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在李亨去靈武的一路上,並不太平,除卻這次稍大一點的仗,其他大大小小也打好多次。在這一路上,有兩個人值得我們注意。一位便是前面屢次提到的建寧王李倓,一位則是日後的張皇后,這時還是太子身邊的張良娣。

  亂後的曙光·肅代兩朝紀實(6)

  先說張良娣吧。史載當時“每太子次舍宿止,良娣必居其前”,太子不解,還以為她要幫他禦敵,就說:“捍禦非婦人之事,何以居前?”這就是男女邏輯的不同了,李亨是這樣以為的,而張良娣事實上沒有想到要怎麼禦敵,她的辦法是一旦李亨有危險了,她就挺身而出。如果當時真的有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不知道她會不會真的這麼做,但她有這個意思就已經很難得了。後來到了靈武,“產子,三日起,縫戰士衣”,李亨有些心疼她,勸她歇歇,張良娣則說這不是讓她自養的時候,“一切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可以說如果單憑此時張良娣的所作所為,你絕不會想到她以後會是什麼樣子。這不禁讓人想到白居易的一首詩的後四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人的死固有鴻毛泰山的區別,但有時候則也有時機的問題。比如昭明太子蕭統死的就是時候,如果他要是當了皇帝,只怕比蕭繹他們強不到哪裡去,而元帝則只留下“破國燒書”的黑色笑話。

  而對於建寧王來講,從馬嵬坡到靈武的一路上,是最能表現他才華的機會,但也可以算是最後的機會了。史書關於這次路途中建寧王的作為的記載也不過寥寥幾行:

  建寧王倓,性英果,有才略,從上自馬嵬北行,兵眾寡弱,屢逢寇盜。倓自選驍勇,居上前後,血戰以衛上。

  這時給李亨充當先鋒的便是建寧王李倓。雖然這裡沒有直接寫他武功如何,但敢於血戰禦敵的話,自是不差。憑經驗我們知道在皇宮裡長大的龍子龍孫們,往往文才更勝武功(當然也是相對而言),而李倓能夠把武功練好,實屬不易。再加上建寧王也很仁孝,“上或過時求食,倓悲泣不自勝”,所以“軍中皆屬目向之”。前面建寧王幾次提出應對之策,而且又表現出軍事上的一些才能,堪稱文武雙全,於是不禁令人遐想——建寧王以後會不會建立什麼功業?可惜的是,歷史並不總是垂青有才能的人,人並不是具備了實力就能夠一展鴻圖。

  就這樣,李亨打打殺殺、悲悲慘慘地終於到了靈武。

  不久,裴冕、杜鴻漸二人便勸太子登基。不用說李亨肯定又要推脫一番。一般來講,似乎約定俗成都是要推三次,李亨則又比三次多推了兩次。但不管推讓幾次,都不過是個過場。當然了,不推讓的話也確實不合適。一切煩雜的形式過後,曾叫過嗣升、浚、紹最終定名為李亨的大唐第若干任太子,終於在靈武城的南樓登基為皇帝了,他就是唐肅宗。朋友們,我們說了這么半天,終於和肅代兩朝掛鉤了……

  不過肅宗的即位大典肯定是比不上唐代其他皇帝的,一來不在都城長安,沒有華麗的宮殿供他舉行盛大的儀式,二來又是兵荒馬亂之際,一切只能從簡。就在南樓之上,肅宗流涕歔欷,他苦熬了十幾載,終於撥開雲霧見天日,修得正果,此時能不激動?

  那麼好,既然肅宗即位了,眼前這混亂的形勢,他該如何應對呢?

  六

  肅宗即位,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要把“蛋糕”重新分配。

  首先是玄宗的身份問題,既然肅宗即位,就只好請玄宗再高升一級,成為唐代第三位太上皇。接下來本應該封皇子們為王了,但由於肅宗即位不正,所以只好等到把太上皇接來之後才能加封——如果太上皇要是永遠不來呢,難道永遠不封嗎?也不是。反正既然有了實,又何必擔心名呢?只是有了這麼個緣故,使得建寧王在生前再也沒有晉升的機會了。

  家人都封好了,然後就該封大臣了。這一點上,得位不正的肅宗還是有其自主權的。當下肅宗把擁戴他即位的那些人都封了高官:以杜鴻漸、崔漪並知中書舍人事,裴冕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然後又封了其它一些官員,大多是太守、節度之類用於防禦的武將。

  在肅宗即位之初的那段日子,境況比較慘澹,很多兵將人員都被派出去禦敵了,留下來的文武官員加一起不滿三十人,全部都披著草萊站在“朝堂”上,加上制度草創,因此武將們便驕慢起來。這算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往往最容易驕慢的就是武將。倒不是說文臣就不會驕縱,只不過文臣更文雅一些,也更懂得禮數,而武將則粗獷了許多。漢朝初建時也是這種情況,不過還要糟,甚至有人醉酒後會拔劍擊柱,和這個相比,在皇帝面前大呼小叫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唐初雖然沒有這樣,但有一次大將尉遲敬德竟然當著太宗的面毆打江夏王李道宗,也是奇聞一件。而在肅宗面前,大將管崇嗣“背闕而坐,言笑自若”,也有失體統。當時李勉便立即彈劾,經過這件事,總算煞住此風,於是肅宗嘆曰:“吾有李勉,朝廷始尊。”

  李亨是七月辛酉(初九)到達靈武的,三天後也就是七月的十二日(甲子),當時仍為皇上的玄宗到達了晉安,同一天肅宗即位,又過了三天,即七月丁卯(十五日),大概尚不知自己已晉升為太上皇的李隆基仍以皇帝口吻下了一道“詔書”(此時應該稱為“誥”了),命令太子領朔方、河東、河北、平盧四節度都使,收復長安和洛陽,然後又分別命永王李璘、盛王李琦、豐王李珙各領幾路節度使平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