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李益算是繼承了邊塞詩派的傳統了吧,因為在中唐一片蕭索聲中,李益則詠出了那似曾相識的悲壯之歌。“回樂峰前沙似雪”,這句詩記得很牢,原因是在一篇喜歡的文章中,第一句就用了它:未能悲,回樂鋒前沙似雪……其實論雄壯,盧綸還要在李益之上,但除卻邊塞詩,盧綸卻又回歸到了大曆。李益呢,總算是使大曆景象振興了一下。然而,悲風既來,卻也不易去之。李益的詩中高亢之音不多,從盛唐繼承而來的更多是悲涼,更多是哀響,卻少了一絲岑參的雄壯,少了一分王昌齡的情思……

  ◇韓愈——詩乎?文乎?

  看罷詩,抬起頭來,有些埋怨地對韓愈說:“你還是去做‘文人’(作詩的叫詩人,寫文的自然是‘文’人嘍)這份有前途的職業吧……”韓愈無辜地笑了笑,說:“我本來就是在寫文啊……”——這個情景當然是假的,編出來的。記得當年因高爾基的《海燕》就對散文詩腹誹了良久,如今面對韓愈這形狀上更像詩的東西,卻更加疑惑了。韓愈根本就是在以文為詩嘛,你看你看,這些四言詩,簡直就是韻文……放下書,想了一會兒,不禁心中偷笑,原來古文運動的帶頭人韓老先生,不是不寫韻文,只不過詩就是他的韻文罷了。這世界就是怪,有擔心別人看不懂詩的,也有擔心別人看得懂自己的詩的。韓愈做詩,喜歡找生僻的字,刻意把詩寫得很奇險,看來是屬於後一種人的。只是,想了許久都無法理解他這麼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賈島——僧敲月下門提起韓愈,就想到賈島,這還得歸功於有名的“推敲”故事。詩人作詩之認真,像孟浩然愛皺眉,王維愛踱步,有一次掉進了醋缸里,賈島則是認真到眼裡只有詩,而沒看見周圍的人的地步。好在碰上了韓愈,為他指點迷津。賈島過去曾是和尚,所以詩中有佛教傾向一點都不奇怪,於是有崇拜他的人稱他“賈島佛”,但是雖然此時唐朝詩壇比起戰亂甫定的中唐已好了很多,但是要想趕上甚至超越盛唐,還是沒有這個實力的。賈島詩中透出來的分明是潦倒寒苦的僧人之氣,要想稱佛功力還不夠,如果“佛”是這樣的,豈不太慘了?所以後世以賈島為“詩僧”,確是有見地而公正的。至於詩佛是誰?盛唐王維……

  ◇柳宗元——仁厚子厚柳宗元《江雪》詩意圖柳宗元,字子厚,是古文運動中韓愈的搭檔。不過除此之外,兩人在很多地方上都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政見上,韓愈更趨於保守,而柳宗元則為革新派的八司馬之一。然而這並不妨礙兩人成為好朋友。柳宗元以四十多歲的年紀早逝,韓愈的祭文寫得可是很真摯呢。但要說起他最好的朋友,當屬劉禹錫。詩人中好朋友有很多,像李杜、王孟、元白等等,然而,最讓我感動的一對朋友,則為劉柳二人。不必說兩人同時被貶結伴同行而後互贈別離之章的真情,因為這隻體現了兩人的友誼的很小的一部分。想想柳宗元願意代替劉禹錫遠謫播州的心意吧,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看到這件事時我感動了好一陣呢。真誠、仁厚、善良、淳樸……不要吝惜你的褒義詞,柳宗元完全當得起這些美好的形容。而且柳宗元在他被貶的地方都是盡心盡力為百姓。然而,有時老天爺就是不公平,都說好人有好報,但是大多數時候好人卻是難有好報……柳宗元四十多歲就故去了,死的時候也甚為悽慘。這時,他的兒子還很小呢,這讓柳宗元多麼痛斷肝腸啊。而且,柳宗元沒有兄弟,在他死後,誰來照顧他的孩子?……柳宗元想到了他的摯友,於是他放心地把孩子託付給了劉禹錫。劉禹錫得知柳宗元故去的噩耗,不但驚訝,同時也很痛心,平日心高氣傲的劉禹錫居然流下淚來。他收到了柳宗元臨終前給他寫的信,也看到了柳宗元的孩子。劉禹錫傷心地為柳宗元料理完後事後,細心地把柳宗元生前的作品整理了一遍。然後,他開始好好地照顧那個孩子……這才叫至交,有朋若此,夫復何求?

  歪批唐朝詩人(5)

  ◇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對待倔強的人,貶官怕是當權者最好的辦法了。而這招用在劉禹錫身上卻不靈。他初次被貶十餘年後,回到長安,因不滿於當權者便作詩道: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很明顯這是諷刺當權者的那些攀附者的。此詩語言犀利,諷刺意味很強,觸怒龍顏是必然的……不過還好啊,只是被貶而已。十四年,對於一個被貶的人來說,是個很漫長的時間,而且十四年的時間足以讓很多人發生很大的變化。十四年後,劉禹錫被召回長安,此時皇帝都換了好幾任了,可劉禹錫的脾氣竟一點兒沒改,甚至當年之傲氣有過之而無不及。有詩為證: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他是在宣布:我劉禹錫又回來了!你們怎麼辦吧?想那“道士”在地下還不氣得跳將起來?可想而知,這次又免不了被貶了。播州,那個偏僻而遙遠的地方,讓劉禹錫帶著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去這裡,真是夠慘。很多人都是愛莫能助,幸虧好友柳宗元本著忘我精神提出來調換,也幸虧有宰相裴度的求情,劉禹錫終於不必去那裡了,而且,也沒有讓柳宗元去那裡,不然,劉禹錫只怕很愧對柳宗元呢——儘管柳宗元不會怪他。最終,八十多歲的劉禹錫終於“服刑期滿”,算是修成正果了,然而,他的傲岸似乎並沒被歲月的風霜凍結,他依舊還是那樣,只不過,這傲岸中,有著太多的滄桑……如果評選唐朝最倔強的詩人,那麼這一稱號對劉禹錫來講真是“非我莫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