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我從正面做工作,強調飛行課目之訓練必須堅持,必須精益求精。並以大慶油田為例,說明如果油田因為技術、操作問題而打不出油,或出不了好油,對國家做不出應有的貢獻,憑什麼被樹立成全國學習的標兵,難道只憑會高喊口號嗎?如果飛行員由於業務不精通、技術不熟練而放跑了敵機,憑什麼認為你思想過硬?政治掛帥與業務學習、技術訓練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一一即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前者解決人生觀、世界觀,解決為什麼、為誰而奮鬥的問題;後者解決以什麼手段用什麼本事去服務的問題。政治不掛帥,就會盲目;業務不精通,就會失敗。政治掛帥必須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地為人民服好務。
○九、林彪、葉群作祟,歷經“文革”磨難(1966-1976)
●在空軍黨委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發言
1966年6月6日,空軍召開了第十一次黨委擴大會議。軍委空軍黨委指定聶鳳智和我參加,並要準備在會上發言。
會議原定的內容是批判已去世的劉亞樓領導空軍時期的一些錯誤。其代表人物是江騰蛟。吳法憲通知蔡永將江騰蛟安全送至北京到會。
會上肯定了劉亞樓工作期間的成績,也指出領導上的錯誤,與會者從團結願望出發,擺事實、講道理,以期通過批評達到新的團結。
這段時間,我因舊傷復發住在空軍總院治療,沒能出席會議,每天的會議簡報由專人送到病房,我每期都認真閱讀、思考。
6月25日,我忽然接到通知,要求我務必參加28日的會議,並要求我發言。經再三考慮,我提出希望吳法憲、余立金、江騰蛟等人到場,並請總政主任肖華參加。28日下午2時,會議派車來接我,我由護士抬上車。下車後,我柱著拐杖進入會場。場內氣氛祥和,但不見肖華在場,只見總政組織部副部長胡友之和青年部部長出席,我感到遺憾。可看到與會的77個同志殷切期待的眼神,我的決心更堅定了。吳法憲宣布開會後,首先讓我發言。
我對會議的召開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並預祝其圓滿成功。接著我說:從會議簡報中,我了解到19天的揭發批評,絕大多數與會同志都是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與人為善的原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中我受到很大啟發。這毫無疑問將會對空軍今後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我有一些極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供參考。
第一,空軍在以劉亞樓為中心的領導下,做了大量工作,成績顯著。我們目前已具備了強大的空中力量,為確保祖國的領空安全打下了基礎,這些必須肯定。
近年來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對毛澤東軍事路線的執行就有些偏離。自從聘請蘇聯顧問以來,形成“業務一邊倒”的現象。強調“一長制”,使“政治委員制”名存實亡。可想而知,為什麼群眾稱吳法憲政委是劉亞樓司令的“背皮包的秘書”。
對於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群眾路線,也只是在口頭上強調,實際上卻我行我素。如南京軍區空軍余立金、江騰蛟等,既不了解實際情況,又自以為是。幾個所謂“秀才”坐在辦公室里,就擬出“十七條經驗總結”,既沒有徵求基層意見,又沒有通過實踐檢驗,就電告空軍。空軍立刻轉發給各軍區學習,並樹立南京軍區空軍為各軍區的標兵,樹空四軍為軍的標兵,空三師為師的標兵。我和聶鳳智對此曾提出異議,他們非但聽不進,反將我倆載入“另冊”。
林彪任國防部長後,把原來常學的毛澤東的《反對自由主義》束之高閣,也不張貼了。卻限期貼出林彪的“做事要認真、措施要落實”等。每個辦公室都要按規定的尺寸、字樣張貼,並要求人人必須熟讀、牢記。
第二,宗派主義嚴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三,違背黨的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
第四,……
會議規定,發言不得超過半小時。但這次准許我談了3個小時。到會的77人中,70人表示同意我的意見。我發言過程中,掌聲不斷。我還一再表示,所說的每件事都與當事人核實過,如有出入,可請當事人進行反駁。
28日晚,參加了當天下午會議的同志,絡驛不斷來醫院看我,大家一致認為我的發言替他們把長期埋在思想深處而不敢講的話講了出來。他們認為我的講話有內容有水平,有說服力。並認為我有膽量。但我說:吉凶未卜,還要看下一段會議情況。我已做好思想準備,大不了解甲歸田去當農民。我本來就是農民之子,早就想念我的家鄉了。
●林彪發難
1966年7月初,楊成武傳達了林彪的指示,其詳細內容因我住院沒有聽到。但會議180度逆轉,被批判對象余立金、江騰蛟、吳法憲等一變成為黨委擴大會的主宰,反將空軍黨委常委成鈞副司令員等六人作為“篡黨奪權”的對象進行揭發批鬥。同時把我列為“陪斗”對象,“罪名”是為他們六個人提供了“炮彈”。
原來,成鈞等六人曾給林彪寫過報告,反映空軍的情況。他們的報告是按照正常渠道、合法呈送的,先送交國防部查閱,屬正確意見就請採納、不正確的改正、批評。他們所做的是符合組織原則、遵守組織紀律,目的是為了加強領導、改進工作的,不可能是反黨奪權。否則,六常委的報告內容,為什麼直到會議結束都沒敢公開披露呢?
○九、林彪、葉群作祟,歷經“文革”磨難(1966-1976)
●在空軍黨委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發言
1966年6月6日,空軍召開了第十一次黨委擴大會議。軍委空軍黨委指定聶鳳智和我參加,並要準備在會上發言。
會議原定的內容是批判已去世的劉亞樓領導空軍時期的一些錯誤。其代表人物是江騰蛟。吳法憲通知蔡永將江騰蛟安全送至北京到會。
會上肯定了劉亞樓工作期間的成績,也指出領導上的錯誤,與會者從團結願望出發,擺事實、講道理,以期通過批評達到新的團結。
這段時間,我因舊傷復發住在空軍總院治療,沒能出席會議,每天的會議簡報由專人送到病房,我每期都認真閱讀、思考。
6月25日,我忽然接到通知,要求我務必參加28日的會議,並要求我發言。經再三考慮,我提出希望吳法憲、余立金、江騰蛟等人到場,並請總政主任肖華參加。28日下午2時,會議派車來接我,我由護士抬上車。下車後,我柱著拐杖進入會場。場內氣氛祥和,但不見肖華在場,只見總政組織部副部長胡友之和青年部部長出席,我感到遺憾。可看到與會的77個同志殷切期待的眼神,我的決心更堅定了。吳法憲宣布開會後,首先讓我發言。
我對會議的召開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並預祝其圓滿成功。接著我說:從會議簡報中,我了解到19天的揭發批評,絕大多數與會同志都是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與人為善的原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中我受到很大啟發。這毫無疑問將會對空軍今後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我有一些極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供參考。
第一,空軍在以劉亞樓為中心的領導下,做了大量工作,成績顯著。我們目前已具備了強大的空中力量,為確保祖國的領空安全打下了基礎,這些必須肯定。
近年來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對毛澤東軍事路線的執行就有些偏離。自從聘請蘇聯顧問以來,形成“業務一邊倒”的現象。強調“一長制”,使“政治委員制”名存實亡。可想而知,為什麼群眾稱吳法憲政委是劉亞樓司令的“背皮包的秘書”。
對於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群眾路線,也只是在口頭上強調,實際上卻我行我素。如南京軍區空軍余立金、江騰蛟等,既不了解實際情況,又自以為是。幾個所謂“秀才”坐在辦公室里,就擬出“十七條經驗總結”,既沒有徵求基層意見,又沒有通過實踐檢驗,就電告空軍。空軍立刻轉發給各軍區學習,並樹立南京軍區空軍為各軍區的標兵,樹空四軍為軍的標兵,空三師為師的標兵。我和聶鳳智對此曾提出異議,他們非但聽不進,反將我倆載入“另冊”。
林彪任國防部長後,把原來常學的毛澤東的《反對自由主義》束之高閣,也不張貼了。卻限期貼出林彪的“做事要認真、措施要落實”等。每個辦公室都要按規定的尺寸、字樣張貼,並要求人人必須熟讀、牢記。
第二,宗派主義嚴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三,違背黨的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
第四,……
會議規定,發言不得超過半小時。但這次准許我談了3個小時。到會的77人中,70人表示同意我的意見。我發言過程中,掌聲不斷。我還一再表示,所說的每件事都與當事人核實過,如有出入,可請當事人進行反駁。
28日晚,參加了當天下午會議的同志,絡驛不斷來醫院看我,大家一致認為我的發言替他們把長期埋在思想深處而不敢講的話講了出來。他們認為我的講話有內容有水平,有說服力。並認為我有膽量。但我說:吉凶未卜,還要看下一段會議情況。我已做好思想準備,大不了解甲歸田去當農民。我本來就是農民之子,早就想念我的家鄉了。
●林彪發難
1966年7月初,楊成武傳達了林彪的指示,其詳細內容因我住院沒有聽到。但會議180度逆轉,被批判對象余立金、江騰蛟、吳法憲等一變成為黨委擴大會的主宰,反將空軍黨委常委成鈞副司令員等六人作為“篡黨奪權”的對象進行揭發批鬥。同時把我列為“陪斗”對象,“罪名”是為他們六個人提供了“炮彈”。
原來,成鈞等六人曾給林彪寫過報告,反映空軍的情況。他們的報告是按照正常渠道、合法呈送的,先送交國防部查閱,屬正確意見就請採納、不正確的改正、批評。他們所做的是符合組織原則、遵守組織紀律,目的是為了加強領導、改進工作的,不可能是反黨奪權。否則,六常委的報告內容,為什麼直到會議結束都沒敢公開披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