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江南工商業來說,失去海權就等於直面滅頂之災。

  哦,也不是一定會滅頂……還可以體面的投降!

  脫離東宋合眾國,加入大周共和國。

  雖然加入共和國後,江南工商業不可能再擁有原本在東宋合眾國時的發言權。但是仍然可以在共和國約法的保障下,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共和國可以剝奪江南合眾諸州的合眾自主權,但同時也必須保護江南諸州的自治權和江南百姓的公民權。

  雖然地方治權會不可避免遭到削弱(從法理上說,共和制下的地方自治權來源於最高議會的權力下放),但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而沈萬三現在提出的由本土艦隊護送皇帝和皇室逃亡新宋的方案,實際上就是要執行「皇室放棄東宋本土」的避難方案。

  皇室一走,東宋的合眾政府和大周共和國執政府,也就能夠開展和平統一的談判了……

  「我們還可以打下去!」東宋的兵部尚書趙良忠大聲嚷嚷道,「周國在龍石島海戰中的損失也很大,他們至少失去了15艘主力艦!更重要的是,龍石島海戰表明沒有裝甲防護的風帆戰列艦根本不堪一擊。未來是屬於裝備有可以發射大口徑開花彈的鑄鐵大炮和裝甲防護的新式戰艦的,也許還應該用『熱水器』(蒸汽機)驅動的水輪提供一部分動力。」

  趙良忠是東宋皇室的子弟,海軍工程師出身,加入戰時內閣前是海軍造船局的局長。

  作為一名造船專家,他在研究了海軍都軍機司的報告後,就斷定木質風帆戰列艦的時代結束了。

  目前在建的60000石級戰列艦和在龍石島戰役中失去的那些貌似強大的戰列艦一樣,在大口徑開花彈面前不堪一擊。

  所以失去33艘主力艦對於東宋而言,並不一定是致命的。只要東宋能夠儘快啟動新式的裝甲戰艦建造計劃,製造出擁有鋼鐵裝甲,可以抵禦開花彈轟擊的鐵甲艦,就能奪回失去的海權!

  而在建造裝甲艦的競賽中,東宋和大周應該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海軍造船局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第一艘裝甲艦的建造?」首相文道生問。

  「兩個月!」趙良忠回答道,「海軍預備改造三艘排水量15000石的大型汽船,兩個月內肯定可以完工。」

  完全新建裝甲艦肯定需要很長時間,為了抓緊時間,自然只有改造舊船。

  而改造大型風帆戰列艦的難度要比改造中小型的蒸汽拖船難得多。

  因為風帆戰列艦的木質桅杆和風帆過於龐大,沒有辦法保護。而一旦桅杆和風帆被開花彈摧毀,戰列艦也就失去動力了。

  而且風帆戰列艦上的風帆和繩索又很容易引發大火,火災又會蔓延到火炮甲板,從而引發大爆炸。

  此外,大型風帆戰列艦的體積過大。如果全部加裝鐵甲,艦船就太重了,航速難免大幅下降。

  所以改造風帆戰列艦是非常困難的,不如從蒸汽拖船開始改造。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使得東宋的海軍工程師放棄了風帆戰列艦。那就是風帆戰列艦的火力過剩了!

  一級戰列艦的一百多門大炮在實戰中明顯過剩了。因為一艘一級戰列艦隻要挨上一發8寸、9寸的開花彈就完蛋了。那裡用得著一百多門炮?一百多門炮都打開花彈,還不得把對手轟成渣?

  而且那麼多開花彈對自己也危險啊!

  在龍石島戰役中爆掉的戰列艦幾乎都是自身攜帶的彈藥被殉爆了……這完全是自殺式爆炸船啊!

  所以東宋的海軍工程師們都認為應該減少艦炮的數量,同時將更多的艦船自重分配給動力系統,也就是蒸汽機和煤倉。

  一艘排水量在40000石左右的裝甲戰列艦,擁有20門左右的9寸炮或10寸炮就足夠了。

  而在火炮數量減少的情況下,用堅固的防彈炮艙保護大炮也就成為可能了。只要炮艙、機關艙、煤倉不被擊毀,戰艦一般就不會戰沉。

  「咱們的汽船都是拖船,」沈萬三馬上搖頭,眉頭大皺,「這些拖船適航性不佳,只能在內河和近海活動。遠海的運輸還是會被封鎖……是封鎖,而不是遭到騷擾啊!國內怎麼承受得住?沒有海外的糧食和鳥糞,飯都沒得吃了!」

  一提到吃飯,在場的閣僚們都唉聲嘆氣附和起來了。

  「是啊,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啊!」

  「這幾年都不景氣,百姓生活艱難(人人有書讀,人人有肉吃,人人有綾羅綢緞穿,真是艱難啊),如果吃飯再成了問題,民心還會支持我們嗎?」

  「沒錯,合眾政府應該以民為本……現在陸海軍雙雙敗績,國內經濟又難以維持,還是應該及早媾和。」

  合眾國政治的弊端在今天的會議上顯露無遺了!

  聯合戰時內閣的閣僚們其實都是合眾諸州的代表,他們首先要對合眾諸州負責,然後才是皇帝和朝廷。

  如果現在和東宋作對的是西宋這個軍戶和槍大夫之國,那麼50合眾州一定會支持朝廷打到底的。

  讓一幫封建軍戶和槍大夫來當家作主,50合眾州的資本家還這麼混?那點身家不都得交出去?所以必須打到底!

  可是大周共和國同西宋是不一樣的,大周也是資本家之國……合眾制和共和制之間的區別並不大,只是最高權力屬於州議會還是國家議會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