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麼朝廷此時就要插手了,李淵派李神通去平定。李神通曾經敗在竇建德的手中,李淵這次讓他去平定劉黑闥很可能是想給他一次復仇掙回面子的機會,要說李淵對自己的宗室真不是一般的好,可惜李神通實在有點不爭氣,但也不能全怪他,因為劉黑闥實在是難對付。那麼可想而知,李神通又被打得大敗,而且是和李藝一起敗的。李藝此前對付竇建德還是有一套的,但對付劉黑闥就對付不過來了。打到宗城的時候,劉黑闥碰到了一個“老朋友”——李世NFDD0。當初就是李世NFDD0把劉黑闥送到了竇建德那裡。上一次是李世NFDD0獲勝,而這一次卻是他的慘敗:步卒五千人,皆歿於陣,世NFDD0與武通僅以身免(很是奇怪,那時好像很多全軍覆沒的戰鬥,主帥卻能僅以身免)。李世NFDD0一定十分後悔,當初怎麼就沒殺了他呢?

  劉黑闥的起兵使李淵終於認識到了河北實力的雄厚,並不是一個李神通就能應付的。這時李世民請戰,恐怕他不請戰李淵也得派他去了。總之,是李世民大軍一到,就挫敗了劉黑闥的幾次進攻——注意,也只是挫敗而已。這使得兩人都必須重新估量一下對手,李世民還好說,看劉黑闥一上來的幾次挑戰,顯然是低估了李世民。

  就在對付劉黑闥的時候,唐軍損失了一員大將,即羅士信。他應該就是後來小說中羅成的原型了吧,只不過在演義中羅成是在李建成、李元吉手下被逼上陣戰死的,而真正的羅士信卻是在李世民手下為了守洺水而死。本來若說戰陣之間的勇武,羅士信並沒有輸,但是困守在吸引著劉軍主力的孤城中,羅士信當然不好過,不巧的是,天降大雪,打亂了李世民的計劃,無法按時援救洺水,也算是羅士信運氣不好吧。

  遲到的唐軍終於到達了洺水,並且重新占領了城池。在這裡唐軍將與劉黑闥進行一次會戰,或許當時雙方並不清楚這將是劉黑闥第一次起兵的終結點。對峙中,李世民仍採用堅守不戰的方法,準備拖垮劉軍。相持了六十餘日,時機成熟,雙方就在洺水對陣。事前,李世民交待守吏:“待我與賊戰,乃決之。” 基於這句話,柏楊先生認為這是一場不知名的殘酷的“集體謀殺”,他在文章中說:“很明顯的,李世民在這場戰役中,採取的是敵我同歸於盡的戰術,李世民和高級將領沒有危險,因為他們早就脫離戰場。”他得出這個結論,主要的依據是李世民沒有提到“半渡而擊”,也就是說,柏楊先生理解為他的命令含義是在雙方混戰之際決水。當時看著雖然感覺有股寒氣,但也是比較贊同的。可如今看來卻有問題了,《資治通鑑》中是沒提到半渡,但是新舊唐書上卻是有的。至於司馬光為什麼沒寫半渡的字樣,大概他以為那是個常識,所以不用寫了吧。總之,藉助水的衝擊力,劉軍被沖了個猝不及防。劉黑闥逃到了突厥那裡,這樣他的第一次起兵,就此告終。

  亂世群雄(下)(6)

  打完劉黑闥,李世民接著進攻徐圓朗。可是不知為什麼,李淵突然讓李世民回長安一趟。至今其原因我們都不得而知,很多人猜測是李淵生了疑心,可此時父子兄弟間的矛盾並不十分明顯,而且這時李淵對李世民還是比較親近的,疑心之說也不免讓人疑心。但除此之外,又能有什麼理由呢?在長安說明形勢後,李世民又回來接著打徐圓朗。

  徐圓朗勢力小,因此就得在實力之外下點功夫了,比如見風使舵,比如順風而倒,總之,哪方有利投靠哪方。當聽到劉黑闥大敗,徐圓朗大懼,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有人提議讓他讓位給劉世徹(如此看來當時讓位也是很風行的,很多反王竟然都是讓位得來的),後來考慮到翟讓的下場,徐圓朗便幹掉了剛到來的劉世徹。這簡直就是一場鬧劇。

  後來劉黑闥捲土重來,這一次李建成主動請戰,於是太子、齊王征討劉黑闥。第二次劉黑闥又殺唐軍一員大將,同時也是唐朝一位郡王級別的烈士——李道玄。李道玄本來很勇武,和李世民一起打洛陽的時候連李世民都讚嘆不已。李道玄很欣賞李世民那種親自上陣深入敵軍東沖西撞的作風,於是也學著李世民的樣子深入敵軍。可是他卻忘了李世民是全軍的統帥,手下有若干忠心不貳的將軍,別人不說,單說尉遲敬德就從亂軍陣中救了李世民好幾次,而且接應部隊決不敢怠慢堂堂秦王殿下。這些條件李道玄是沒有的,而且要命的是他和副將史萬寶不大合協,結果他深入敵軍後史萬寶想的卻是以他為誘餌誘敵深入。那麼李道玄的結果可想而知,但史萬寶的盤算也落空了,唐軍大敗。

  不過劉黑闥第二次興兵已無第一次強勁,加之糧盡,何況唐當時基本上已經是天下之主了,劉軍兵敗是必然。這一次李建成聽取了魏徵的建議,寬大處理了河北叛軍,一下子從人心上瓦解了劉軍的鬥志。當然,所謂的寬大是針對別人而言,劉黑闥則是被李建成就地正法了。臨刑前,劉黑闥埋怨當初勸他起兵的人,看起來似乎更願意去種田——但已舉過一次兵,那麼唐朝肯定不會容他,第二次再舉兵也實屬無奈。

  劉黑闥死後,徐圓朗也宣告失敗,遁逃的徐成了唐初又一個被“野人”殺掉的人。

  隋末起兵的英雄豪傑也好,投機倒把者也好,在武德朝基本上已被平定。還有一個梁師都是在貞觀朝平定的,他是有突厥的撐腰,才得以勉強苟延殘喘。大唐當然不容許有這麼一個障礙物在眼前,於是李世民利用梁師都的勢危援孤的困境,打算招降,但不知是不是因為看到了很多人被李淵殺掉的事實,梁師都很頑強地拒不從命,那就只好打了。唐軍打敗了來援的突厥兵,包圍住了梁師都。我們已經不能知道如果梁師都投降的話李世民會不會饒過他,因為梁師都在被圍的時候就被自己的堂兄殺掉了。被自己人殺掉的反王,梁師都算是僅有的。至此大唐實現了完全的統一。




章節目錄