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自來邑安那天,侯爺就日日念著回京,這五年裡他對長京的執念不曾消減半分,每次病了都念著皇上的名字。邑安處南,
冬日濕冷,侯爺體弱又有舊疾,冬天冷了時常會腿疼,有時候痛入骨髓整個人說話都沒力氣,又不得法子緩解,老奴看著都覺得心裡頭難受,侯爺在邑安這地方就是受苦,他本是不適合這邊的。」
這裡的偏僻陰冷他不喜歡,也不適應,他愛長京城的春花秋月,愛長京城的繁華紫陌,愛長京城的千宮萬殿。
愛它的嬌秀精緻,愛它的壯闊巍峨,這些是他在信里寫到的,裴虞還知道,他也愛長京皇宮裡的那個人,一直在等他來接他。
可斯人已逝。
這是裴子西的房間,裡面收拾得十分整潔,但少了人氣,一看就知道住在這裡的人不在了。
他留下的東西不多,有的已經隨葬了,李管家過去從書冊整齊的桌案上拿出一頁信紙:「這是侯爺病里見了長京過來的官員後,第一次想給皇上寫信卻不成時寫下的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千山萬水相隔,山海不可平,他不知長京事,如今是想問寒梅著花,還是因沒得到想要的答案而失落,於是只能落寞問一句,寒梅著花未?
梅花已經凋落了。
裴虞已泣不成聲。
第22章 黃腸題湊
其餘人都退了出去,裴虞一個人稍微在屋裡坐了一會,挺拔瘦削的身體走肉一般,還撐著一身悲痛。
「我想去看看他。」
「墓地就在郊外,不遠,侯爺一直等著呢,這是他唯一的遺願,今日總算是能償了。」李管家趕緊在前面帶路,似乎怕那已經不在的人再多等,生前他已經等得夠久了。
陵墓確實不遠,今日天氣不錯,倒是適合掃墓的日子,不過一行人氣氛沉重,路上沒有一個人說話。
一直到了墓前,其他人都靠後,只有裴虞一人到了冰冷是碑前。
碑文上都是公式化的敘述,只說到他是這一方的侯,並沒有提及他皇室的身份,畢竟五年前他已經被他從玉牒除名。
他病逝在二十八這年,最早在皇家生長十八年,十八載相伴,十八載都是皇室中人,埋骨之後卻得不到那一點虛名。
這一方墓碑沒有絲毫僭越,即便是再想要承認,他還是那麼聽話,聽話到讓人心疼,裴虞撫著墓碑更是悲慟萬分。
是的,睡在墓下的人是他的至親,連著他的血骨,裴虞跪在墓前,從身上拿出一塊包得十分仔細的錦帕,慢慢打開,裡面是一掊土。
是長京的土,故鄉的土。
他在信里說想念故土,現在他帶來了,他也想他,所以他來了。
那一掊故地的土撒在墓前,如那離開了五年的人終究回歸故里,不用等了,你已經回來了。
「子西,跟我回去吧。」
「我來帶你回家了,我們一起回家,回到皇宮,回到從前。」
*
裴虞打算親自扶棺回長京入皇陵,這也是裴子西所願,如今他終於等到回京的機會了,所以李管家心酸中有些欣慰,也不辭辛勞地幫著張羅開墓移棺的事。
墓打開之後要第二天才能進去,等了一夜之後裴虞親自第一個進去,旁人勸不住只能跟著一起進去。
墓室是尋常侯爵規制,亦沒有僭越,裴虞一面注意著裡面的布置,一面往裡走,如今任何有關裴子西的事或物,他總能格外在意。
到耳室的時候裴虞停頓了腳步。
耳室里放著陪葬品,雖然裴子西身居王侯,但是隨之入葬的東西卻不多,一眼就能看遍。
十分簡單的金銀器,只有角落裡那幾個箱子隱沒著,極不引人注意卻又不容忽視,有幾分突兀。
裴虞過去開了其中一口箱子,裡面裝著足金的金餅,甫一打開就覺得晃人眼。
李管家舉著油燈走近了,蒼老的眼哀傷地看著這些金餅:「這些都是侯爺當年為回京告慰先祖私下命人造的金餅,到底是沒用上,便葬在了這裡。」
裴虞心裡又是一痛,眼瞳微微一顫,聲音卻很穩:「這些也帶走,朕替子西跟先祖說,告訴所有人,他回來了。」
等到槨室裡頭的時候,道稍窄,裴虞放緩了腳步,棺槨就在前方正中擺放著,規規矩矩很聽話,像是已經等了許久。
「子西,我來了。」走到棺前,手扶在棺槨上,好像能看到裡面睡著的人,裴虞輕輕同他說,「跟我走吧。」
等到準備離開墓室的時候,還未出槨室,裴虞忽然又發現了這裡的不尋常之處。
視線掃了一圈,他從李管家手裡拿過了油燈,又親自去查看了一番確定確有古怪。
這間室與尋常規制一樣,但是最不同的一點就是這槨室的四周都有留出一條不寬的道,但又不像他最初猜測那樣是供人行走的,因為太窄。
「皇上,怎麼了?」李管家過去問。
「這墓……」腦海里有什麼一閃而過,裴虞恍惚地出神喃喃,「為何這樣建?」
「這……」管家還沒明白什麼意思,也四處打量著到底有什麼不尋常的。
孰料下一刻裴虞手裡的油燈直接翻倒在地,那聲音在墓室里格外明顯還有回音,驚得人心口一跳,李管家趕緊把東西撿了起來。
冬日濕冷,侯爺體弱又有舊疾,冬天冷了時常會腿疼,有時候痛入骨髓整個人說話都沒力氣,又不得法子緩解,老奴看著都覺得心裡頭難受,侯爺在邑安這地方就是受苦,他本是不適合這邊的。」
這裡的偏僻陰冷他不喜歡,也不適應,他愛長京城的春花秋月,愛長京城的繁華紫陌,愛長京城的千宮萬殿。
愛它的嬌秀精緻,愛它的壯闊巍峨,這些是他在信里寫到的,裴虞還知道,他也愛長京皇宮裡的那個人,一直在等他來接他。
可斯人已逝。
這是裴子西的房間,裡面收拾得十分整潔,但少了人氣,一看就知道住在這裡的人不在了。
他留下的東西不多,有的已經隨葬了,李管家過去從書冊整齊的桌案上拿出一頁信紙:「這是侯爺病里見了長京過來的官員後,第一次想給皇上寫信卻不成時寫下的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千山萬水相隔,山海不可平,他不知長京事,如今是想問寒梅著花,還是因沒得到想要的答案而失落,於是只能落寞問一句,寒梅著花未?
梅花已經凋落了。
裴虞已泣不成聲。
第22章 黃腸題湊
其餘人都退了出去,裴虞一個人稍微在屋裡坐了一會,挺拔瘦削的身體走肉一般,還撐著一身悲痛。
「我想去看看他。」
「墓地就在郊外,不遠,侯爺一直等著呢,這是他唯一的遺願,今日總算是能償了。」李管家趕緊在前面帶路,似乎怕那已經不在的人再多等,生前他已經等得夠久了。
陵墓確實不遠,今日天氣不錯,倒是適合掃墓的日子,不過一行人氣氛沉重,路上沒有一個人說話。
一直到了墓前,其他人都靠後,只有裴虞一人到了冰冷是碑前。
碑文上都是公式化的敘述,只說到他是這一方的侯,並沒有提及他皇室的身份,畢竟五年前他已經被他從玉牒除名。
他病逝在二十八這年,最早在皇家生長十八年,十八載相伴,十八載都是皇室中人,埋骨之後卻得不到那一點虛名。
這一方墓碑沒有絲毫僭越,即便是再想要承認,他還是那麼聽話,聽話到讓人心疼,裴虞撫著墓碑更是悲慟萬分。
是的,睡在墓下的人是他的至親,連著他的血骨,裴虞跪在墓前,從身上拿出一塊包得十分仔細的錦帕,慢慢打開,裡面是一掊土。
是長京的土,故鄉的土。
他在信里說想念故土,現在他帶來了,他也想他,所以他來了。
那一掊故地的土撒在墓前,如那離開了五年的人終究回歸故里,不用等了,你已經回來了。
「子西,跟我回去吧。」
「我來帶你回家了,我們一起回家,回到皇宮,回到從前。」
*
裴虞打算親自扶棺回長京入皇陵,這也是裴子西所願,如今他終於等到回京的機會了,所以李管家心酸中有些欣慰,也不辭辛勞地幫著張羅開墓移棺的事。
墓打開之後要第二天才能進去,等了一夜之後裴虞親自第一個進去,旁人勸不住只能跟著一起進去。
墓室是尋常侯爵規制,亦沒有僭越,裴虞一面注意著裡面的布置,一面往裡走,如今任何有關裴子西的事或物,他總能格外在意。
到耳室的時候裴虞停頓了腳步。
耳室里放著陪葬品,雖然裴子西身居王侯,但是隨之入葬的東西卻不多,一眼就能看遍。
十分簡單的金銀器,只有角落裡那幾個箱子隱沒著,極不引人注意卻又不容忽視,有幾分突兀。
裴虞過去開了其中一口箱子,裡面裝著足金的金餅,甫一打開就覺得晃人眼。
李管家舉著油燈走近了,蒼老的眼哀傷地看著這些金餅:「這些都是侯爺當年為回京告慰先祖私下命人造的金餅,到底是沒用上,便葬在了這裡。」
裴虞心裡又是一痛,眼瞳微微一顫,聲音卻很穩:「這些也帶走,朕替子西跟先祖說,告訴所有人,他回來了。」
等到槨室裡頭的時候,道稍窄,裴虞放緩了腳步,棺槨就在前方正中擺放著,規規矩矩很聽話,像是已經等了許久。
「子西,我來了。」走到棺前,手扶在棺槨上,好像能看到裡面睡著的人,裴虞輕輕同他說,「跟我走吧。」
等到準備離開墓室的時候,還未出槨室,裴虞忽然又發現了這裡的不尋常之處。
視線掃了一圈,他從李管家手裡拿過了油燈,又親自去查看了一番確定確有古怪。
這間室與尋常規制一樣,但是最不同的一點就是這槨室的四周都有留出一條不寬的道,但又不像他最初猜測那樣是供人行走的,因為太窄。
「皇上,怎麼了?」李管家過去問。
「這墓……」腦海里有什麼一閃而過,裴虞恍惚地出神喃喃,「為何這樣建?」
「這……」管家還沒明白什麼意思,也四處打量著到底有什麼不尋常的。
孰料下一刻裴虞手裡的油燈直接翻倒在地,那聲音在墓室里格外明顯還有回音,驚得人心口一跳,李管家趕緊把東西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