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考取的生員對考取的人本來就心懷嫉妒,聽說新科舉人中出了謀夫奪妻的凶

  案,都幸災樂禍,奔走相告。還有出入官府的一些士紳幕客,楊乃武在謗詩里提

  到他們的,也都推波助瀾,眾口一詞,說楊乃武是十惡不赦的大壞人,都以早日

  看到處斬為快!這時候,楊家一家五口,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慘禍,驚恐萬狀,

  家破人亡已在目前。詹氏日夜啼哭,雙目紅腫。只有楊乃武的姐姐楊菊貞頭腦非

  常清醒,她眼看相依為命的弟弟罹此奇冤,受刑誣服,悲憤之餘,四處奔走,設

  法救弟弟一命。她來到杭州城隍山城隍廟請了一簽,簽上說:" 荷花開處事方明,

  春葉春花最有情。觀人觀我觀自在,金風到處桂邊生。

  " 城隍山上的測字先生解釋說還有救,到荷花開時冤情可以明白,桂花開時

  人就可以平安歸來了。接著楊菊貞又去扶乩,乩壇也批了兩句詩:" 若問歸期在

  何日,待到孤山梅綻時。" 這些本屬無稽之談,但是在當時迷信十分盛行的情況

  下,無疑對楊菊貞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增加了她為弟申冤的信心。

  楊菊貞首先去找沈喻氏,得知她在縣裡和府里的口供不一致。接著又找到愛

  仁堂藥鋪老闆錢寶生的母親和夥計,都說楊乃武從沒有向他們買過砒霜,這樣她

  心裡更有底了,冤情十分明顯,她決定到臬司、藩司、撫台衙門告狀。誰知官官

  相護,按察過了兩堂,即認定原審無誤,照原擬罪名詳報巡撫定罪。當時浙江巡

  撫是楊昌浚,餘杭縣官劉錫彤就重賄其屬下,結果以" 無冤無濫" 審結,按照杭

  州府原擬罪名判定,至此已鐵案難翻,只要刑部回文一到,就要立即執行了。楊

  乃武的親屬都認為沒有生望了,只有楊菊貞不死心,入獄探監,與楊乃武商量,

  決定上京告御狀。楊乃武自擬呈詞,歷述冤情以及各級官府嚴刑逼供屈打成招的

  經過。呈狀寫好後,由楊乃武的舅父姚賢瑞作" 抱告" ,陪同進京,因為當時女

  人是不能遞呈告狀的。楊菊貞與楊乃武之妻詹氏和一雙兒女,身背黃榜,歷盡千

  辛萬苦,走了兩個月,到達北京,向都察院衙門提出了控訴。不料都察院問都不

  問,就將他們押解回浙江,仍交給巡撫楊昌浚審理,這次告御狀算是失敗了!楊

  菊貞仍不死心,誓死為弟洗冤,準備二次進京告狀。她二次進京得到了當時非常

  著名的" 紅頂商人" 胡雪岩的大力支持。這位胡雪岩先生曾在浙江巡撫王有齡、

  閩浙總督左宗棠的支持下,開錢莊、辦洋務,後來又在杭州開設胡慶余堂藥店。

  他有資金3000萬,田地一萬畝,用錢捐了個江西候補道的功名,成了有財有

  勢的官商。他從小家境貧寒,又是學徒出身,所以對貧苦百姓生活比較關心。他

  為人樂善好施,仗義疏財。楊乃武冤案發生時,正在杭州籌辦胡慶余堂藥店的胡

  雪岩,是最早了解冤案內情的一個。胡雪岩有個西席(尊稱授業之師或幕友為"

  西席" )

  叫吳以同,與楊乃武是同學同年,知道楊乃武平日為人正直,這次獲罪一定

  是有人陷害,他把楊菊貞上京告狀及準備二次進京的情況告訴了胡雪岩,胡表示

  願意資助。在吳以同的引薦下,楊菊貞拜見了胡雪岩,胡深表同情,不僅慷慨資

  助他們全家進京的路費,而且到京後所有用度也都包了下來,這已是同治十三年

  (1874)

  九月的事了。

  第40節:慈禧太后的直接干預

  就在楊菊貞準備二次進京告御狀的時候,恰好有個浙江籍的京官、翰林院編

  修夏同善丁憂服闕後起復回京,胡雪岩為他餞行,由吳以同作陪。席間胡雪岩、

  吳以同向夏同善講述了楊乃武冤案的曲折經過,並且請他在京設法幫助,夏答應

  相機進言,不料這件事成了日後楊乃武冤案平反的關鍵一環!

  楊菊貞二次進京後,由夏同善引薦,遍叩了浙江籍在京官員30餘人。夏同善

  與大學士翁同龢商量,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夏同善還會同御史王昕親自上疏,

  為楊乃武平反。於是,朝廷派了禮部侍郎胡瑞瀾為欽差,到浙江勘查此案。浙江

  巡撫楊昌浚得知胡瑞瀾到了杭州,就威逼利誘,說此案已經反覆審問多次,無偏

  無枉,不宜輕易改動,否則引起士林不滿,地方官吏今後也難以辦事了。同時又

  推薦寧波知府邊葆城、嘉興知府羅子森會同審理。邊葆城是楊昌浚湖南老鄉,又

  是劉錫彤的姻親,因此在覆審時,邊葆城動以酷刑,日夜熬審。最後一堂把楊乃

  武的雙腿夾折,對小白菜則十指拶脫,還用銅絲穿入乳頭,慘不忍睹,就這樣嚴

  刑拷打,欽差審結,仍然維持原判。這樣一來,原審各級地方官吏如釋重負,這

  批湖南幫的大小官員彈冠相慶,設席宴客,認為從此鐵證如山,不會再有反覆了。

  而在京浙江籍人士對楊案主犯屢翻屢服,楊菊貞兩次上京,認為必有曲折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