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頁
時值夏盛,紫禁城養心殿裡有些燥熱,幾盆雞卵大小的碎冰只是讓空氣中多了幾分涼氣,並不能真正讓氣溫降下來。
袁世凱被這種溫燥的天氣折騰的夠嗆,心裡不由得想到了那座承德避暑山莊,若不是它被孫復要了去,自己也許可以到那裡避暑執政,那裡用得著受這般苦楚。
“傳令張鎮芳,白郎逆民,宜從速剿殺,絕不容姑息!”處理完手裡的一份文件,袁世凱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津,站了起來。
這種天氣窩在養心殿絕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若不是有執掌天下權柄的催眠,袁世凱真想回到洹上村修養一陣子,最起碼那裡有秀水美景,也不向北京城悶得要命。
握著一枚渾圓的冰塊,任由沁人的冰爽透到心底。
“大總統,日本公使又來了!”
“噢”應了一聲,袁世凱心裡沒有絲毫的厭煩。
現在的日本公使幾乎隔一天就要來一次,每次都是一樣的事情,一樣的請求,可是袁世凱很享受這種感覺,從來沒有拒絕過日本公使的覲見。
侍從官對這種事情已經應對的很熟練了,沒見袁世凱拒絕,他就悄然退去了。沒有拒絕,就是同意了,這麼多天下來,就算是傻子也摸清楚袁世凱的態度了。
伊集院彥吉步子急匆匆的,這似乎成了他一貫的作風,當了這麼多年的外交使節,他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忙碌過。每天跑到紫禁城,然後出去就要直奔東交民巷,英國公使館,美國公使館,法國公使館……他都要一一去一遍,兩天的時間正好夠把所有的公使館跑一邊的,然後接著在重複兩天前的工作。搞得現在,所有的公使館護衛和紫禁城的衛兵看到他都能叫得上名字了。
“大總統可想好了?”一如往常,伊集院彥吉問了每次都要提及的一個問題。
“公使閣下不要急嗎。這種事情關乎兩國國運,怎麼能倉促決定呢!”
袁世凱一把拉著伊集院彥吉的手臂,邊走邊說道“今兒個,四川剛送來了蒙頂黃芽,是一等一的好茶,正好請公使品嘗一二。”
伊集院彥吉臉色發青,心頭有股鬱氣難消。這幾次來,袁世凱總會拿著各種貢茶讓自己品嘗。其實每次都是讓自己這個代表日本國的公使閣下為他泡茶。若不是現今日本國事艱難,單憑慢待公使這一項,伊集院彥吉都想請命天皇出兵,一雪國恥。
“蒙頂黃芽自從唐朝時就是皇室選用的貢茶,蒙頂五峰,以中頂上清峰所產為最佳。據我所知,蒙頂黃芽貢茶都是采自清明前,按說早該運到,怎麼今日才到?”伊集院彥吉是茶道高手。早就發現袁世凱取得茶葉不是新茶了,全是這座紫禁城裡的去年舊茶,這蒙頂黃芽八成也是舊茶。
老臉一黑,袁世凱氣哼哼的說“前陣子四川被蒲殿俊、尹昌衡這些人鬧得亂鬨鬨的,培炒蒙頂黃芽貢茶的老師傅也找不到了,今年的蒙頂黃芽自採下來,保存了數月才找到老師傅培炒。要不然茶葉早就進京了。”
沒有和袁世凱爭辯什麼,伊集院彥吉接過袁世凱遞過來的茶葉,觀察了一陣,嘆道“我在日本就聽說,天下貢茶最悠久的就是蒙頂茶,它以色黃而碧。味甘而清,杯中香雲罩覆聞名,被稱之為仙茶。可是論起極品,吳理真在上清峰所植的七株茶樹比起武夷山上的那三株峭壁奇茶怕是還差了幾分。”
“我曾聽聞,南洋巡閱使孫復極為喜愛武夷大紅袍,甚至派駐了一個全副武裝的連隊,保護那三株峭壁奇茶。每年清明前才會采上些許,沒一兩都價超黃金,今生不能得嘗此茶,真是大憾!”
袁世凱也曾聽聞過此事,當時他還笑孫復多此一舉,現在聽伊集院彥吉一說,反倒是覺得這樣正是應該了。蒙頂的七株茶樹雖然少見,可是畢竟長在山上,只要善加照料,產量還是可觀的,可是三株長在峭壁上的茶樹就不一樣了,那麼險峻的環境,稍有風吹雨打就可能讓茶樹夭折,這樣算來,它的珍稀程度確實超過了蒙頂茶。
“想來以孫復對大總統的尊敬,定然是送來了不少武夷山大紅袍吧,大總統可否讓外使品嘗一下,就算是不能,見上一見也好。拜託了。”伊集院彥吉躬身道。
見伊集院彥吉這麼恭敬的樣子,袁世凱有些不好意思拒絕了,可是仔細想了想,似乎孫復沒有向自己供奉過什麼東西,不過袁世凱終究還是不能確定,就招來了袁三。
“袁三,去找找,看武威上將軍送來的有沒有武夷山大紅袍!”
袁三一愣,不明白大總統那來的這心境,不過作為手下,自然不能讓上官丟臉,袁三應了一聲,返身就朝外奔去。
約莫盞茶功夫,袁三就捧著一個金絲瓷盒跑了過來,氣喘吁吁的遞給了袁世凱。
滿意的點了點頭,袁世凱矜持的向伊集院彥吉揮了揮手,請他先查看一番,也好見識一番中國的神茶。
本來只準備讓袁世凱丟臉,沒想到孫復真的把大紅袍供上來了,這讓伊集院彥吉有些措手不及。
不得已,伊集院彥吉接過了那瓷盒,瓷盒是上等的白瓷,上面有金絲編織的圖案,看樣子似乎是長在峭壁上的三株茶樹。單看瓷盒,伊集院彥吉就確定這必是武夷大紅袍,不然以清室的作風,絕不會耗費那麼大的功夫製作這種瓷盒。
袁世凱被這種溫燥的天氣折騰的夠嗆,心裡不由得想到了那座承德避暑山莊,若不是它被孫復要了去,自己也許可以到那裡避暑執政,那裡用得著受這般苦楚。
“傳令張鎮芳,白郎逆民,宜從速剿殺,絕不容姑息!”處理完手裡的一份文件,袁世凱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津,站了起來。
這種天氣窩在養心殿絕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若不是有執掌天下權柄的催眠,袁世凱真想回到洹上村修養一陣子,最起碼那裡有秀水美景,也不向北京城悶得要命。
握著一枚渾圓的冰塊,任由沁人的冰爽透到心底。
“大總統,日本公使又來了!”
“噢”應了一聲,袁世凱心裡沒有絲毫的厭煩。
現在的日本公使幾乎隔一天就要來一次,每次都是一樣的事情,一樣的請求,可是袁世凱很享受這種感覺,從來沒有拒絕過日本公使的覲見。
侍從官對這種事情已經應對的很熟練了,沒見袁世凱拒絕,他就悄然退去了。沒有拒絕,就是同意了,這麼多天下來,就算是傻子也摸清楚袁世凱的態度了。
伊集院彥吉步子急匆匆的,這似乎成了他一貫的作風,當了這麼多年的外交使節,他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忙碌過。每天跑到紫禁城,然後出去就要直奔東交民巷,英國公使館,美國公使館,法國公使館……他都要一一去一遍,兩天的時間正好夠把所有的公使館跑一邊的,然後接著在重複兩天前的工作。搞得現在,所有的公使館護衛和紫禁城的衛兵看到他都能叫得上名字了。
“大總統可想好了?”一如往常,伊集院彥吉問了每次都要提及的一個問題。
“公使閣下不要急嗎。這種事情關乎兩國國運,怎麼能倉促決定呢!”
袁世凱一把拉著伊集院彥吉的手臂,邊走邊說道“今兒個,四川剛送來了蒙頂黃芽,是一等一的好茶,正好請公使品嘗一二。”
伊集院彥吉臉色發青,心頭有股鬱氣難消。這幾次來,袁世凱總會拿著各種貢茶讓自己品嘗。其實每次都是讓自己這個代表日本國的公使閣下為他泡茶。若不是現今日本國事艱難,單憑慢待公使這一項,伊集院彥吉都想請命天皇出兵,一雪國恥。
“蒙頂黃芽自從唐朝時就是皇室選用的貢茶,蒙頂五峰,以中頂上清峰所產為最佳。據我所知,蒙頂黃芽貢茶都是采自清明前,按說早該運到,怎麼今日才到?”伊集院彥吉是茶道高手。早就發現袁世凱取得茶葉不是新茶了,全是這座紫禁城裡的去年舊茶,這蒙頂黃芽八成也是舊茶。
老臉一黑,袁世凱氣哼哼的說“前陣子四川被蒲殿俊、尹昌衡這些人鬧得亂鬨鬨的,培炒蒙頂黃芽貢茶的老師傅也找不到了,今年的蒙頂黃芽自採下來,保存了數月才找到老師傅培炒。要不然茶葉早就進京了。”
沒有和袁世凱爭辯什麼,伊集院彥吉接過袁世凱遞過來的茶葉,觀察了一陣,嘆道“我在日本就聽說,天下貢茶最悠久的就是蒙頂茶,它以色黃而碧。味甘而清,杯中香雲罩覆聞名,被稱之為仙茶。可是論起極品,吳理真在上清峰所植的七株茶樹比起武夷山上的那三株峭壁奇茶怕是還差了幾分。”
“我曾聽聞,南洋巡閱使孫復極為喜愛武夷大紅袍,甚至派駐了一個全副武裝的連隊,保護那三株峭壁奇茶。每年清明前才會采上些許,沒一兩都價超黃金,今生不能得嘗此茶,真是大憾!”
袁世凱也曾聽聞過此事,當時他還笑孫復多此一舉,現在聽伊集院彥吉一說,反倒是覺得這樣正是應該了。蒙頂的七株茶樹雖然少見,可是畢竟長在山上,只要善加照料,產量還是可觀的,可是三株長在峭壁上的茶樹就不一樣了,那麼險峻的環境,稍有風吹雨打就可能讓茶樹夭折,這樣算來,它的珍稀程度確實超過了蒙頂茶。
“想來以孫復對大總統的尊敬,定然是送來了不少武夷山大紅袍吧,大總統可否讓外使品嘗一下,就算是不能,見上一見也好。拜託了。”伊集院彥吉躬身道。
見伊集院彥吉這麼恭敬的樣子,袁世凱有些不好意思拒絕了,可是仔細想了想,似乎孫復沒有向自己供奉過什麼東西,不過袁世凱終究還是不能確定,就招來了袁三。
“袁三,去找找,看武威上將軍送來的有沒有武夷山大紅袍!”
袁三一愣,不明白大總統那來的這心境,不過作為手下,自然不能讓上官丟臉,袁三應了一聲,返身就朝外奔去。
約莫盞茶功夫,袁三就捧著一個金絲瓷盒跑了過來,氣喘吁吁的遞給了袁世凱。
滿意的點了點頭,袁世凱矜持的向伊集院彥吉揮了揮手,請他先查看一番,也好見識一番中國的神茶。
本來只準備讓袁世凱丟臉,沒想到孫復真的把大紅袍供上來了,這讓伊集院彥吉有些措手不及。
不得已,伊集院彥吉接過了那瓷盒,瓷盒是上等的白瓷,上面有金絲編織的圖案,看樣子似乎是長在峭壁上的三株茶樹。單看瓷盒,伊集院彥吉就確定這必是武夷大紅袍,不然以清室的作風,絕不會耗費那麼大的功夫製作這種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