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二
九度山的生活,是艱辛而又痛苦的。雖然在德川家為臣的真田信之經常派人送來衣服食品等物,但真田父子的生活還是十分困難,以至於有時竟然難以維持,不得不靠借款度日,這對於曾經名噪一時的領主真田昌幸來說,真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在軟禁期間,真田父子仍然經常討論兵法戰略以及天下大勢,還希望有一天能夠再度起兵揚名海內,但時間一天一年的過去,德川家根本就沒有寬恕他們的意思。1611年6月4日,真田昌幸就在這困苦的生活和失望的等待中盍然辭世,而真田幸村此時的心中則充滿了對德川家的怨恨之念:
“有朝一日必取兩代將軍之首,揚真田之名於天下……!”
就在這樣的怨恨和夢想之間,真田幸村的青春年華悄然溜走,艱難的生活使他早生華髮,一天一天的衰老下去了……
1614年仲秋的一天,一名大阪城的密使來到了九度山中,帶來豐臣家的旨意——邀請真田幸村出山,為豐臣家作戰,對抗德川家康的攻勢。
這一消息點燃了幸村內心深處的火種,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能,也為了能向德川家復仇,幸村接受了豐臣家的邀請。當年十月初的某一天,幸村召集村人召開酒宴,當所有人酣醉之時,幸村則帶著少數家臣逃離了九度山,隨行的還有自己13歲的長子——真田大助幸昌。
三
1614年十月上旬,幸村一行人出現在大阪城中。由於其父昌幸的名聲,幸村在大阪頗受歡迎,很快就被任命為軍隊長,以軍師的身份頻頻出席高層軍事會議。自認為可以發揮才能的幸村此時也志得意滿,光彩煥發,極力闡述自己的戰術策略。但由於他的許多出城野戰的想法過於冒險,與大阪高層意見不合,因而沒有被完全採納。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禦城堡“真田丸”則是幸村比較成功的策略之一——
大阪城的西面是瀨戶內海,北面是天滿川、淀川,東面則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複雜,提供了一定的防禦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則多數是寬闊的平地,防禦力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軍師——真田幸村和後藤基次同時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先後向豐臣家的領導層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一座出城(指修建於城牆之外的小城,可以作為防禦工事)。兩人的提議均得到了採納,但在到底是由誰來主持修建以及負責守備的問題上,兩位豪傑都自告奮勇各不相讓,以至於在一段時期內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之時,大阪城內忽然興起了奇怪的謠言:
“幸村殿之所以要在南面城外防守,乃是為了方便與其兄信之聯絡,把德川大軍引入城來……”
而後藤基次聽到這種傳言之後,當即嚴肅的表示:
“幸村殿在出城守備乃是為了更好的向敵軍挑戰,這樣的謠言真是痴人說夢!”
隨後,基次主動辭退了建造出城的工作,把這項任務轉讓給了真田幸村,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幸村的堅決支持。
最後,這座出城,在幸村的主持下,於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構東南面建築完成。這座被稱作“真田丸”的建築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溝,樹立了雙重的柵欄,城中設置了箭塔、瞭望和樓閣,每一點八米就開了六個槍眼,是一座堅固的防禦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彌補了大阪城南相對薄弱的防禦力,同時為大阪軍出城野戰之時,能夠迅速的占領城南的筱山高地創造了便利條件。
就在真田丸建造期間,關於幸村與德川方勾結的謠言仍然沒有完全消除。為此,大阪軍的總指揮官大野修理亮治長專門找來後藤基次,惴惴不安的詢問道:
“你說說看,幸村到底是不是德川方的內應呀?”
後藤基次聞得此言哭笑不得,當即說:
“左衛門佐殿乃是這亂世之英雄,堂堂的好漢,為了光輝的武名而奮戰於沙場,決不會做出卑鄙無恥之事!”
但即便如此,大阪的高層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對幸村的疑慮,最終決定在真田丸後方的惣構地方安置一萬大軍,以備幸村投敵反戈一擊。
四
1614年11月,大阪城周圍戰爭的氣味越來越濃烈。真田幸村為了爭取主動,派小股部隊離開真田丸,在其南面的小橋地方的筱山警戒。
另一方面,1614年11月11日之後,德川軍徐徐的縮小了對大阪城的包圍網,向大阪城南步步逼近,在據大阪城一點五公里的地方安營紮寨。
戰爭一開始,德川方作出了長期包圍的架勢,這樣的形勢對於幸村這樣滿心復仇烈火的武士來講實在難以忍受,於是他策劃了一次狙擊家康的計劃——
1614年11月27日,真田幸村通過忍者的情報得知,家康將在次日親自乘船到福嶋方面視察戰場,認為這是一舉擊斃家康的絕佳機會,當即召集了善於使用鐵炮的士兵50人以及武藝高強的武士18人,於當晚22時左右乘船從天滿川出發,隱藏在博勞淵南面的蘆葦叢中。當時正值嚴冬,天氣很冷,真田的士兵們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幸村便和士兵們一起喝酒跳舞取暖,並把油脂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以防止凍傷,堅持等待著家康的到來。
九度山的生活,是艱辛而又痛苦的。雖然在德川家為臣的真田信之經常派人送來衣服食品等物,但真田父子的生活還是十分困難,以至於有時竟然難以維持,不得不靠借款度日,這對於曾經名噪一時的領主真田昌幸來說,真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在軟禁期間,真田父子仍然經常討論兵法戰略以及天下大勢,還希望有一天能夠再度起兵揚名海內,但時間一天一年的過去,德川家根本就沒有寬恕他們的意思。1611年6月4日,真田昌幸就在這困苦的生活和失望的等待中盍然辭世,而真田幸村此時的心中則充滿了對德川家的怨恨之念:
“有朝一日必取兩代將軍之首,揚真田之名於天下……!”
就在這樣的怨恨和夢想之間,真田幸村的青春年華悄然溜走,艱難的生活使他早生華髮,一天一天的衰老下去了……
1614年仲秋的一天,一名大阪城的密使來到了九度山中,帶來豐臣家的旨意——邀請真田幸村出山,為豐臣家作戰,對抗德川家康的攻勢。
這一消息點燃了幸村內心深處的火種,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能,也為了能向德川家復仇,幸村接受了豐臣家的邀請。當年十月初的某一天,幸村召集村人召開酒宴,當所有人酣醉之時,幸村則帶著少數家臣逃離了九度山,隨行的還有自己13歲的長子——真田大助幸昌。
三
1614年十月上旬,幸村一行人出現在大阪城中。由於其父昌幸的名聲,幸村在大阪頗受歡迎,很快就被任命為軍隊長,以軍師的身份頻頻出席高層軍事會議。自認為可以發揮才能的幸村此時也志得意滿,光彩煥發,極力闡述自己的戰術策略。但由於他的許多出城野戰的想法過於冒險,與大阪高層意見不合,因而沒有被完全採納。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禦城堡“真田丸”則是幸村比較成功的策略之一——
大阪城的西面是瀨戶內海,北面是天滿川、淀川,東面則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複雜,提供了一定的防禦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則多數是寬闊的平地,防禦力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軍師——真田幸村和後藤基次同時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先後向豐臣家的領導層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一座出城(指修建於城牆之外的小城,可以作為防禦工事)。兩人的提議均得到了採納,但在到底是由誰來主持修建以及負責守備的問題上,兩位豪傑都自告奮勇各不相讓,以至於在一段時期內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之時,大阪城內忽然興起了奇怪的謠言:
“幸村殿之所以要在南面城外防守,乃是為了方便與其兄信之聯絡,把德川大軍引入城來……”
而後藤基次聽到這種傳言之後,當即嚴肅的表示:
“幸村殿在出城守備乃是為了更好的向敵軍挑戰,這樣的謠言真是痴人說夢!”
隨後,基次主動辭退了建造出城的工作,把這項任務轉讓給了真田幸村,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幸村的堅決支持。
最後,這座出城,在幸村的主持下,於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構東南面建築完成。這座被稱作“真田丸”的建築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溝,樹立了雙重的柵欄,城中設置了箭塔、瞭望和樓閣,每一點八米就開了六個槍眼,是一座堅固的防禦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彌補了大阪城南相對薄弱的防禦力,同時為大阪軍出城野戰之時,能夠迅速的占領城南的筱山高地創造了便利條件。
就在真田丸建造期間,關於幸村與德川方勾結的謠言仍然沒有完全消除。為此,大阪軍的總指揮官大野修理亮治長專門找來後藤基次,惴惴不安的詢問道:
“你說說看,幸村到底是不是德川方的內應呀?”
後藤基次聞得此言哭笑不得,當即說:
“左衛門佐殿乃是這亂世之英雄,堂堂的好漢,為了光輝的武名而奮戰於沙場,決不會做出卑鄙無恥之事!”
但即便如此,大阪的高層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對幸村的疑慮,最終決定在真田丸後方的惣構地方安置一萬大軍,以備幸村投敵反戈一擊。
四
1614年11月,大阪城周圍戰爭的氣味越來越濃烈。真田幸村為了爭取主動,派小股部隊離開真田丸,在其南面的小橋地方的筱山警戒。
另一方面,1614年11月11日之後,德川軍徐徐的縮小了對大阪城的包圍網,向大阪城南步步逼近,在據大阪城一點五公里的地方安營紮寨。
戰爭一開始,德川方作出了長期包圍的架勢,這樣的形勢對於幸村這樣滿心復仇烈火的武士來講實在難以忍受,於是他策劃了一次狙擊家康的計劃——
1614年11月27日,真田幸村通過忍者的情報得知,家康將在次日親自乘船到福嶋方面視察戰場,認為這是一舉擊斃家康的絕佳機會,當即召集了善於使用鐵炮的士兵50人以及武藝高強的武士18人,於當晚22時左右乘船從天滿川出發,隱藏在博勞淵南面的蘆葦叢中。當時正值嚴冬,天氣很冷,真田的士兵們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幸村便和士兵們一起喝酒跳舞取暖,並把油脂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以防止凍傷,堅持等待著家康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