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經過了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這對羅馬尼亞和德國都是一場大災難),所有希特勒的夥伴都對軸心國的勝利絕望了。隨同保盧斯投降的消息而來的是齊亞諾的垮台。622 墨索里尼本人按管了外交部,並以巴斯蒂亞尼尼為次長。在以後的幾個月里,巴斯蒂亞尼尼、卡洛伊、米哈伊?安東尼斯庫,以及其他一些人,都拼命想通過一種妥協的和平辦法,包括某種保證小國權利的歐洲憲章以擺脫戰爭。1943年4月初,卡洛伊經過長期推遲,終於訪問了墨索里尼,請求他對軸心國的目標略予澄清。
這時希特勒已經為害怕盟軍入侵巴爾幹各國而心煩意亂了,他決定把 4月這一個月完全用來鎮壓那些保衛巴爾幹各條路線的僕從中初出現的叛亂。他離開了東普魯士,把他那些僕從一個一個召到靠近薩爾斯堡的克萊斯海姆堡去糾正錯誤。4月2日,他接見了保加利亞的博里斯。4月7—10日,他接見了墨索里尼和巴斯蒂亞尼尼;這兩個義大利人則敦促他要不失時機地同俄國媾和。
4月12日,安東尼斯庫元帥到了克萊斯海姆。他所要求的恰恰是相反的東西,那就是同西方媾和,全力對付蘇聯。這一回,元首和元帥的會晤是徹頭徹尾不融洽的。希特勒已經掌握了相當詳盡的情報,知道安卡拉、里斯本、馬德里和伯爾尼各處的和平活動,因此狠狠地斥責了這個來訪者,因為米哈伊?安東尼斯庫甚至還企圖由各個小國和中立國家搞出一個反布爾什維克的聯合聲明來。元帥對於他那個部長的陰謀詭計一點也不知情,覺得自己處境十分尷尬。希特勒還指責羅馬尼亞宮廷是反德的,並且,象他以前所做的那樣,在提到馬紐時奚落安東尼斯庫說,“我把我的政敵都幹掉了”,對此,這個羅馬尼亞人似乎僅僅回答說,“我可沒有這樣干。”
四天以後,霍爾蒂到了克萊斯海姆,並在4月16日和17日受到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的接見。他們先就德國在各方面都組織得極好的情況開導了一番,接著就長篇大論地叱責匈牙利,提到消滅一切猶太人是很有必要的(這是一直遭到霍爾蒂抵制的一項要求),隨後又象過去指責安東尼斯庫那樣指責攝政,說他千方百計想逃出這條沉舟。作為對證,他還看到一些破譯的電報,不過這一回看到的只是卡洛伊曾同意上耳其的一些建議,贊同623在將來成立一個反蘇的巴爾幹聯盟。攝政一如羅馬尼亞那個法西斯頭子那樣,多少有點不知所措,不過他為卡洛伊的全部活動承擔了責任——他忠誠地聲明,是他本人選定卡洛伊的,並且對他絕對信任。根據施密特的記錄,這兩個德國人並沒有硬要以伊姆雷季去替代卡洛伊。在這個月月底以前,蒂索、帕韋利奇和賴伐爾(還有巴斯蒂亞尼尼,他是第二次了)都曾被召到克萊斯海姆去。
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對他們每一個人都一再蠻橫和強硬他說,沒有什麼政治出路,除了同世界上其他國家頑強地戰鬥下去外,別無他法。他們說,採取其他一切嘗試都會被說成是懦弱,因此從軍事——唯一可以接受的——觀點看來,應該說是有害的。
這些來客全都沒有被說服,不過政治上顯得很靈活的米哈伊?安東尼斯庫似乎在以後的一個月左右最為敏捷。象卡洛伊,也象墨索里尼的那些部長和將軍們那樣,他力促義大利那個領袖支持和平活動。他向博瓦?斯科普帕說,這時由墨索里尼出面搞一個戰時慕尼黑,也許會再次使他本人永垂不朽。墨索里尼非但沒有恢復他在1938年所取得的榮耀,反而正在順著他的懦弱的下坡路滑向滅亡。經過幾個月催逼,墨索里尼發出邀請,米哈伊?安東尼斯庫終於能夠在7月1日到羅加-德爾萊-卡米納泰去拜訪這個領袖。但是這次訪問毫無結果。九天以後,盟軍不是在巴爾幹半島而是在西西里登陸了。
墨索里尼於1943年7月底垮台,義大利於9月8日簽訂了停戰協定,這對匈牙利和巴爾幹各國來說,也許就象德國在史達林格勒的潰敗一樣是關係重大的。幾個小國自然儘可能地挑撥義大利反對德國以坐收漁翁之利,而墨索里尼和齊亞諾則曾鼓勵它們這樣做。
保加利亞受到義大利國內變動的影響最小,這就使它可以在表面上加強它對馬其頓的控制。但是到義大利停戰協定簽訂時,保加利亞的局勢卻由於另一個原因而變得嚴重起來。8月25日,博里斯再次到了希特勒的統帥部,三天以後他就莫名其妙地在索非亞死了。只有德國醫生可以去驗屍。一般都認為,甚至他那個親德的胞弟西里耳也認為,博里斯的死亡是希特勒在一次吵吵624鬧鬧的會晤後給他安排下的。博里斯由他那個六歲半的兒子西美昂接位,同時由西里耳親王、菲洛夫和前陸軍部長米喬夫組成了一個攝政會議。真正的統治者是菲洛夫。鮑日洛夫組成了一個新內閣,既沒有加勃羅夫斯基,也沒有親納粹的粲科夫教授。然而,政府在公務上卻越來越屈從於柏林,西里耳親王在10月和11月兩次晉見希特勒,接受他的命令。
博里斯從政治舞台上的消失,加強了秘密的反對派的活動。1943年9月30日,在索非亞遭到了盟軍一次大空襲以後,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立即決定要發表新聞公報。那年秋季,它的成員經常對兩種觀點進行辯論:一種是佩特科夫的觀點,即一定要等到正規部隊準備就緒, 可以發動進攻時再動,另一種是共產黨人的觀點,他們想以游擊隊來加速軍事行動。當時在西部靠近南斯拉夫舊疆界一帶的保加利亞游擊隊在 1943 年底以前人數大概還是無足輕重的。
這時希特勒已經為害怕盟軍入侵巴爾幹各國而心煩意亂了,他決定把 4月這一個月完全用來鎮壓那些保衛巴爾幹各條路線的僕從中初出現的叛亂。他離開了東普魯士,把他那些僕從一個一個召到靠近薩爾斯堡的克萊斯海姆堡去糾正錯誤。4月2日,他接見了保加利亞的博里斯。4月7—10日,他接見了墨索里尼和巴斯蒂亞尼尼;這兩個義大利人則敦促他要不失時機地同俄國媾和。
4月12日,安東尼斯庫元帥到了克萊斯海姆。他所要求的恰恰是相反的東西,那就是同西方媾和,全力對付蘇聯。這一回,元首和元帥的會晤是徹頭徹尾不融洽的。希特勒已經掌握了相當詳盡的情報,知道安卡拉、里斯本、馬德里和伯爾尼各處的和平活動,因此狠狠地斥責了這個來訪者,因為米哈伊?安東尼斯庫甚至還企圖由各個小國和中立國家搞出一個反布爾什維克的聯合聲明來。元帥對於他那個部長的陰謀詭計一點也不知情,覺得自己處境十分尷尬。希特勒還指責羅馬尼亞宮廷是反德的,並且,象他以前所做的那樣,在提到馬紐時奚落安東尼斯庫說,“我把我的政敵都幹掉了”,對此,這個羅馬尼亞人似乎僅僅回答說,“我可沒有這樣干。”
四天以後,霍爾蒂到了克萊斯海姆,並在4月16日和17日受到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的接見。他們先就德國在各方面都組織得極好的情況開導了一番,接著就長篇大論地叱責匈牙利,提到消滅一切猶太人是很有必要的(這是一直遭到霍爾蒂抵制的一項要求),隨後又象過去指責安東尼斯庫那樣指責攝政,說他千方百計想逃出這條沉舟。作為對證,他還看到一些破譯的電報,不過這一回看到的只是卡洛伊曾同意上耳其的一些建議,贊同623在將來成立一個反蘇的巴爾幹聯盟。攝政一如羅馬尼亞那個法西斯頭子那樣,多少有點不知所措,不過他為卡洛伊的全部活動承擔了責任——他忠誠地聲明,是他本人選定卡洛伊的,並且對他絕對信任。根據施密特的記錄,這兩個德國人並沒有硬要以伊姆雷季去替代卡洛伊。在這個月月底以前,蒂索、帕韋利奇和賴伐爾(還有巴斯蒂亞尼尼,他是第二次了)都曾被召到克萊斯海姆去。
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對他們每一個人都一再蠻橫和強硬他說,沒有什麼政治出路,除了同世界上其他國家頑強地戰鬥下去外,別無他法。他們說,採取其他一切嘗試都會被說成是懦弱,因此從軍事——唯一可以接受的——觀點看來,應該說是有害的。
這些來客全都沒有被說服,不過政治上顯得很靈活的米哈伊?安東尼斯庫似乎在以後的一個月左右最為敏捷。象卡洛伊,也象墨索里尼的那些部長和將軍們那樣,他力促義大利那個領袖支持和平活動。他向博瓦?斯科普帕說,這時由墨索里尼出面搞一個戰時慕尼黑,也許會再次使他本人永垂不朽。墨索里尼非但沒有恢復他在1938年所取得的榮耀,反而正在順著他的懦弱的下坡路滑向滅亡。經過幾個月催逼,墨索里尼發出邀請,米哈伊?安東尼斯庫終於能夠在7月1日到羅加-德爾萊-卡米納泰去拜訪這個領袖。但是這次訪問毫無結果。九天以後,盟軍不是在巴爾幹半島而是在西西里登陸了。
墨索里尼於1943年7月底垮台,義大利於9月8日簽訂了停戰協定,這對匈牙利和巴爾幹各國來說,也許就象德國在史達林格勒的潰敗一樣是關係重大的。幾個小國自然儘可能地挑撥義大利反對德國以坐收漁翁之利,而墨索里尼和齊亞諾則曾鼓勵它們這樣做。
保加利亞受到義大利國內變動的影響最小,這就使它可以在表面上加強它對馬其頓的控制。但是到義大利停戰協定簽訂時,保加利亞的局勢卻由於另一個原因而變得嚴重起來。8月25日,博里斯再次到了希特勒的統帥部,三天以後他就莫名其妙地在索非亞死了。只有德國醫生可以去驗屍。一般都認為,甚至他那個親德的胞弟西里耳也認為,博里斯的死亡是希特勒在一次吵吵624鬧鬧的會晤後給他安排下的。博里斯由他那個六歲半的兒子西美昂接位,同時由西里耳親王、菲洛夫和前陸軍部長米喬夫組成了一個攝政會議。真正的統治者是菲洛夫。鮑日洛夫組成了一個新內閣,既沒有加勃羅夫斯基,也沒有親納粹的粲科夫教授。然而,政府在公務上卻越來越屈從於柏林,西里耳親王在10月和11月兩次晉見希特勒,接受他的命令。
博里斯從政治舞台上的消失,加強了秘密的反對派的活動。1943年9月30日,在索非亞遭到了盟軍一次大空襲以後,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立即決定要發表新聞公報。那年秋季,它的成員經常對兩種觀點進行辯論:一種是佩特科夫的觀點,即一定要等到正規部隊準備就緒, 可以發動進攻時再動,另一種是共產黨人的觀點,他們想以游擊隊來加速軍事行動。當時在西部靠近南斯拉夫舊疆界一帶的保加利亞游擊隊在 1943 年底以前人數大概還是無足輕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