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再說來的人回去見了羊祜,陸抗的問話以及送酒的事,全都報告給了羊祜。羊祜笑著問:“他也知道我善飲酒吧?”便命令當場打開酒壺取出飲用。他的部將陳元說:“其中只怕有奸詐,將軍先還是別飲的好。”羊祜笑道:“陸抗哪裡是給酒下毒藥的人,不必疑慮。”竟倒出就喝。從此,雙方使者往來,彼此互通問候。有一天,陸抗派人去看羊祜,羊祜問:“陸將軍身體好嗎?”來人回答:“主帥臥病在床,好幾天沒有出來了。”羊祜說:“他的病大概跟我的一樣。我已經制好了成藥,送給陸將軍服用吧J”來人帶了藥回去見陸抗。眾將領說:“羊祜是我們的敵人,這藥決不是什麼好藥。”陸抗說:“羊將軍怎麼會毒害人呢,你們不要多疑。”也服用下去。第二天病便好了,眾將領都表示祝賀。陸抗說:“他是施行恩德,我們總是施行強暴,這樣他就會不戰而勝我。從今以後,各自保衛好自己的邊界,不要貪圖一些小利。
[評析]
此計見於老子《道德經》:“柔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天下莫不知。”以柔克剛是一種高超的鬥爭謀略。由於所遇到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以柔克剛的表現方式也不同。但總的表現都是:用柔的、軟的、溫和的、很合乎禮儀的方式、方法或手段來戰勝頑敵——政治鬥爭中的對手或是軍事上的敵人。其優越性在於:第一,能爭得輿論的同情、支持;第二,能贏得時間,變被動為主動;第三,能逐漸挫傷對手的士氣和銳氣,達到後發制人的目的。
以柔克剛之例說——段秀實執法如山教郭子
唐朝段秀實靠節度使白孝德推薦做了涇州刺史。當時郭子儀做副元帥,住在蒲州,他的兒子郭以檢校尚書的身份兼行營節度使,屯兵在州。州地方的壞青年在軍隊中掛上了名號,大白天就在集市上橫行不法,要是有人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要遭到他們的毒打,甚至使孕婦致死,一下子就傷害兩條人命。白孝德對這種不法之事提都不敢提。段秀實從涇州用公文向節度使府票告,自己請示做軍隊中的執法官都虞侯,白孝德馬上表示同意。不久郭軍隊中有17個士兵到集市上搶酒,刺殺釀酒的工人,打壞了釀酒的器皿。段秀實布置士卒抓捕了他們,砍了他們的腦袋掛在長矛上,立在集市中示眾,郭軍營中整個為之騷動,全都披上了甲。段秀實解下了身上佩的刀,選了一個年老行動不便的人給他牽著馬,徑直來到郭軍營門口,披甲的人都出來了。段秀實一邊笑著一邊往裡走說:“殺一個老兵,為什麼還要披甲武裝起來?我頂著我的頭顱來了。”披甲的士兵為他的大膽感到十分驚愕。不久,郭出來了,段秀實批評他說:“郭子儀副元帥的功勞充滿在天地之間,現在您放縱您的士兵作殘暴之事,如果因此而使天子的邊境地區發生動亂,這要歸罪於誰呢?如果出了這種動亂,罪過就將牽連到副元帥了。現在州內的壞青年,在軍隊的花名冊上掛上了名,殺害老百姓如此之多,別人都說‘郭尚書憑著副元帥的勢力,不管束自己的士兵’。要是這樣下去,那麼郭家的功名還能存在多久呢?”郭聽了這話,對段秀實拜了又拜,說:“多虧您教導了我。”說完就呵斥他的手下人,讓他們解除武裝,段秀實說:“我還沒有吃晚飯,請為我備飯吧。”吃完飯,段秀實又說:“我的病發作了,希望在您這裡住一宿。”於是就在軍營中睡下了。郭十分緊張,告訴巡邏值夜的侯卒打更來保衛段秀實。第二天,郭同他一起到白孝德處謝罪,蒲州靠段秀實的整治才安定下來。
以柔克剛之例說——孔太守隻身平亂
明孝宗時,任命孔鏞做田州太守。到任才三天,州內的軍隊全都被調動出發到他處,而響族人突然進犯州城,眾人提議關起城門來守城,孔鏞說:“這是個孤立的城池,內部又空虛,守城能支持幾天呢?只有因勢利導,用朝廷的恩威去曉諭他們,或許他們會解圍而去。”眾人都感到這樣做很難成功,認為孔太守的意見,是書生脫離實際的迂腐之談。孔鏞說:“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只能束手待斃了嗎?”眾人說:“即便這樣,應當誰前去呢?”孔鏞接著說:“這是我的城池,我應當獨自前去。”眾人紛紛勸阻他,但孔鏞立即命令準備好坐騎,並命令開城門放他出去。眾人請他帶著士兵去,孔否定了。峒族人望見城門開了,以為是軍隊出來交戰,再一看,是一個官員騎著馬走來了,只有兩個馬夫為他牽著馬韁繩,而且城門隨即關上了,峒族人攔住馬問孔鏞是幹什麼的,孔鏞說:“我是新來的太守,你們領我到寨子裡去,我有話要說。”峒族人摸不清他的底細,姑且帶著他向前走去。走了很遠,進入了樹林中,孔鏞回頭一看跟從他的馬夫溜走了一個。到了峒族人居住的地方,另一個馬夫也溜走了。峒族人牽著馬進入了山林中,夾道有許多人裸露著胸膛被捆在樹上,央求孔鏞救助他們;孔鏞問他們是些什麼人,從他們的回答中方知他們原來是州、縣學中的秀才,在去州郡的路上被峒族人半路攔截來,因為不願投順峒族人,將被殺死。
孔鏞先不顧他們,徑直進入山洞,峒族人拔出刀來迎候,孔鏞下了馬,站在他們的茅屋裡,看著他們說:“我是你們的父母官,要讓我坐下,你們這班人來參見我。”峒族人取來了一個坐榻放在屋子中央,孔鏞坐下了,招呼大家上前來,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地走上前來。他們的首領問孔鏞是誰,孔鏞說:“我是孔太守。”首領說:“莫不是孔聖人的兒孫嗎?”孔鏞說:“是的。”這時峒族人都圍上來拜孔鏞,孔鏞對大家說:“我本知你們是良民,由於饑寒所迫,才聚集在這裡苟且求個免於一死,前任官員不體諒你們,動不動就用軍隊來鎮壓,想把你們剿盡殺絕。我現在奉朝廷的命令來做你們的父母官,我把你們看成是晚輩,怎麼忍心殺害你們呢!你們如果真能聽從我的話,我將寬恕你們的罪過。你們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糧食、布匹發給你們,以後就不要再出來搶掠了。而如果不聽從我的話,你們可以殺了我,但是接著就會有官兵向你們興師問罪,一切後果就由你們承擔了。”在場的峒族人都驚呆了,說:“要是真的像您說的那樣體恤我們,在您任太守期間,我們絕不再騷擾進犯州府。”孔鏞說:“我一語已定,你們何必多疑。”眾人再次拜謝。孔鏞說:“我餓了,請給我備飯。”眾人殺牛宰羊,還做了麥屑做的飯招待他。孔鏞飽餐了一頓,眾人對他的膽量都很驚訝和佩服。孔鏞當時看天色晚了,又對眾人說:“今天我來不及進城了,就在這裡住一宿吧。”眾人為他準備好了臥室,孔鏞從容入睡。第二天他吃了早飯說:“我今天回去了。你們這些人能跟隨我前去取糧食、布匹嗎?”眾人說:“好吧。”於是牽著馬,送他出樹林,峒族人中有幾十個騎士跟從著他。
[評析]
此計見於老子《道德經》:“柔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天下莫不知。”以柔克剛是一種高超的鬥爭謀略。由於所遇到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以柔克剛的表現方式也不同。但總的表現都是:用柔的、軟的、溫和的、很合乎禮儀的方式、方法或手段來戰勝頑敵——政治鬥爭中的對手或是軍事上的敵人。其優越性在於:第一,能爭得輿論的同情、支持;第二,能贏得時間,變被動為主動;第三,能逐漸挫傷對手的士氣和銳氣,達到後發制人的目的。
以柔克剛之例說——段秀實執法如山教郭子
唐朝段秀實靠節度使白孝德推薦做了涇州刺史。當時郭子儀做副元帥,住在蒲州,他的兒子郭以檢校尚書的身份兼行營節度使,屯兵在州。州地方的壞青年在軍隊中掛上了名號,大白天就在集市上橫行不法,要是有人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要遭到他們的毒打,甚至使孕婦致死,一下子就傷害兩條人命。白孝德對這種不法之事提都不敢提。段秀實從涇州用公文向節度使府票告,自己請示做軍隊中的執法官都虞侯,白孝德馬上表示同意。不久郭軍隊中有17個士兵到集市上搶酒,刺殺釀酒的工人,打壞了釀酒的器皿。段秀實布置士卒抓捕了他們,砍了他們的腦袋掛在長矛上,立在集市中示眾,郭軍營中整個為之騷動,全都披上了甲。段秀實解下了身上佩的刀,選了一個年老行動不便的人給他牽著馬,徑直來到郭軍營門口,披甲的人都出來了。段秀實一邊笑著一邊往裡走說:“殺一個老兵,為什麼還要披甲武裝起來?我頂著我的頭顱來了。”披甲的士兵為他的大膽感到十分驚愕。不久,郭出來了,段秀實批評他說:“郭子儀副元帥的功勞充滿在天地之間,現在您放縱您的士兵作殘暴之事,如果因此而使天子的邊境地區發生動亂,這要歸罪於誰呢?如果出了這種動亂,罪過就將牽連到副元帥了。現在州內的壞青年,在軍隊的花名冊上掛上了名,殺害老百姓如此之多,別人都說‘郭尚書憑著副元帥的勢力,不管束自己的士兵’。要是這樣下去,那麼郭家的功名還能存在多久呢?”郭聽了這話,對段秀實拜了又拜,說:“多虧您教導了我。”說完就呵斥他的手下人,讓他們解除武裝,段秀實說:“我還沒有吃晚飯,請為我備飯吧。”吃完飯,段秀實又說:“我的病發作了,希望在您這裡住一宿。”於是就在軍營中睡下了。郭十分緊張,告訴巡邏值夜的侯卒打更來保衛段秀實。第二天,郭同他一起到白孝德處謝罪,蒲州靠段秀實的整治才安定下來。
以柔克剛之例說——孔太守隻身平亂
明孝宗時,任命孔鏞做田州太守。到任才三天,州內的軍隊全都被調動出發到他處,而響族人突然進犯州城,眾人提議關起城門來守城,孔鏞說:“這是個孤立的城池,內部又空虛,守城能支持幾天呢?只有因勢利導,用朝廷的恩威去曉諭他們,或許他們會解圍而去。”眾人都感到這樣做很難成功,認為孔太守的意見,是書生脫離實際的迂腐之談。孔鏞說:“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只能束手待斃了嗎?”眾人說:“即便這樣,應當誰前去呢?”孔鏞接著說:“這是我的城池,我應當獨自前去。”眾人紛紛勸阻他,但孔鏞立即命令準備好坐騎,並命令開城門放他出去。眾人請他帶著士兵去,孔否定了。峒族人望見城門開了,以為是軍隊出來交戰,再一看,是一個官員騎著馬走來了,只有兩個馬夫為他牽著馬韁繩,而且城門隨即關上了,峒族人攔住馬問孔鏞是幹什麼的,孔鏞說:“我是新來的太守,你們領我到寨子裡去,我有話要說。”峒族人摸不清他的底細,姑且帶著他向前走去。走了很遠,進入了樹林中,孔鏞回頭一看跟從他的馬夫溜走了一個。到了峒族人居住的地方,另一個馬夫也溜走了。峒族人牽著馬進入了山林中,夾道有許多人裸露著胸膛被捆在樹上,央求孔鏞救助他們;孔鏞問他們是些什麼人,從他們的回答中方知他們原來是州、縣學中的秀才,在去州郡的路上被峒族人半路攔截來,因為不願投順峒族人,將被殺死。
孔鏞先不顧他們,徑直進入山洞,峒族人拔出刀來迎候,孔鏞下了馬,站在他們的茅屋裡,看著他們說:“我是你們的父母官,要讓我坐下,你們這班人來參見我。”峒族人取來了一個坐榻放在屋子中央,孔鏞坐下了,招呼大家上前來,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地走上前來。他們的首領問孔鏞是誰,孔鏞說:“我是孔太守。”首領說:“莫不是孔聖人的兒孫嗎?”孔鏞說:“是的。”這時峒族人都圍上來拜孔鏞,孔鏞對大家說:“我本知你們是良民,由於饑寒所迫,才聚集在這裡苟且求個免於一死,前任官員不體諒你們,動不動就用軍隊來鎮壓,想把你們剿盡殺絕。我現在奉朝廷的命令來做你們的父母官,我把你們看成是晚輩,怎麼忍心殺害你們呢!你們如果真能聽從我的話,我將寬恕你們的罪過。你們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糧食、布匹發給你們,以後就不要再出來搶掠了。而如果不聽從我的話,你們可以殺了我,但是接著就會有官兵向你們興師問罪,一切後果就由你們承擔了。”在場的峒族人都驚呆了,說:“要是真的像您說的那樣體恤我們,在您任太守期間,我們絕不再騷擾進犯州府。”孔鏞說:“我一語已定,你們何必多疑。”眾人再次拜謝。孔鏞說:“我餓了,請給我備飯。”眾人殺牛宰羊,還做了麥屑做的飯招待他。孔鏞飽餐了一頓,眾人對他的膽量都很驚訝和佩服。孔鏞當時看天色晚了,又對眾人說:“今天我來不及進城了,就在這裡住一宿吧。”眾人為他準備好了臥室,孔鏞從容入睡。第二天他吃了早飯說:“我今天回去了。你們這些人能跟隨我前去取糧食、布匹嗎?”眾人說:“好吧。”於是牽著馬,送他出樹林,峒族人中有幾十個騎士跟從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