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利用休戰之際,日軍緊急向關內集結重兵。到7月16日,日軍入關部隊已達5個師團,兵力超過10萬人,完成了包圍平津的戰略部署。7月18日,日軍重新向宛平城發起大舉進攻,炮轟長辛店,狂炸廊坊。7月25日,日軍攻占廊坊。7月27日凌晨3時,日軍向通縣發動總攻。激戰到中午,中國軍隊突圍撤退。同一天清晨5時,日軍出動飛機18架配合作戰,圍攻團河,中國守軍傷亡逾千人。

  7月28日黎明,日軍出動40架飛機、40門重炮,對北平近郊發動總攻,大舉進犯南苑、北苑和西苑。中國守軍倉促應戰,在敵人優勢炮火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下,被炸得血肉橫飛,很快被日軍切成數段,分割包圍。不久,南苑失守,29軍副軍長佟麟閣壯烈殉國,第132師師長趙登禹也在撤退時中彈身亡。

  在戰事失利的情況下,29軍所部仍浴血奮戰,節節抵抗,傍晚時分退卻到北城圈。入夜以後,戰況更加不利,日軍已迫近北平南、北郊的城垣。鑑於戰局已無法挽回,宋哲元便命令北平郊外部隊向永定河右岸撤退。當晚11時,宋哲元與北平市市長秦德純等離開北平撤往保定,第38師師長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平市市長之職,收拾殘局。7月底,北平淪陷。

  第41節: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2005年04月20日

  在北平激戰的同時,駐守天津的第29軍第38師一部,於7月29日向日本駐天津各機關及租界發動進攻。中國軍隊一度攻占了北倉飛機場及日軍駐守的車站,迫近日租界的海光寺營房。但是,日軍隨後派來大隊援軍,中國軍隊寡不敵眾,血戰一晝夜後,於30日放棄天津,撤往馬廠。

  精彩旁白: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29軍大刀隊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跡通過電訊迅速傳遍祖國各地,上海一家公司年僅23歲的職員麥新(原名孫默心)深受震撼。他的眼前浮現出一幕幕大刀隊揮舞大刀與鬼子拼殺的壯烈場面,禁不住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產生了創作的衝動。於是,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寫完歌詞,又揮筆譜上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隊的英雄氣概,化成了藝術形象,一首《大刀進行曲》誕生了。出於對29軍大刀隊的崇敬之情,又寫下了"獻給29軍大刀隊"的副標題。

  當年8月,麥新在上海浦東親自指揮了首場演出,激起了聽眾強烈的共鳴。雷鳴般的掌聲,伴隨著抗日口號聲震動了大廳。歌曲集中表現了中國軍民對日寇無比的憤怒與仇恨,為中華兒女吹起了抗日的號角!

  《大刀進行曲》原歌詞如下: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它消滅!把它消滅!沖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天津老年時報》

  42.西安事變

  在國難當頭之際,蔣介石不顧中華民族的危亡,繼續堅持不抵抗政策,變本加厲地進行剿共內戰。被蔣介石派到陝甘一帶進剿紅軍的東北軍和第17路軍,對此非常憤慨,先後與紅軍建立了聯繫,自動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東北軍司令張學良將軍和第17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將軍曾多次向蔣介石建議,放棄反共內戰政策,實行聯共抗日。但是,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對張、楊的建議加以駁斥和拒絕。蔣介石還委派蔣鼎文為西北剿共前敵總指揮,調遣嫡系部隊進至豫陝邊境,以壓迫張、楊攻打紅軍。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飛抵西安,下榻臨潼華清池,親自督戰,準備徹底消滅紅軍。蔣介石威逼張、楊進攻陝北紅軍,否則就把他們的部隊調到福建和安徽,讓中央軍來剿共。這兩種選擇都是強人所難,張、楊已經與中共達成了共同抗日的協議,當然不肯與紅軍開戰;而離開西北,早晚必被蔣介石清除異己、吞併消滅。因此,張、楊被逼無奈,秘密商量對策,決定一"苦諫",二"哭諫",最後一招就是"兵諫"--設法捉蔣,逼他抗戰。

  兩將軍嘗試"苦諫",毫無效果。12月7日,張學良又去華清池向蔣"哭諫":"國家民族的存亡,已經到最後關頭。非抗日不足以救亡,非停止內戰、舉國團結不足以言抗日。繼續剿共,斷無出路。"面對聲淚俱下的張學良,蔣介石勃然大怒,嚴聲訓斥張學良年輕無知,拍著桌子說:"你就是拿槍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計劃也不能改變。"隨後,連續幾天,張、楊天天去勸諫,蔣介石一直無動於衷。

  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被迫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當天清晨5時,東北軍的一個連出其不意地進入華清池。蔣介石從睡夢中驚醒,慌亂地逃到後山,躲進亂草叢中。上午10時,東北軍戰士"果然在亂草從中找到了縮成一團的蔣介石",連拖帶架地把他塞進汽車,押送到西安新城大樓,軟禁起來。

  與此同時,17路軍在西安城內扣留了國民黨軍政要員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和邵元沖等人。事變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和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