,商議修改國家的法律,制定最基本的憲法。新的憲法從根本上明確了私有制的合理性,凡是大明的子民,都在人身上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人。每個人所擁有的財產,也是不得以任何理由進行侵吞的,即便是皇帝,也是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吞個人財產。國庫和皇室的財產完全的分開。皇室的任何開銷都將由皇室自己維持。皇室在京師附近的財產將會被保留下來,包括整個紫禁城。至於各地的藩王,則是繼續享有他們固有的資產,但不再享有什麼特殊權利。當然,他們也是可以隨處走動的,和平民一樣享有各處走動的權利。
這樣的一個憲法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那些失勢的士大夫和皇室的反抗。然而沒有武力,他們的反抗便顯得徒勞了許多,而且剛剛結束的那場變動,更是清醒的提醒所有那些有野心的人,要先清楚自己的實力,然後才能有所動作。
當然,這樣的法令還是得到了許多人讚許的,最起碼那些把錢投到工廠里的商戶們,那些被逼為奴的,那些有能耐但是卻被那些士大夫們壓迫著的人,都是舉雙手贊同這項法令的。工廠主們巴不得現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由身,因為大明的奴僕制度實際上是限制了人身自由,而工廠主們此時則是想著招到更多的工人,來他們的工廠里勞作。這樣他們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然後賣到外洋,然後才能發財。
一個新舉措,一個新制度,不是那麼容易就確立下來的。陳政雖然沒有怎麼學中國的歷史,但是歐洲人的歷史,他確實學了一些的。科學史上也是講了許多新技術不能馬上應用的事例。便是此時的歐洲,也是要經過所謂的思想啟蒙運動後,所謂的民主思想才開始在民眾當中流行開來的。李岩新修訂的這些法令,雖說和所謂的民主還差的很遠,但是已經極大的抑制了皇權和傳統士大夫們的權利,而更加傾向的是新生的資產階級。這種事情,若是在崇禎末年抑或是更遠一些時日,是根本不能拿出來說的。但是現在,卻是正好。整個江南地界許多縉紳們已經乖乖的入了陳家的圈圈裡,捆綁在了陳家的這條船上了,而北方,更多的勛貴們經過崇禎朝的戰亂和後來保安軍的清洗,已經沒了反抗的力量。新的法律的推行,時機在此時已經成熟。於是才有了李岩的這種舉措。
明確了私有制,明確了相關的法律,明確了相關的制度,華夏的發展便是一日千里了。而且那些資本家們都從先開了埠的沿海大城市中看到了那種事事講規則的好處。因為那些制度,實際上是在處處維護他們的權益,他們自然是要維護和推廣這些新制度的。
制度有了,華夏從來就不缺聰明的人,不缺金錢,不缺那些能工巧匠。原來陳政還只是在北島的祿州城一處實現了小範圍的工業革命,此時,在大明各處,那些大城市中各種新式工廠自然是更加快速的冒了出來。這工業上的革命,已經開始推廣到了大明的沿海和內陸。
有著守舊勢力的大明如此,那麼南洋那邊,原本就沒什麼大族的所在,實施其新的東西來,就更加的迅速了。
早在永曆元年的時候,陳政腦袋裡想的那一套制度,就已經在南洋各地開始實施了。他從美洲回到大明後,不久就遠赴南洋,當起了那華夏南洋聯邦的總理。他在當總理的那四年間,自然是把他想的那套東西給實施了。南洋地界,本就是各大家族合起來經營的,勢力都是平均,現下陳政搞起那議會制度,其實就是延續了原來他們所作的,只不過是換了個名頭罷了。即便自家在其中實力最強,陳政也不進行大明的那一套皇權制度。原本,他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即便他來到這個世界了,但是許多東西,是從小就樹立起來的,一輩子都是改變不了的。如果現下陳政失敗了,沒了各項優勢,大概他還會反思反思。但是他還沒有失敗,所以他要推行他的那一套東西。
永曆十年的時候,李岩從內閣首輔的座位上自動辭職了。他這些年受了陳政的影響絕大,當他看到陳政在那南洋聯邦只當了四年的總理後就自動下來了,他還納悶了一陣子。可是後來聽了陳政的一番解釋後,他便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於是他也在做了十年的首輔後自動離職。當然,大明之前的首輔們也都是做了這些年,沒有人做的比他李岩更長的。可是要知道那些首輔都是多大歲數才上去的,而他李岩是多大歲數就坐上這首輔的。他辭職的時候,才剛剛三十七歲,這可正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黃金的年齡啊。
在永曆五年的時候,一些士大夫們以皇帝成年了,要把大政歸還皇上為由,在京城發起了一場名為還政的運動。而且還鼓動了不少各大勛貴的家丁參加這次運動。可惜,這樣一場鬧劇,在保安軍進城之後,就馬上沒了結尾。李岩自然是不會手軟,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該打壓的打壓。其實,那些士大夫們在事情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他們密謀的這些事情就早已被陳峰的情報局給獲悉了。他們要是能成功,那情報局的人不如回家抱孩子了。
不過這次事情還是讓陳政在背後看到了傳統勢力的積留問題。那些傳統的士大夫們還是要想法把他們進行轉化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教育,教育從某種角度講,實際上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陳政來的那個時空,許多事情表面上看著有所謂民主和自由的樣子,其實清楚內情的人,誰又不知道那些事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以後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李岩遵照陳政的暗示,在那不久之後,便召開了內閣會議,商議修改國家的法律,制定最基本的憲法。新的憲法從根本上明確了私有制的合理性,凡是大明的子民,都在人身上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人。每個人所擁有的財產,也是不得以任何理由進行侵吞的,即便是皇帝,也是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吞個人財產。國庫和皇室的財產完全的分開。皇室的任何開銷都將由皇室自己維持。皇室在京師附近的財產將會被保留下來,包括整個紫禁城。至於各地的藩王,則是繼續享有他們固有的資產,但不再享有什麼特殊權利。當然,他們也是可以隨處走動的,和平民一樣享有各處走動的權利。
這樣的一個憲法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那些失勢的士大夫和皇室的反抗。然而沒有武力,他們的反抗便顯得徒勞了許多,而且剛剛結束的那場變動,更是清醒的提醒所有那些有野心的人,要先清楚自己的實力,然後才能有所動作。
當然,這樣的法令還是得到了許多人讚許的,最起碼那些把錢投到工廠里的商戶們,那些被逼為奴的,那些有能耐但是卻被那些士大夫們壓迫著的人,都是舉雙手贊同這項法令的。工廠主們巴不得現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由身,因為大明的奴僕制度實際上是限制了人身自由,而工廠主們此時則是想著招到更多的工人,來他們的工廠里勞作。這樣他們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然後賣到外洋,然後才能發財。
一個新舉措,一個新制度,不是那麼容易就確立下來的。陳政雖然沒有怎麼學中國的歷史,但是歐洲人的歷史,他確實學了一些的。科學史上也是講了許多新技術不能馬上應用的事例。便是此時的歐洲,也是要經過所謂的思想啟蒙運動後,所謂的民主思想才開始在民眾當中流行開來的。李岩新修訂的這些法令,雖說和所謂的民主還差的很遠,但是已經極大的抑制了皇權和傳統士大夫們的權利,而更加傾向的是新生的資產階級。這種事情,若是在崇禎末年抑或是更遠一些時日,是根本不能拿出來說的。但是現在,卻是正好。整個江南地界許多縉紳們已經乖乖的入了陳家的圈圈裡,捆綁在了陳家的這條船上了,而北方,更多的勛貴們經過崇禎朝的戰亂和後來保安軍的清洗,已經沒了反抗的力量。新的法律的推行,時機在此時已經成熟。於是才有了李岩的這種舉措。
明確了私有制,明確了相關的法律,明確了相關的制度,華夏的發展便是一日千里了。而且那些資本家們都從先開了埠的沿海大城市中看到了那種事事講規則的好處。因為那些制度,實際上是在處處維護他們的權益,他們自然是要維護和推廣這些新制度的。
制度有了,華夏從來就不缺聰明的人,不缺金錢,不缺那些能工巧匠。原來陳政還只是在北島的祿州城一處實現了小範圍的工業革命,此時,在大明各處,那些大城市中各種新式工廠自然是更加快速的冒了出來。這工業上的革命,已經開始推廣到了大明的沿海和內陸。
有著守舊勢力的大明如此,那麼南洋那邊,原本就沒什麼大族的所在,實施其新的東西來,就更加的迅速了。
早在永曆元年的時候,陳政腦袋裡想的那一套制度,就已經在南洋各地開始實施了。他從美洲回到大明後,不久就遠赴南洋,當起了那華夏南洋聯邦的總理。他在當總理的那四年間,自然是把他想的那套東西給實施了。南洋地界,本就是各大家族合起來經營的,勢力都是平均,現下陳政搞起那議會制度,其實就是延續了原來他們所作的,只不過是換了個名頭罷了。即便自家在其中實力最強,陳政也不進行大明的那一套皇權制度。原本,他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即便他來到這個世界了,但是許多東西,是從小就樹立起來的,一輩子都是改變不了的。如果現下陳政失敗了,沒了各項優勢,大概他還會反思反思。但是他還沒有失敗,所以他要推行他的那一套東西。
永曆十年的時候,李岩從內閣首輔的座位上自動辭職了。他這些年受了陳政的影響絕大,當他看到陳政在那南洋聯邦只當了四年的總理後就自動下來了,他還納悶了一陣子。可是後來聽了陳政的一番解釋後,他便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於是他也在做了十年的首輔後自動離職。當然,大明之前的首輔們也都是做了這些年,沒有人做的比他李岩更長的。可是要知道那些首輔都是多大歲數才上去的,而他李岩是多大歲數就坐上這首輔的。他辭職的時候,才剛剛三十七歲,這可正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黃金的年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