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我這一輩子,幸矣,足矣。
《附錄一》
李赤然(李宗貴)年譜
1878年父李尚義出生於陝北農家
1882年母張氏出生於陝北農家
1914年3月4日 (農曆2月8日)出生於陝北安定縣(今子長縣)瓦窯堡,起名為李宗貴,兄弟中排行第三。
1921年先進私塾念書,後轉入瓦窯堡米梁山貧民小學讀書
1925年考入瓦窯堡第二高等小學
1927年在二高,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介紹人王思溫、李登榜。此間擔任過第一任兒童團長。
1928 —1929年轉為中共正式黨員,任中共瓦窯堡黨支部委員;以店員等公開身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30年夏—11月 考入綏德第四師範;任黨小組長;11月四師被迫關閉後,回瓦窯堡。
1930年12月—1931年12月 回瓦窯堡後負責黨支部工作並任中共安定縣縣委宣傳委員。與侯瑞雲結婚。
1932年—1933年6月 任中共安定縣北二區區委書記
1933年6月2日—1934年8月 因張貼革命標語被敵人逮捕;押解到榆林監獄,幾經酷刑,堅強不屈;母親經不住打擊不幸於1933年夏去世。
1934年6—9月 由黨組織營救出獄;任中共瓦窯堡黨組織書記;
1934年9月—1935年2月 謝子長調其參加紅軍,任紅一團一連政治指導員,後任三連指導員;歸紅二十七軍建制後,被劉志丹任命為二團政委,此間參加過以下主要戰鬥:開闢安定縣東區;馮家渠戰鬥;南溝岔、閻王砭戰鬥
1935年2月5日 在陝甘邊和陝北特委聯席會議上,劉志丹提出反“圍剿”的作戰方針、方案。在奪取敵人軍餉的一次戰鬥中右腿部負傷。
2月21日 謝子長同志不幸犧牲
5月7日 楊家園子戰鬥
5月9日 馬家坪戰鬥,安定縣解放。
5月10日 玉家灣祝捷大會
5月30日 解放延長縣
6月1日 延川縣解放
6月22日 李家塌戰鬥,安塞解放
6月28日 解放靖邊
7月1日 保安縣解放
8月10日 慕家園戰鬥
8月24日 定仙墕戰鬥
8月底劉志丹總結反“圍剿”勝利經驗
9月18日 紅十五軍團成立:任紅八十一師二四一團政委
10月上旬參加勞山戰鬥;王家坪幹部會議; 羊圈原戰鬥。
10月25日 榆林橋戰鬥;調至師部任黨務工作。
11月 毛澤東任命其為紅十五軍團八十一師政治部主任
11月23日 直羅鎮戰鬥
1936年
2月20日 東渡黃河,開始歷時75天的東征
3月10日 兌九峪戰鬥;
3月中—4月底在晉南開展群眾抗日工作
4月30日—5月3日 掩護主力部隊回師陝北
5月14日 大相寺會議
5月28日 紅軍三路軍開始西征甘、寧,被毛澤東任命其為八十一師政委
6月初—10月底在甘寧爭取回族民眾;爭取哥老會;爭取東北軍;開闢新蘇區
10月底抗擊敵右路軍,主力紅軍在山城堡大捷。
11月18日 李家塬反擊戰
1937年
元月請示毛澤東、羅榮桓,要求深造;離開紅二十七軍赴抗大學習。
1月20日-12月入抗大學習,為一期二隊學員。畢業後任陝西紅軍獨立一師政委。留守根據地
1938年任兩延河防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警備五團政委;全年執行抗擊日軍、河防、剿匪,反對國民黨製造的摩擦
7月28日 參加留守兵團第二次軍政幹部會議
8月 留守兵團決定開展大生產運動是年長女李林燕出生;與侯瑞雲離婚
1939年該年仍從事抗擊日軍;反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 “摩擦”;參加大生產運動
2月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
5月 留守兵團召開營長、大隊長以上軍事會議
1938—1940年留守兵團在此期間,除軍事戰鬥及大生產任務外,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注重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學習、嚴格規章制度、正規化軍事訓練等此間與蔡蓮峰結婚;她在生孩子時因大流血無醫可治去世
1941年3月- 1942年6月 被任命為留守兵團臨時訓練團團長兼政委;率部赴晉察冀徵兵;參加反“掃蕩”;41年8月與翟平結婚
1942年6月5日—6月17日 順利將300萬法幣、800名新兵帶回延安
6月22日 回延長警備五團,負責整頓
8月1日 長子李秦燕生於延安
年底參加西北局和聯防軍召開的高幹會
1943年元月—45年10月 入中央黨校一部四支部學習
1945年4月23日 作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參加“七大”
1945年10月—1947年10月 調關中分區,先後任過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1旅三團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聯防軍政治部民運部長兼敵工部長等職
1946年夏父李尚義因病去世
11月2日 次子李天燕生於瓦窯堡;雙胞胎姐姐因患百日咳無藥醫治而夭折
1947年11月 任騎6師政委
1948年
2月29日 參加宜川瓦子街戰役;
4月 參加西府戰役;
5月26日—6月1日 參加在洛川土基召開的前委第二次擴大會議
1949年
2月 任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第四軍十二師政委;
《附錄一》
李赤然(李宗貴)年譜
1878年父李尚義出生於陝北農家
1882年母張氏出生於陝北農家
1914年3月4日 (農曆2月8日)出生於陝北安定縣(今子長縣)瓦窯堡,起名為李宗貴,兄弟中排行第三。
1921年先進私塾念書,後轉入瓦窯堡米梁山貧民小學讀書
1925年考入瓦窯堡第二高等小學
1927年在二高,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介紹人王思溫、李登榜。此間擔任過第一任兒童團長。
1928 —1929年轉為中共正式黨員,任中共瓦窯堡黨支部委員;以店員等公開身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30年夏—11月 考入綏德第四師範;任黨小組長;11月四師被迫關閉後,回瓦窯堡。
1930年12月—1931年12月 回瓦窯堡後負責黨支部工作並任中共安定縣縣委宣傳委員。與侯瑞雲結婚。
1932年—1933年6月 任中共安定縣北二區區委書記
1933年6月2日—1934年8月 因張貼革命標語被敵人逮捕;押解到榆林監獄,幾經酷刑,堅強不屈;母親經不住打擊不幸於1933年夏去世。
1934年6—9月 由黨組織營救出獄;任中共瓦窯堡黨組織書記;
1934年9月—1935年2月 謝子長調其參加紅軍,任紅一團一連政治指導員,後任三連指導員;歸紅二十七軍建制後,被劉志丹任命為二團政委,此間參加過以下主要戰鬥:開闢安定縣東區;馮家渠戰鬥;南溝岔、閻王砭戰鬥
1935年2月5日 在陝甘邊和陝北特委聯席會議上,劉志丹提出反“圍剿”的作戰方針、方案。在奪取敵人軍餉的一次戰鬥中右腿部負傷。
2月21日 謝子長同志不幸犧牲
5月7日 楊家園子戰鬥
5月9日 馬家坪戰鬥,安定縣解放。
5月10日 玉家灣祝捷大會
5月30日 解放延長縣
6月1日 延川縣解放
6月22日 李家塌戰鬥,安塞解放
6月28日 解放靖邊
7月1日 保安縣解放
8月10日 慕家園戰鬥
8月24日 定仙墕戰鬥
8月底劉志丹總結反“圍剿”勝利經驗
9月18日 紅十五軍團成立:任紅八十一師二四一團政委
10月上旬參加勞山戰鬥;王家坪幹部會議; 羊圈原戰鬥。
10月25日 榆林橋戰鬥;調至師部任黨務工作。
11月 毛澤東任命其為紅十五軍團八十一師政治部主任
11月23日 直羅鎮戰鬥
1936年
2月20日 東渡黃河,開始歷時75天的東征
3月10日 兌九峪戰鬥;
3月中—4月底在晉南開展群眾抗日工作
4月30日—5月3日 掩護主力部隊回師陝北
5月14日 大相寺會議
5月28日 紅軍三路軍開始西征甘、寧,被毛澤東任命其為八十一師政委
6月初—10月底在甘寧爭取回族民眾;爭取哥老會;爭取東北軍;開闢新蘇區
10月底抗擊敵右路軍,主力紅軍在山城堡大捷。
11月18日 李家塬反擊戰
1937年
元月請示毛澤東、羅榮桓,要求深造;離開紅二十七軍赴抗大學習。
1月20日-12月入抗大學習,為一期二隊學員。畢業後任陝西紅軍獨立一師政委。留守根據地
1938年任兩延河防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警備五團政委;全年執行抗擊日軍、河防、剿匪,反對國民黨製造的摩擦
7月28日 參加留守兵團第二次軍政幹部會議
8月 留守兵團決定開展大生產運動是年長女李林燕出生;與侯瑞雲離婚
1939年該年仍從事抗擊日軍;反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 “摩擦”;參加大生產運動
2月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
5月 留守兵團召開營長、大隊長以上軍事會議
1938—1940年留守兵團在此期間,除軍事戰鬥及大生產任務外,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注重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學習、嚴格規章制度、正規化軍事訓練等此間與蔡蓮峰結婚;她在生孩子時因大流血無醫可治去世
1941年3月- 1942年6月 被任命為留守兵團臨時訓練團團長兼政委;率部赴晉察冀徵兵;參加反“掃蕩”;41年8月與翟平結婚
1942年6月5日—6月17日 順利將300萬法幣、800名新兵帶回延安
6月22日 回延長警備五團,負責整頓
8月1日 長子李秦燕生於延安
年底參加西北局和聯防軍召開的高幹會
1943年元月—45年10月 入中央黨校一部四支部學習
1945年4月23日 作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參加“七大”
1945年10月—1947年10月 調關中分區,先後任過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1旅三團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聯防軍政治部民運部長兼敵工部長等職
1946年夏父李尚義因病去世
11月2日 次子李天燕生於瓦窯堡;雙胞胎姐姐因患百日咳無藥醫治而夭折
1947年11月 任騎6師政委
1948年
2月29日 參加宜川瓦子街戰役;
4月 參加西府戰役;
5月26日—6月1日 參加在洛川土基召開的前委第二次擴大會議
1949年
2月 任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第四軍十二師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