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神通】

  李神通,其實叫李壽,但是史書上沒有記載,如果不是有考古學,誰也不知道神通其實是字。他是被記載武德年間之前做了些什麼事的三個人當中的一個,他的兒子李道彥是另一個,其實兩人是一回事,都是因為李淵起兵受連累,不得不跑到南山中避禍。山裡的逃亡生活還是比較苦的,以至於他的兒子李道彥下山去討飯——注意,是真正的乞丐那樣的討飯,這對於一個生在貴族家庭里的人來說,實在是很受罪的。而且討來飯之後有時他並不吃,而是先給自己的父親,實在可以算是李家孝子的代表。當然他們還不是最慘的,李神符,也就是李神通的弟弟,即第三個被記載武德之前做了什麼事的人(也實在大有商議,只能算是起兵時的表現),在李淵起兵之後被抓了起來投入大獄。他是慘,但是沒丟性命,真正在起兵時就犧牲的第一個烈士,就是李淵的親兒子李智雲了,他是李淵庶出的兒子,在李建成、李元吉一起逃走的時候被拋棄然後被官兵抓到殺掉。畢竟起義是要付出代價的。

  李神通在山裡苦熬了一陣子,後來當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到來之後,李神通就與他們合兵一處,乾脆一起造起反來。別看這樣,這還是很難得的,畢竟是響應了義兵,所以李神通後來也很以此為榮,要不然李淵為什麼在他敗給竇建德之後又很信任地讓他去討劉黑闥呢?只是他實在不夠爭氣。武德後期李神通在兄弟之爭中是傾向於李世民的,雖然李世民對於他的功業多半不以為然,但好歹有一個宗室的支持者也比沒有強。武德九年的中毒事件,就是李神通把李世民扶回了秦王府。

  關於李神通,我們也不多評價什麼了,李世民曾有一段話,基本上概括了李神通的“功業”:“義旗初起,叔父雖首唱舉兵,蓋亦自營脫禍。及竇建德吞噬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再合餘燼,叔父望風奔北。……叔父,國之至親,朕誠無所愛,但不可以私恩濫與勛臣同賞耳。”李世民揭穿了李神通舉兵的實質其實是為了自保——這種話李淵大概是說不出來的,頂多心照不宣,而像“全軍覆沒”、“望風奔北”這樣的詞居然都拿出來了,真不是一般的不留情面。但後面說的倒是實情,李世民後來對李神通及他的兒子還是很不錯的。

  【李道宗】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先封任城王,後來則為江夏王。他最初時封為略陽郡公,當然靠的是他宗室的身份。武德二年隨李世民出征時,李道宗年方十七歲,此前當然不可能建立什麼功業。但少年的李道宗首次出戰便顯示了他的才能。在一次成功卻敵之後,李淵說道宗和曹操那個很能打的兒子任城王曹彰差不多,所以也封他為任城王。跟著李世民一起去征討劉武周、宋金剛的,還有李道玄,他比李道宗還要小兩歲,這時年方十五歲。他們雖然不是親兄弟,但相互之間也得用兄弟來稱呼,李世民當時也不過二十歲出頭,就帶著這兩個小弟弟上戰場,可見李家確實是以勇武著稱的軍事貴族。當時征劉武周的還有一個人,李道宗的親叔叔李孝基,這位就比較慘了,就是不幸被尉遲敬德殺掉的那個烈士,戰後他的屍體找不著,只好招魂以葬。不過後來李道玄死於另一個姓劉的反王手中,非常可惜。

  初唐大臣眾生相(中)(4)

  李道宗和李道玄都是和李世民一起打仗過來的,比較親密,而從李世民對他們的態度也基本可以斷定他們的傾向性。道玄早死,而道宗在貞觀時期還是很受重用的。其實李世民對宗室並不“好”,他沒有延續李淵那樣的政策,把一大家族的人都封為王公,相反在武德九年上台不久,就把除了有功有幾個人之外的所有郡王降為了縣公。他這樣做既精減了政府開支,同時這樣做的背後很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李世民自身地位的穩固並不靠著他的這個宗室,而是完全建立在秦府人員的忠心上,而且他很自信能夠控制大局,沒有李淵那種擔心,所以他沒必要將宗室武裝得很強大。甚至,和李淵的目的“強宗室”相反,李世民就是為了削弱宗室的實力——這是顯而易見的,除卻節省一大筆開支之外,降封最主要的結果無疑就是這個。為什麼要削弱宗室的實力呢?很可能是因為宗室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李世民的執政,也就是說,李世民得到宗室的支持並不很多。目前比較可靠的就是李道宗、李道玄和李神通是秦王一派——不支持自己,李世民很可能不會去計較,但曾支持過自己的人,他都是很知恩圖報的。由他對這三個人比較好,如此推測應該沒錯。而李瑗、李藝(雖然羅藝是外人,但賜姓後實際上就屬於宗室了)

  (唐)閻立本《步輦圖》。描繪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前來請求和親時的情景。

  則是因為阿附李建成而死的,還有上面提過的李孝恭。如此看來,當初支持李建成的人應該還有。即使是持中立態度,也是變相地支持當時的李建成。因為李世民的勝利只有以奪得太子或皇帝之位才算成功,如果是原狀的話,那等於還是失敗了。那麼,為什麼李世民在宗室得到的支持要少於李建成呢?我們可以看一看年齡結構,李瑗、李孝恭都比李世民大,李孝恭貞觀十四年去世是五十歲,九年後五十一歲(按李世民599年出生計算,至649年加一為虛歲)的李世民去世,也就是說李孝恭比李世民大九歲,和李建成的年齡極其相近。而李道宗、李道玄都比李世民小几歲,基本算是一個年齡段。這就是年歲上的代溝問題了,畢竟年齡越相近越合得來嘛。另外李氏家族傳統觀念似乎比較強,李建成是名正言順的長子,得到的支持更多是合情理的。而能得到李神通這樣一位長輩的支持在李世民來說是比較珍貴的。可惜,李神通功績不顯,李道宗他們則太小,幾個人說話份量都不重,不像李孝恭那樣說幾句話肯定是有作用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