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見著眾人散去,那徐府的管家卻是皺起眉頭來。“大老爺,這樣不好吧,把他們都打發了,以後再要召喚他們,怕是要費許多事的。再說,那陳家原先不過就是松江府里一個織造商人,現下考上了皇上,難道他就能飛上天了。江南有江南的規矩,他們難道這樣就想給改了?”

  “哼,你知道什麼。當真以為那陳家是靠著皇上那麼簡單嗎,那些酸丁還知道他們是挾天子以令不臣,你卻還認為是靠著皇上,荒唐。告訴你,不是陳家靠著皇上,是皇上靠著陳家。現下皇上那就是個擺設了,你以為朝中還像以往那樣都是我們這邊的人嗎,簡直是笑話。”

  “可是就這樣的話,以後這江南地界,怕是沒有人再聽咱們家的了。海上這塊也是要少了很多好處的。”

  “當然不能就這麼算了的,但是此事要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咱們要聯合更多的人,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你現下先出去,先把這些人籠絡住,別讓他們在鬧了,該幹什麼幹什麼。動武你是動不過人家的,要想別的辦法。這松江地面,許多事情,他們陳家是說了不算的。一個小小的暴發戶,竟然也想站在金枝上,嘿嘿,卻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是,大老爺,小的這就去辦。”

  對於這些縉紳和被裁撤官員們的表現,情報局的人自然是都清楚他們幹了什麼,和哪些人接觸了。最後消息都是匯報到陳利那裡去了。

  “哎,看來少爺預測的倒是不錯,這些人還真是不知死活。行,我就在這裡看著,看看他們能玩出什麼花樣來。我跟著少爺,好像還沒有殺過人呢,這次要不要試一試呢。”

  剛過二月,上海縣附近的工廠區中,各家在這裡開了紡織廠的商人們就開始發愁了。原因很簡單,沒有棉花了。

  在上海縣開紡織廠,是陳政給這些跟著他的兩淮商人出的主意。他有意把紡織這塊利潤讓出來,一個是為了集中精力來做重工業,另外一個也是存了培養所謂的民族資本家,培植自己親信的心思。

  這些兩淮出來的商戶,如果能跟著他做上一年,都不用多,就一年,估計身價就會漲起來。用機器紡織出的棉布,此時無亂是在大明內部還是在海外,都是極具競爭力的。更何況陳政連著人工合成染料也賣給了他們,紡織印染這就形成了一條龍。產品直接就在這靠近工廠區的碼頭裝船,運到南洋和倭國。有些商人想把紡織品傾銷到大明內陸,不過卻是不被那成立的所謂商會允許。陳政知道,這樣的話,對大明內陸那些靠著紡織吃飯的小生產者打擊實在是太大。想要賣到大明內陸的話,不能急,要一步步的來。

  廠子開在上海縣附近,也是因為可以就近收購棉花。松江地方,向來是大明棉織品的集散地。當年陳政剛剛發明出那紡紗和織布的機器的時候,就是因為生產的太快,沒有了原料,才讓老管家陳祿親自跑了一趟杭州的。

  上海縣這邊一開埠,隨著那些紡織廠的建立,松江地區這邊的棉花賣的就快了許多。一時間棉花價錢也是漲了一些。可是土地有限,種的棉花也就有限。那些紡織廠此刻就像一個個吞棉花的巨獸一般,進去了很快就變成成品布出來了,銷路也是不愁,這讓賺錢賺的有些發狂了的安歇工廠主們突然發現原來棉花是那麼一個討人喜歡的東西。就如同吸大煙吸上了癮,但是突然間就沒了煙土,一口也抽不上來一樣。

  那些工廠主急忙跑向松江各處存著棉花的地主家去,商量著把棉花賣給他們。可是人家就是不賣,給多少錢都不賣。這下子眾人傻了眼,沒了原料,那工廠就要停產,可是雇了那麼多的人,都是要吃飯睡覺的,廠子也是花錢建好的,機器也是花大價錢買的,本錢還沒有回來呢,就這樣不幹了?

  他們倒是不傻,知道這是有人在背後故意這樣做的。要不然好好的棉花,價錢還提了一成,怎麼就不賣了,難道不怕放在家裡爛了。於是有人就把這事跟陳利說了。現下這上海縣的對面,陳家建立的工廠區,陳政都是交給了陳利一個人管。既然他相信一個人,就大膽的用他。他也是用這樣的行動來向陳利示意,我還是信任你的,好好做。

  這樣的手段陳利自然是知道,跟著老陳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被老陳說過。看到下邊這些人來找他了,他便告訴眾人,莫要著急,等著,很快就會有棉花了。

  但是除了這棉花沒有供應外,這工廠區的糧食也是有些要不夠了。那些工廠主建立了工廠,都是學著陳政最開始的做法,中午管那些工人吃一頓飯,也沒有什麼好東西,就是雜和面的餅子和燉菜。米飯有時候也是有的,外加些鹹魚幹什麼的。晚上干夜班的吃的能格外好一些,鹹魚要多幾條。

  這樣的條件,若是擱在以往,哪裡會有這樣的事情,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了。那些工廠主其實也是不樂意,但是為了招人,這樣的小招數也是管用的。而且各個工廠里都有陳家過來的技術工人做指導,人家原來就已經習慣了吃這大鍋飯的,你冷不丁讓人家自己吃,倒是有許多不習慣。眾人覺著陳家既然給了自己這樣多的便利,那這一條就跟著陳家學著做吧。

  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是要各家自己到松江府的各處去買糧。一樣的結果,一個月後,也就是二月末的時候,各家糧商也是不把糧食賣給這工廠里出來的採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