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就在羅斯福發表上述談話的頭一天,即11月23日,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指揮準備襲擊珍珠港的30艘日本艦隻,在北方的漁港單冠灣集結完畢,切斷同外界的一切電訊聯繫,悄無聲息地潛伏起來。
12月2日,山本五十六通知南雲忠一攻擊日期為東京時間12月8日,夏威夷時間為12月7日。當天是星期日,美軍的休假日,太平洋艦隊大部分艦艇泊在港內,日軍不會撲空。而且當天半夜到日出前會有下弦月,便於空軍偷襲。
12月6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特遣艦隊已駛抵夏威夷美國飛機巡航圈內,已經可以收聽到當地的電台廣播,日軍航空兵全部整裝待命,而美方仍一無察覺。當日,日本聯合艦隊參謀長在日記上寫道:"夏威夷已成瓮中之鱉。讓其再做一天太平夢--此乃一出賭以國家命運與許多人命、決一勝負之人類最大戲劇。"
12月6日傍晚,負責"魔術"接收的美國海軍少校克雷默破譯了日軍偷襲的時刻,並報告給海軍部長諾克斯,然而並未引起後者的重視。
12月7日星期日,清晨7時許,夏威夷瓦胡島北端山崗上雷達站值班的兩名新兵發現,東北方220公里外有成群的飛機正朝瓦胡島飛來。他們立即向基地值班官員報告。值班官員卻回答說"不用擔心"。因為他以為肯定是美國自己的飛機。
7時50分,天空中成群的日本飛機呼嘯而來,海面下兇險的日本潛艇急速撲來,隨即是震耳欲聾的爆炸巨響和騰空升起的瀰漫硝煙,珍珠港很快就淹沒在濃煙火海之中,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了。
日本飛機從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分批襲擊珍珠港。偷襲珍珠港前後歷時1小時50分,共擊沉戰列艦4艘、重創1艘、炸傷3艘,此外炸沉、重創巡洋艦、驅逐艦和各類輔助艦10艘,擊毀飛機188架,斃傷美軍官兵4500多人,其中炸死3300多人。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航空母艦"企業"號當時正在從威克島的返航途中,原定7時30分駛入港內,但途中遇到惡劣氣候,耽誤了航行,沒有按時返港,得以死裡逃生。
12月8日,羅斯福總統向國會兩院發表戰爭咨文:"昨天,1941年12月7日--必須永遠記住這個恥辱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受到了日本帝國海軍突然的、蓄意的進攻。"當日,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
同一天,英國搶在美國前頭,向日本宣戰。英美之後,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自由法國、荷蘭等24個國家陸續對日本宣戰。12月9日,中國政府也在抗日戰爭進行了4年之後正式對日本宣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精彩旁白:當邱吉爾從收音機里收聽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時,頓時激動萬分,他"啪"的一聲將收音機關上,並馬上給羅斯福掛了個電話。羅斯福對邱吉爾說:"現在,我們大家是風雨同舟了。"邱吉爾並不掩飾他的興奮之情,回答說:"有了美國在我們這一邊,這對我來說,是最高興的事。"
--(美)赫爾曼·沃克著《戰爭風雲》
第49節:親自為蔣介石擔任翻譯2005年04月20日
47.開羅宣言
時間到了1943年秋,中國已經進行了6年之久的全面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犧牲,幾百萬中國軍隊和游擊隊牽制和消滅了大量的日本侵略軍,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廣泛尊敬。而中國抗戰對美國來說也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極大地減輕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還可以成為打擊日本的前沿基地。因此,美國主張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確立中國的大國地位。
1943年秋,邱吉爾提出在美、蘇、英三巨頭舉行德黑蘭會議之前,先與羅斯福單獨會晤。羅斯福不想單獨會見邱吉爾,便提出邀請中國的蔣介石一起開會,同時邀請蘇聯外交部長莫羅托夫來參加,變成四國會議。但是,蘇聯聽說有蔣介石參加,便拒絕參加會議;因為當時蘇聯與中國政府為新疆等問題發生了爭執。羅斯福熱衷於拉蔣介石參將四強會議,主要是希望趁機勸說蔣介石出讓中國東北的權益給蘇聯,以便換取蘇聯出兵對日作戰;另外,也想通過開羅會議提高中國的大國地位,穩住中國的抗戰,並且在戰後成為聯合國組織中美國的得力幫手。
於是,1943年11月22~26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便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了三國首腦會議,史稱"開羅會議"。
會議主要討論了盟國聯合對日作戰的問題、戰後處置日本等問題。11月22日晚和25日下午,蔣介石和羅斯福進行了2次長談,中美雙方領導人達成了重要的共識: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台灣和澎湖列島,戰後必須歸還中國。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也出席了開羅會議,親自為蔣介石擔任翻譯,周旋於羅斯福、邱吉爾之間,大出風頭。邱吉爾私下對羅斯福說:"這位中國女人可不是個弱者。"
根據美、英、中三國會談和美中首腦會晤精神,美國總統特別助理霍普金斯起草了《開羅宣言》。隨後,又經過三國代表的認真討論,正式定稿;但暫不發表,由美英官員帶到德黑蘭,聽取參加德黑蘭會議的蘇聯首腦史達林的意見。11月30日,史達林表示"完全"贊成開羅"宣言及其全部內容",認為宣言中的決定是"正確的","朝鮮應該獨立,滿洲、台灣和澎湖等島嶼應該回歸中國"。
12月2日,山本五十六通知南雲忠一攻擊日期為東京時間12月8日,夏威夷時間為12月7日。當天是星期日,美軍的休假日,太平洋艦隊大部分艦艇泊在港內,日軍不會撲空。而且當天半夜到日出前會有下弦月,便於空軍偷襲。
12月6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特遣艦隊已駛抵夏威夷美國飛機巡航圈內,已經可以收聽到當地的電台廣播,日軍航空兵全部整裝待命,而美方仍一無察覺。當日,日本聯合艦隊參謀長在日記上寫道:"夏威夷已成瓮中之鱉。讓其再做一天太平夢--此乃一出賭以國家命運與許多人命、決一勝負之人類最大戲劇。"
12月6日傍晚,負責"魔術"接收的美國海軍少校克雷默破譯了日軍偷襲的時刻,並報告給海軍部長諾克斯,然而並未引起後者的重視。
12月7日星期日,清晨7時許,夏威夷瓦胡島北端山崗上雷達站值班的兩名新兵發現,東北方220公里外有成群的飛機正朝瓦胡島飛來。他們立即向基地值班官員報告。值班官員卻回答說"不用擔心"。因為他以為肯定是美國自己的飛機。
7時50分,天空中成群的日本飛機呼嘯而來,海面下兇險的日本潛艇急速撲來,隨即是震耳欲聾的爆炸巨響和騰空升起的瀰漫硝煙,珍珠港很快就淹沒在濃煙火海之中,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了。
日本飛機從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分批襲擊珍珠港。偷襲珍珠港前後歷時1小時50分,共擊沉戰列艦4艘、重創1艘、炸傷3艘,此外炸沉、重創巡洋艦、驅逐艦和各類輔助艦10艘,擊毀飛機188架,斃傷美軍官兵4500多人,其中炸死3300多人。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航空母艦"企業"號當時正在從威克島的返航途中,原定7時30分駛入港內,但途中遇到惡劣氣候,耽誤了航行,沒有按時返港,得以死裡逃生。
12月8日,羅斯福總統向國會兩院發表戰爭咨文:"昨天,1941年12月7日--必須永遠記住這個恥辱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受到了日本帝國海軍突然的、蓄意的進攻。"當日,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
同一天,英國搶在美國前頭,向日本宣戰。英美之後,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自由法國、荷蘭等24個國家陸續對日本宣戰。12月9日,中國政府也在抗日戰爭進行了4年之後正式對日本宣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精彩旁白:當邱吉爾從收音機里收聽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時,頓時激動萬分,他"啪"的一聲將收音機關上,並馬上給羅斯福掛了個電話。羅斯福對邱吉爾說:"現在,我們大家是風雨同舟了。"邱吉爾並不掩飾他的興奮之情,回答說:"有了美國在我們這一邊,這對我來說,是最高興的事。"
--(美)赫爾曼·沃克著《戰爭風雲》
第49節:親自為蔣介石擔任翻譯2005年04月20日
47.開羅宣言
時間到了1943年秋,中國已經進行了6年之久的全面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犧牲,幾百萬中國軍隊和游擊隊牽制和消滅了大量的日本侵略軍,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廣泛尊敬。而中國抗戰對美國來說也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極大地減輕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還可以成為打擊日本的前沿基地。因此,美國主張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確立中國的大國地位。
1943年秋,邱吉爾提出在美、蘇、英三巨頭舉行德黑蘭會議之前,先與羅斯福單獨會晤。羅斯福不想單獨會見邱吉爾,便提出邀請中國的蔣介石一起開會,同時邀請蘇聯外交部長莫羅托夫來參加,變成四國會議。但是,蘇聯聽說有蔣介石參加,便拒絕參加會議;因為當時蘇聯與中國政府為新疆等問題發生了爭執。羅斯福熱衷於拉蔣介石參將四強會議,主要是希望趁機勸說蔣介石出讓中國東北的權益給蘇聯,以便換取蘇聯出兵對日作戰;另外,也想通過開羅會議提高中國的大國地位,穩住中國的抗戰,並且在戰後成為聯合國組織中美國的得力幫手。
於是,1943年11月22~26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便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了三國首腦會議,史稱"開羅會議"。
會議主要討論了盟國聯合對日作戰的問題、戰後處置日本等問題。11月22日晚和25日下午,蔣介石和羅斯福進行了2次長談,中美雙方領導人達成了重要的共識: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台灣和澎湖列島,戰後必須歸還中國。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也出席了開羅會議,親自為蔣介石擔任翻譯,周旋於羅斯福、邱吉爾之間,大出風頭。邱吉爾私下對羅斯福說:"這位中國女人可不是個弱者。"
根據美、英、中三國會談和美中首腦會晤精神,美國總統特別助理霍普金斯起草了《開羅宣言》。隨後,又經過三國代表的認真討論,正式定稿;但暫不發表,由美英官員帶到德黑蘭,聽取參加德黑蘭會議的蘇聯首腦史達林的意見。11月30日,史達林表示"完全"贊成開羅"宣言及其全部內容",認為宣言中的決定是"正確的","朝鮮應該獨立,滿洲、台灣和澎湖等島嶼應該回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