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其後,盛親被帶到伏見城於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秀忠會面。秀忠十分重視這位名門之後,特地為盛親安排了毛皮坐墊,並安排石谷十蔵作為傳話人(作為將軍不能與罪人直接對話,此乃是尊卑有別的體現)。
秀忠問道:“作為一軍之大將,戰敗而不自殺,這真是不可思議呀。”
盛親聞言,昂然答道:“八尾之戰本來勝利在望,沒想到一支紅旗紅甲的騎兵突然出現在後方,以至於我家的譜代家臣七十餘人戰死,當時的情況,不想戰敗也不可能了。”
盛親並沒有直接回答秀忠的提問,於是秀忠再次追問道:
“為什麼你在沒有戰死的情況下沒有切腹自殺呢?”
盛親答道:“我乃是一軍的大將,輕易言死,乃是普通武士的做法!”其言下之意,乃是心存日後再興之念,期待有朝一日能報仇雪恨。
此時,旁邊的井伊直孝說道:
“閣下此前所言的紅旗紅甲之軍,正是我家的赤備。”
盛親聽罷嘆息道:“原來如此。君侯乃是名將之後,我有此敗又復何言呢……”
德川秀忠再請盛親評價東軍各路大將的軍功,盛親傲然道:
“軍功第一乃是令在下敗走之井伊直孝殿……而大阪軍第一罪人便是在下,西軍之敗正是由於在下之不勝造成的!”
幾天後,盛親被判斬首,押解回京都等待行刑。期間,秀忠愛惜將才,本想命盛親出家以留得活命,但被早已覺悟的盛親一口拒絕了。1615年5月15日,盛親於六條河原被處斬,時年41歲。他的屍體被拋棄在河邊無人收斂,每日被鷲鳥啄食。京都五條町蓮光寺的住持心存憐憫,向京都所司代板倉勝重求情說,名將的屍體如此暴露於荒野實在可憐,勝重便允許其為盛親收斂入葬,建立了墓碑石塔。
盛親共有五個兒子,長子盛恆在伏見被捕斬首,次子盛高和三子盛信逃到土佐被山內氏發現斬首,四子盛定與五子(姓名不詳)在京都八幡被捕斬首。至此,土佐名門長宗我部氏徹底斷絕了家名。
而據傳說,在盛親被斬首時,圍觀的人群中,有一名女子掩面涕泣而去。這個女子乃是當時住在京都的近江浪人米原九郎衛門之女,曾在京都的寺院學校中做過廚娘。後來,米原九郎衛門被土佐的領主山內家錄用,他的女兒和他一起來到了土佐,並生下了一名男孩。這個男孩在平靜的生活中漸漸長大,身材偉岸相貌不凡,可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每當他向自己的母親提出這樣的問題時,那女人便回答說:
“你的父親早就病死了。他原來是京都寺院學堂的教師,沒有名字,自己取了個號,叫做‘大岩佑夢’……”
本篇相關圖片
八尾之戰說明圖

烈火的終結——真田左衛門佐幸村
(更新時間:2006-10-275:15:43)
一
真田左衛門佐幸村,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提起1615年發生在日本大阪的那場終結戰國亂世的大戰,就必定要提到這個名字。這個信濃土豪的次子,沒有顯赫的家名,前半生也從沒為任何大名立下過什麼值得誇耀的戰功,只因為在大阪城下的奮戰,忽然在亂世的黃昏中點亮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將星之名在日本戰國百餘年亂世間雖然只短暫的閃耀了一瞬間,卻由於那一瞬間的璀璨,而永遠的在了所有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真田幸村,本名信繁,乃是原信濃上田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其祖父真田幸隆本來是信濃的土豪,依靠戰功成為於武田信玄麾下名臣。其父真田昌幸同樣智慧過人,在武田家這座靠山崩塌之後,依靠自身的才能,在動盪的亂世中維繫著真田家族,保持了相對獨立的小領主地位。由於昌幸出色的政治能力和外交手腕,被豐臣秀吉讚嘆為“表里比興の者”。而作為外交的手段,年幼的幸村就曾經被作為人質,先後送到過上杉家和豐臣家。
1600年,日本再次陷入動盪,石田三成與德川家康為了爭奪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戰場就在離真田家領地不遠的美濃關原。
在這場生死存亡的爭鬥之中,全日本的大名都面臨著抉擇,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東軍(德川方)還是西軍(石田方)?真田家內部發生了分裂——真田昌幸與幸村父子加入了西軍,而昌幸的長子信幸由於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勝的女婿,而斷然加入了東軍,並且連名字都改為了信之,以示與其父斷絕關係。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結果是真田昌政治手腕的體現,因為這樣一來,無論東軍還是西軍獲勝,真田家都將得到保全。
1600年9月5日,由於真田昌幸、幸村父子神出鬼沒的偷襲,僅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領的三萬八千大軍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沒能及時趕到關原的主戰場。這樣的結果,使得關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絕對劣勢。但天下大勢不可逆轉,由於石田三成的眾叛親離,西軍終於一敗塗地。
戰後,作為戰敗者的真田昌幸、幸村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懲罰。本來,在信濃山中飽受恥辱的秀忠想要處死真田父子以泄憤,但由於立下戰功的真田信之的捨命求情,最終將判決改為沒收真田家領地,並將真田父子二人發配往紀州高野山,後來又改為在紀州九度山軟禁。
秀忠問道:“作為一軍之大將,戰敗而不自殺,這真是不可思議呀。”
盛親聞言,昂然答道:“八尾之戰本來勝利在望,沒想到一支紅旗紅甲的騎兵突然出現在後方,以至於我家的譜代家臣七十餘人戰死,當時的情況,不想戰敗也不可能了。”
盛親並沒有直接回答秀忠的提問,於是秀忠再次追問道:
“為什麼你在沒有戰死的情況下沒有切腹自殺呢?”
盛親答道:“我乃是一軍的大將,輕易言死,乃是普通武士的做法!”其言下之意,乃是心存日後再興之念,期待有朝一日能報仇雪恨。
此時,旁邊的井伊直孝說道:
“閣下此前所言的紅旗紅甲之軍,正是我家的赤備。”
盛親聽罷嘆息道:“原來如此。君侯乃是名將之後,我有此敗又復何言呢……”
德川秀忠再請盛親評價東軍各路大將的軍功,盛親傲然道:
“軍功第一乃是令在下敗走之井伊直孝殿……而大阪軍第一罪人便是在下,西軍之敗正是由於在下之不勝造成的!”
幾天後,盛親被判斬首,押解回京都等待行刑。期間,秀忠愛惜將才,本想命盛親出家以留得活命,但被早已覺悟的盛親一口拒絕了。1615年5月15日,盛親於六條河原被處斬,時年41歲。他的屍體被拋棄在河邊無人收斂,每日被鷲鳥啄食。京都五條町蓮光寺的住持心存憐憫,向京都所司代板倉勝重求情說,名將的屍體如此暴露於荒野實在可憐,勝重便允許其為盛親收斂入葬,建立了墓碑石塔。
盛親共有五個兒子,長子盛恆在伏見被捕斬首,次子盛高和三子盛信逃到土佐被山內氏發現斬首,四子盛定與五子(姓名不詳)在京都八幡被捕斬首。至此,土佐名門長宗我部氏徹底斷絕了家名。
而據傳說,在盛親被斬首時,圍觀的人群中,有一名女子掩面涕泣而去。這個女子乃是當時住在京都的近江浪人米原九郎衛門之女,曾在京都的寺院學校中做過廚娘。後來,米原九郎衛門被土佐的領主山內家錄用,他的女兒和他一起來到了土佐,並生下了一名男孩。這個男孩在平靜的生活中漸漸長大,身材偉岸相貌不凡,可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每當他向自己的母親提出這樣的問題時,那女人便回答說:
“你的父親早就病死了。他原來是京都寺院學堂的教師,沒有名字,自己取了個號,叫做‘大岩佑夢’……”
本篇相關圖片
八尾之戰說明圖

烈火的終結——真田左衛門佐幸村
(更新時間:2006-10-275:15:43)
一
真田左衛門佐幸村,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提起1615年發生在日本大阪的那場終結戰國亂世的大戰,就必定要提到這個名字。這個信濃土豪的次子,沒有顯赫的家名,前半生也從沒為任何大名立下過什麼值得誇耀的戰功,只因為在大阪城下的奮戰,忽然在亂世的黃昏中點亮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將星之名在日本戰國百餘年亂世間雖然只短暫的閃耀了一瞬間,卻由於那一瞬間的璀璨,而永遠的在了所有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真田幸村,本名信繁,乃是原信濃上田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其祖父真田幸隆本來是信濃的土豪,依靠戰功成為於武田信玄麾下名臣。其父真田昌幸同樣智慧過人,在武田家這座靠山崩塌之後,依靠自身的才能,在動盪的亂世中維繫著真田家族,保持了相對獨立的小領主地位。由於昌幸出色的政治能力和外交手腕,被豐臣秀吉讚嘆為“表里比興の者”。而作為外交的手段,年幼的幸村就曾經被作為人質,先後送到過上杉家和豐臣家。
1600年,日本再次陷入動盪,石田三成與德川家康為了爭奪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戰場就在離真田家領地不遠的美濃關原。
在這場生死存亡的爭鬥之中,全日本的大名都面臨著抉擇,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東軍(德川方)還是西軍(石田方)?真田家內部發生了分裂——真田昌幸與幸村父子加入了西軍,而昌幸的長子信幸由於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勝的女婿,而斷然加入了東軍,並且連名字都改為了信之,以示與其父斷絕關係。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結果是真田昌政治手腕的體現,因為這樣一來,無論東軍還是西軍獲勝,真田家都將得到保全。
1600年9月5日,由於真田昌幸、幸村父子神出鬼沒的偷襲,僅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領的三萬八千大軍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沒能及時趕到關原的主戰場。這樣的結果,使得關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絕對劣勢。但天下大勢不可逆轉,由於石田三成的眾叛親離,西軍終於一敗塗地。
戰後,作為戰敗者的真田昌幸、幸村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懲罰。本來,在信濃山中飽受恥辱的秀忠想要處死真田父子以泄憤,但由於立下戰功的真田信之的捨命求情,最終將判決改為沒收真田家領地,並將真田父子二人發配往紀州高野山,後來又改為在紀州九度山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